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FA的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研究

2011-01-29王敬华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外资银行中国银行银行业

王敬华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1 文献评述和问题提出

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底银行业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对外资银行开放的效果如何,今后我国实施什么政策能让外资银行及其技术有助于中国银行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思考对我国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外资银行凭借特定的所有权优势进入东道国,包括先进的技术、管理、营销策略、产品的多样化、专业的银行服务以及资产风险管理技能等。这些所有权优势会通过外资银行的示范、竞争、人员流动、前后向业务关联等途径,形成技术溢出,降低东道国银行的技术非效率,促进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提高。Bang Nam Jeon,María Pía Olivero和Ji Wu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计算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的效率,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能显著增强亚洲、拉丁美洲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及其效率,得到了和理论预期一致的结果[1]。刘琛和宋蔚兰运用一阶段的SFA方法研究了我国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非效率和规模效率[2],结果表明:我国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非效率有逐步减小的趋势,国有银行体现的是显著的规模非效率,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显著的规模效率。包学博和蒲勇健在超对数函数SFA的基础上运用BC模型研究了开放条件下中国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3],研究发现: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投资者和对外投资显著提高中国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但是,其研究仅限于中国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活动分析中国银行的整体效率,并没有将外资银行进入作为一个外部环境变量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银行业整体效率的影响。Ying Xu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能显著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效率[4];黄宪、熊福平、叶欣等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能显著提高中国银行的利润水平[5,6]。但他们未采用SFA方法进行研究。

在其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做如下研究:首先,将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包括到数据集中,增大样本,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其次,采用SFA方法,并将外资银行进入作为技术无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一阶段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外资银行进入能显著降低中国银行业的技术无效率,促进中国银行业利润效率的提高。

2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发展

1978年外资银行允许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其业务范围只限于向在中国经营的外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1981年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在深圳成立;为了保持我国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成果,中国于1985年允许外资银行通过其分支机构向我国境内特定城市(上海)的外资企业及外国公民提供外币业务服务;1996年,外资银行允许在中国的特定城市(上海和深圳)为外资企业及外国公民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银行在地域、客户、币种方面的限制逐步放开。2001年,我国在四个城市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的企业及个人提供外币业务服务;2003年,服务的币种限制取消,但是客户不包含中国公民个人,同时将外资银行提供此类服务的城市增加到了8个;2006年,外资银行允许在中国的20个城市向中国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本币和外币业务;2006年底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客户、币种、经营区域彻底放开,不再设限制。在2001年-2006年期间,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分行总数以及总资产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表1①由于《中国金融年鉴》公布的外资银行在中国城市分布的数据只持续到2006年,本文只能依据2006年之前的数据。。

表12001 年-2006年外资银行在华分行与资产

3 方法和数据

3.1 理论框架

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和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指出[7],一个企业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为了克服文化、语言等方面的障碍,这个企业必须在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具备特定的优势,用来弥补跨文化经营管理的不足。Gruble论证了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在银行业的适用性,指出银行跨国投资能为东道国带来更具优势的市场营销、管理技能以及更加专业化的服务[8]。Gray、Yannopoulos及Dunning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扩展到了国际银行业及服务业,指出外资银行会凭借特定的所有权优势进入东道国,包括先进的技术、管理、营销策略、对特定客户的了解、产品的多样化、专业的银行服务技能和融资能力,以及资产风险管理技能[9,10]。这些所有权优势会通过外资银行的示范、竞争、人员流动、前后向业务关联等途径,形成技术溢出。

分析银行利润效率及其技术无效率的环境影响因素采用SFA方法中的BC(1995)model2,它的设定如下:

Y是产出,X是投入。Vit是服从独立同分布N(0,)的随机变量并且独立于Uit,Uit是服从非负的截尾独立分布N(mit,)的随机变量,它用来解释影响银行技术无效率的部分。mit=zitδ,zit是一个p×1的影响银行效率的变量向量,δ是1×p的待估计的参数向量。

3.2 模型和数据

本文采用中国93家商业银行2001年-200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模型如下:

Y是银行的税前利润的对数值,X1、X2、X3、X4分别是银行的存款和短期资金、固定资产、自有资本和员工费用支出的对数值。由于数据的局限性,不能得到所有银行历年的员工费用支出,而营业成本与员工费用支出高度相关,所以选取银行营业成本的对数值作为员工费用支出对数值的代理变量①曾有研究者根据员工工资与营业费用之间的高度相关性,用营业费用作为员工工资投入,但是采用的是非参数DEA方法,本文采用的是参数SFA方法,研究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外资银行进入。。FB是外资银行进入变量,MAC是影响银行技术无效率的其他外生环境因素,εit为随机干扰项,且-(δ0+δ1FBit+X'itδ)≤εit,变量描述见表2。

表2 模型变量描述

外资银行进入(FB)=MAX(T年J银行所在城市i中外资银行数量/T年面板中银行数量最多的城市中的银行数量)②Ying Xu首次在中国银行业效率的研究中采用空间分散数据衡量法构造外资银行进入变量,但是,分母是整个面板中银行总数量的最大值,也就是他假设某家外资银行影响的跨时间同质性,他认为各城市总的银行数量较好地对影响进行了加权。本文分母选择当年具有最多银行数量的城市中的银行数量,稍微放松了一下跨时间同质性假设。如果能得到具体某年某城市的银行数量并且能通过某种方法得到不同时间和不同外资银行的影响权重,结果会更加精确。。

由于空间地理上的距离所带来的信息衰减及其他的成本、费用的影响,同一家外资银行对自己所在城市的中国银行与不在同一城市的中国银行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以城市为影响边界构建外资银行进入变量。由于FB的计算以城市为边界,跨区域经营的中国银行主要采用总行—分支行的组织结构形式,分支行将信息反馈至总行,总行做出决策,再将其传达至各分支行,它们的FB值取当年它所设立经营机构中各城市FB值中的最大值。而对于只在单个城市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它们FB值即为本城市当年的FB值。

本文也包含了一些可能影响银行技术无效率的宏观经济层面的变量:GDP的增长率、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

4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用Frontier4.1软件分析中国93家商业银行2001-200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

我们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FB)能显著降低中国银行业的技术无效率,促进中国银行业利润效率的提升,得到了和理论预期一致的结果(见表3)。原因可能是:首先,外资银行在中国出现,由于其示范作用,中国银行认识到技术的存在和技术能产生的效益,激励中国银行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降低中国银行的技术无效率,促进其技术效率的提高。其次,外资银行培训的员工、管理人员通过人才流动进入中国银行,形成技术的扩散。再次,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带来竞争压力,促使东道国银行采用新技术,从而降低其技术无效率。四是外资银行的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带来技术的溢出,外资银行通过产品、服务提供者,国内银行的客户,合作伙伴等身份,与中国的银行建立前向和后向的业务联系,指导、帮助中国的银行,或者通过合作共同研发,从而形成技术溢出。中国银行吸收新技术,降低其技术无效率,促进中国的银行利润效率的提高。

考虑其他控制变量,中国GDP的增长率显著降低中国银行的技术无效率。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越高,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得越好,经济形势越好,中国银行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越足,也有更多的资金进行研发,从而降低其技术无效率。经济形势越好,银行的业务更加活跃,利润增加,促进其利润效率的提高。银行营业成本的增加带来银行利润的增加,银行增加营业成本,可能是由于银行雇佣了更高素质的员工,他们开展盈利更高的业务;或者由于银行的业务活跃,雇佣更多的员工开展更多的业务,增加其利润。银行的自有资本越多,银行的利润更高,说明银行的实力强,社会声誉越好,客户对银行会更加信赖,也更加愿意与实力强、社会声誉好的银行合作,因此能够给银行带来更加优质的客户,优质客户能为银行带来更加多的收入;银行的自有资本越多,可能会存在规模经济效应,降低银行的成本,从而增加银行的利润。

表3 利润效率与技术无效率的回归结果

5 结论及建议

本文利用SFA对中国2001年-2006年的银行业利润效率和技术无效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能显著降低中国银行业的技术无效率,促进中国银行业利润效率的提高。这说明中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开放,“以市场换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通过其技术转移、示范、竞争、人员流动等方式形成技术溢出,中国的银行吸收外资银行溢出的技术,降低自身的技术无效率,促进自身利润效率的提高。所以中国的银行业要充分利用本国银行市场对外资银行开放的政策,吸收外资银行溢出的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效率和盈利能力。国家也应该继续坚持银行业的对外开放,鼓励中国银行参与竞争,学习外资银行的先进技术,促进中国银行业的技术效率、盈利能力的提高。

[1]BANG NAM JEON,MARíA PíA OLIVERO,JI WU.Do foreign banks increase competition?Evidence from emerging Asian and Latin American banking market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1(4):856-875.

[2]刘琛,宋蔚兰.基于SFA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J].金融研究,2004(6):138-142.

[3]包学博,蒲勇健.开放条件下中资银行业效率与金融安全分析——基于超越对数利润函数形式的SFA模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7):22-29.

[4]YING XU.Towards amore accurate measure of foreign bank entry and its impact on domestic banking performance:The case of China[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0(4):886-901.

[5]黄宪,熊福平.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6(5):21-27.

[6]叶欣.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2):61-66.

[7]HYMER,S H.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M].Cambridge,MA:MIT Press,1976.

[8]GRUBEL H.A theory of multinational banking[J].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 Quarterly Review,1977(30):349-364.

[9]JEAN M GRAY,H PETER GRAY.The multinational bank:A financial MNC?[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1981(5):33-63.

[10]DUNNING J H.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rowth of service:Some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89(1):5-39.

猜你喜欢

外资银行中国银行银行业
中国银行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全球银行业AI的商业价值将创新高
与外资银行同行
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速最高
给银行业打气
外资银行适合你吗
看谁最看谁最“牛”!
外资银行四家首获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