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诊断中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意义
2011-01-26田斌
田斌
肝脏疾病诊断中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意义
田斌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TBA采用酶比色法,对正常对照组、肝病患者(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进行血清TBA测定。结果 各类肝病患者的TB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清TBA测定在肝病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TBA;肝病;临床意义
血清总胆汁酸(TBA)是胆固醇在肝组织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TBA的分泌、合成、代谢与肝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健康人血中TBA水平低,浓度恒定。在肝细胞仅有轻微坏死时,就有TBA的升高[1],血清TBA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也是评价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134例作为实验组,男88例,女46例,年龄15~68岁,平均45.7岁;其中肝癌20例,肝硬化18例,急性肝炎30例,慢性肝炎66例,以上病例均经临床和其它辅助检查确诊。对照组为无肝胆疾病的健康体检人员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18~60岁,平均41.8岁。
1.2 方法 受试者空腹12小时后,于次日清晨用真空管采集静脉血4ml,2小时内分离血清,用日本东芝TBA-120F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TBA、ATL、AST、GGT、ALP,以上试剂均由宁波美康生物有限公司提供,TBA采用酶比色法,ATL、AST、GGT、ALP采用速率法测定。
2 结果
2.1 肝病患者与对照组五项测定结果见表1。
2.2 血清五项测定在各种肝病中异常率见表2。
表1 肝病患者与对照组五项指标结果(±s)
表1 肝病患者与对照组五项指标结果(±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余均<0.01
n TBA (µmol/L) ALT (U/L) AST (U/L) GGT (U/L) ALP (U/L)肝癌 20 79.5±55.4 65.0±28.0 81.0±35.0*201.0±101.0 152.0±80.0肝硬化 18 59.3±40.2 68.0±30.0* 73.0±31.0*115.0±49.0 96.0±48.0*急性肝炎30 57.2±28.6 576.0±113.0 251.0±101.108.0±47.0 102.0±34.0*慢性肝炎66 32.4±15.3 72.0±34.0* 87.0±47.0 183.0±61.0101.0±48.0*对照组 90 7.7±3.5 26.0±9.3 24.0±8.6 33.0±12.3 7 1.0±19.0
表2 肝病患者五项指标的异常率(%)
3 讨论
肝脏是机体运行中惟一一个合成胆汁酸的场所,其胆道就是排胆汁酸的通道。血清总胆汁酸的水平是惟一一个反映肝脏在合成胆汁酸、排泄胆汁酸及代谢细胞的重要指标[2]。血清胆汁酸(BA)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分泌到胆囊的一种有机酸。肝脏是体内合成TBA的惟一器官,其在TBA的生物合成、排泄、结合、维持肠肝循环、调节TBA等都有密切关系。当肝细胞损伤时都会导致TBA的代谢异常,引起血清TBA升高[3]。本组资料显示,血清TBA在各类肝病中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异常率,肝癌与急性肝病为100%,肝硬化和慢性肝病在80%以上,在各组中均高于其它四项指标,说明TBA测定比肝功酶学测定中的任何一项指标都敏感。
过去判断肝细胞损害最常用的血清酶学指标是ALT、AST、 GGT、ALP,其虽然也可灵敏的反映肝功能的损害情况,但转氨酶的活力高低与疾病的轻重和预后不成正比关系,由表1可见急性肝炎组ALT、AST显著增高,肝癌和肝硬化组,虽然病情较重,但ALT、AST升高并不明显,而其血清TBA含量随病情加重而上升,表1显示,TB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肝癌、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由此可见,血清TBA含量与肝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如血清TBA值大幅度上升,则病情严重,如持续增高是肝脏损害加重的表现。
急性肝炎时,由于肝细胞摄取胆汁酸减少和胆汁酸合成障碍而胆汁酸变小,胆汁中的胆汁酸浓度降低,血清TBA水平显著升高。有文献报道,在疾病恢复期,与其它常规肝功能指标比较,TBA是逐渐缓慢恢复至正常水平,且TBA降至正常水平可作为急性肝炎恢复的指标之一[4]。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血清胆汁酸水平可作为检测慢性肝炎中肝损伤的一个敏感指标。本文慢性肝炎TBA异常率为82%,远远高于四项酶学指标异常率。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时,由于肝细胞摄取胆汁酸障碍和肝内胆汁淤积而使血清胆汁酸增高;当其复发时,血清胆汁酸增高早于常规肝脏酶学异常之前,因此检测血清胆汁酸水平可作为提示慢活肝病情好转或加重或复发的指标。
总之,血清TBA含量的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对各种肝病的诊断、疗效评价、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1]周新,府伟灵.临床生化化学与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190.
[2]刘海鹏.检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0,16(21):11-12.
[3]吕煊.血清胆汁酸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J].当代医学,2009,8(15):29-30.
[4]张梅花,韩红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4,1(2):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8.065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检验科 (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