北京什刹海东西城区性质差异研究
2011-01-29朱盼盼
朱盼盼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北京 100084)
老北京的胡同文化是北京乃至世界的瑰宝之一,从建国到现在老北京胡同的保护和修复就一直进行着。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变迁,不同区域的胡同文化产生了很大差异,尤其是仅仅一个什刹海相隔的东西城区的变化,两区域性质也有所不同。
一、什刹海东西城区性质差异:从历史角度的分析
我们把这两个区域放在两个历史阶段观察:建国前和建国后。什刹海东西两部分历史上的格局规划是有一定改变的,这种格局的改变是否会是影响其性质不同的因素呢?
首先我们考察建国前。就这个问题我们找到不同时代的区域规划图,如图 1所示,分别为金、元、明。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初的格局大部分为格网式,只是在我们所探讨的区域,即什刹海西区沿海部分直线的划分有了区别,有一部分的线是沿河画的,也就是说格网式的划分受到了地形的影响,在后期的明朝也是基本遵循这一原理。图中显示的是比较模糊的划分。
图 1 金至明北京旧城城址变迁图
比较详细的划分是元大都,如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基本还是遵循格网式,其区域的划分并不是信手捏来,而是有一定原因的,在图中我们很明显地观察到其划分的部分区是根据作坊来划分的,每个作坊都划分很大区域。作坊在元代是官营的,生产规模很大,而且由于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统治者,故分布在皇城周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现在的胡同格局形成于当时不同作坊的划分 (即功能的划分),并和地形有一定关系。
接着再看清代的规划,如图 3,从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清代的划分较元代来说更细了,在元代,作坊的划分是直接划分的,而清代在元代的基础上又多了各种行宫和官府单位以及各种厂。由于这些大型建筑的加建,胡同的划分自然是围绕着他们而设置。所以就出现了类似现在的弯曲的道路。这种格局之后又因为人口的增加,建筑物的搭建和道路的侵占变得更加纷杂。于是就形成了如今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的清朝有一个政治上的制度,即八旗制度对这两个区域的性质确实造成了一定影响。八旗制度是当时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创立的社会组织形式,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旗,合称八旗,其分区如图 4。其中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而正黄旗则为最高。由此可见这两区域的差距确实跟历史有一定关系。
图 2 (元大都图)
图 3 (清朝)
摘自《城记》
图 4 八旗制度分区
图 5 参考自《北京规划建设》杂志
接着我们研究建国后的两区域的关系。建国后,北京划分了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 (如图 5),其中什刹海地区和南锣鼓巷为我们所研究的地区。在此我们简称南锣鼓巷为什刹海东区,什刹海地区为什刹海西区。从北京现在的分区我们可以看到什刹海东区主要位于东城区内,而什刹海西区则大部分被划分到西城区 (如图 6)。
图 6 东城区和西城区划分
首先从居民生活状况研究,查找其历史沿革,自 1982年国务院把北京列为历史文化名城确立“保护文化古都风貌,建设现代化都城”的指导思想后,北京老区的保护工作便逐步得到重视与改善。而不足之处则在于其较多的把工作放在宫殿、官署、园林、寺庙和一些有价值的建筑群上,而对于居住区的研究并没有落到实处;对于四合院的保存一直存在争议。就这部分区域来讲,也只是确定了两个四合院保护区(如南锣鼓巷西四附近),仅占旧平房中很少一部分。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老城区便逐渐从四合院变为了大杂院,再到“杂而无院”的棚户区。不过庆幸的是现在的东西区经过治理“杂而无院”的情况已经得到一定的治理。接着从两个区域的人口密度分析开始,建国后,这里的人口密度便不断增加,四合院的加建搭建占用道路情况日益严重。从图 7中我们可以看出四合院的变化,这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很普遍的。1950年初,四合院比较完整,共有建筑面积 2440.5平方米;1970年后期,已经成为大杂院,建筑面积增至 3196.5平方米,为 50年代的 141%;1987年后居住面积增至 3786.5平方米,为 50年代初的 155%,几乎是“杂而无院”。这种状况在东区和西区都很普遍,但在东区尤为明显。据当地居民讲,情况确如图 3所示,建筑物增加,道路变窄,院落的公共空间也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60年代原居住人群由于种种原因被迫离开住所,居住人群变动,迁来此地的人数远远大于院落负荷,所以就有了加盖和原有格局的改变。之后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公共空间被不断占用,房屋便不断增加,四合院彻底沦为大杂院。
图 7 资料来源:朱家广、傅之京
图 8 旅游人群密度表
二、什刹海东西城区性质差异:基于现实的调查分析
首先,我们就两个区域的商业情况做了调查,调查发现东区的外来游客密度明显少于西区,图 8是两区域外来非本地人密度状况图,图中以颜色渐变色表示密度情况,颜色越深则密度越高,颜色越浅密度越低。从图中反映出,主要人群集中在地安门、烟袋斜街、什刹海沿岸酒吧一条街及恭王府附近胡同游地区,而西区人口密度则明显降低。然后我们又调查了两个区域商业区分布情况,如图 9所示,从图中可以观察到旅游区商业点主要分布在地安门、烟袋斜街、什刹海两岸等。而居民区商业点主要分布在东区中心地区。当我们把这两张图放在一起比较的话不难发现人口的密度和商业区的分布是基本重合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东城区和西城区的主要性质,东城区主要以居民生活为主,而西城区主要以商业活动为主。
图 9 商业区分布情况
接下来从设施方面可以反映这种性质的差异。以设置在路边的公厕使用率为例。据统计,东区在使用公共厕所频率最高的时候可达十多人同时排队,排队时间长达 20分钟以上,如厕人群主要为居民,但每个厕所设置便池数则平均为 4个左右,面积一般为 4到 5平方米。西区公共厕所如厕高峰人数可达二十人左右,排队时间平均为 10分钟,如厕主要人群为游客,每个厕所便池数为 15个左右。据不完全统计东区室外公共厕所比西区多 3倍有余,但方便程度远不如西区。这就有了疑问,为何东区有如此多的卫生间却远不如西区的方便呢?当我们进行进一步调查时发现西区的公厕使用人群主要为旅游人群的原因是因为西区有很多卫生间是设置在院内的,不对外开放,不仅院内有而且基本每家每户都设置有独立的卫生间。从公共卫生间的设置及使用人群我们就可以得出两个区域的性质差异。
这种差异的存在也影响了两区域的生活方式的差别。就此我们做了一些调查:东西区的生活气氛和感受差异很大。东区邻里之间彼此熟悉,而西区彼此却很冷漠,甚至同住一个院子彼此都不是很熟悉。这种差异与生活方式的不同有很大关系,东区平时的生活方式多是群居型的,彼此都有交集,比如购买生活品,如厕等,抬头不见低头见。而西区由于生活交集比较少,设施的完善带来的是小区域的活动,平时的活动大多都是自家进行,比如出门多是开车,吃饭多是在家,且由于街上游客较多,多数人更多是在家而不愿出门,防备心比较重。
三、结束语
从历史到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什刹海两区域的性质存在着差异,造成了现阶段东区居住为主,西区商业为主的性质差异。两区域不同的差异也提醒我们,保护这两个区域要因地制宜,要使他们独特的性质得到保留。
[1]王军.城记[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3.
[2]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