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

2011-01-26黄蕴赵映敏朱敏俞玲玲李剑云

当代医学 2011年18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气道

黄蕴 赵映敏 朱敏 俞玲玲 李剑云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

黄蕴 赵映敏 朱敏 俞玲玲 李剑云

目的 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CMV)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l月住院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3例,随机分为HFOV组和CMV组。HFOV组2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HFOV治疗,CMV组2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CMV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用氧浓度、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机械通气前相比HFOV2h后PCO2即明显下降(P<0.05),与CMV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1)。8h后下降极为显著(P<0.01),与CMV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FOV治疗8h后氧合功能明显改善,表现为FiO2、OI、MAP均明显下降(P<0.05),与CMV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48h后氧合功能进一步改善,FiO2、OI、MAP均进一步下降,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与CMV组比较HFOV治愈率高、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气胸及VAP发生率下降(P值均<0.05),但III级以上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明显(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优于传统机械通气,并发症低,可作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首选模式。

高频振荡通气;常频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是借助通气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形成肺泡通气的动力,并提供不同氧浓度,以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降低呼吸功能,改善或纠正缺氧、CO2潴留和酸碱失衡,防治多脏器功能损害。机械通气给呼吸衰竭患者予以呼吸支持,维持生命,为基础疾病治疗、呼吸功能改善和患者康复提供条件,是危重患者及重伤员重要的生命支持[1]。近年来随着机械通气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频通气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于2009年9月~2011年l月我们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l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3例,随机分为HFOV组和CMV组,HFOV组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平均体重(2720.5±362.6)g,平均日龄(35.5±9.2)h,平均胎龄(35.62±6.4)周,CMV组28例,其中男l6例,女12例,平均体重(2602.5±271.5)g,平均日龄(29.6±8.4)h,平均胎龄(35.2±5.8)周,入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2]并有机械通气指征[3],对两组间的平均体重、日龄、胎龄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原发病分布见表1。

表1 两组机械通气患儿疾病分布

1.2 方法 HFOV治疗 所有患儿均予常规治疗。CMV组患儿选用CMV,HFOV组使用StePhanie呼吸机进行HFOV,依据病情预设适当的振荡压力、振荡频率及FiO2,然后依据血气结果结合临床病情调节呼吸机参数,记录两组间机械通气前后血气、机械通气2h、8h、24h、48h用氧浓度(FiO2)及氧合指数(OI)、平均气道压(MAP)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治愈率等的差异。

l.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样本率采用确切概率法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间机械通气前后血气结果及氧合情况比较 两组间机械通气前后血气结果及氧合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HFOV+CMV与CMV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及氧合功能的比较

2.2 并发症及转归 见表3。

表3 HFOV与CMV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治愈率、并发症的比较

3 讨论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一种重危的临床综合病征,为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中枢和(或)外周性呼吸生理功能障碍,使动脉血氧分压(PaO2)<8kPa(60mmHg)或伴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6.67kPa(50mmHg),并存在呼吸困难症状的临床综合征[4]。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一般指出生后28天内出现的呼吸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呼吸衰竭,多由窒息、缺氧、肺发育不成熟、吸入羊水胎粪、肺部或全身感染导致。此外,先天性畸形和发育障碍导致上、下呼吸道梗阻,膈疝使肺部受压迫等,也可以导致呼吸衰竭[5],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症,亦是新生儿多器官功能衰竭序贯发展的主要原因[6]。

与普通呼吸机不同的是,高频振荡通气(HFOV)呼吸机能在较低的潮气量和通气压力下进行气体交换,不存在呼吸机与自主呼吸不同步或对抗的问题,不损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避免肺过度扩张所致的再发气压伤和慢性肺损伤等并发症,以及高浓度吸氧所致的慢性肺部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后遗症的发生,因此非常适合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气漏以及新生儿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引起呼吸衰竭的治疗[7]。发病机制由上下呼吸道梗阻、肺部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肌病所引起,使呼吸功能发生严重损害,不能有效地进行气体交换而导致缺O2,CO2正常或降低(Ⅰ型)、或过多(Ⅱ型),产生肺容量减少、顺应性降低和呼吸功能增加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和代谢障碍。通气和换气的正常进行,有赖于呼吸中枢的调节以及健全的胸廓,呼吸肌及神经支配、畅通的气道、完善的肺泡及正常的肺循环。任何原因只要严重损害其中一个或更多的环节,均可使通气换气过程发生障碍,而导致呼衰。由于其病因和病理基础不同,仅采用一种标准作为全部呼衰的指导是不够全面的。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血气分析等,可将其分为换气和通气功能衰竭两个类型[8]。

在临床应用中,高频通气与常频通气相比有其独到的优点:首先,高频通气的潮气量接近或低于解剖死腔量,通气期间平均和最大气道压较低因而有益于心排血量的增加,也有益于氧合;其次,以低气道峰压即能达到良好的气体交换,有效减少了肺泡的破裂,从而减少气压伤的发生,适宜肺顺应性较差的患儿;第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小;第四,高频通气时利于二氧化碳排出,避免了二氧化碳的潴留;第五,高频通气时肺的充盈良好,并且波动小能有效避免肺不张;第六,用较低的吸入氧浓度可维持与常频相同的氧合,降低了氧中毒的危险。目前高频通气在新生儿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弥漫性均匀性肺部疾病,如新生儿RDS、弥漫性肺炎等属于弥漫性均匀性肺部疾病,其治疗目标是通过略高的平均气道压改善氧合和通气,增加肺容量,最大限度减少了气压伤,减少了慢性肺疾病的发生;二是非均匀性肺部疾病,如胎粪吸入性肺炎、肺出血等属于非均匀性肺部疾病,其治疗目标是通过合适的参数调节,利用较低的平均气道压改善氧合和通气,保持有效通气;三是气漏综合征,其治疗目标是通过尽量低的平均气道压及较低的频率,改善氧合和通气,促进疾病恢复;四是肺不张,其治疗目标是通过较高的平均气道压,改善肺通气,加速分泌物的排除。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通过高的平均气道压、适当的频率,改善通气/血流比值,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9]。

针对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病因,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特别是要促进那些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变的恢复,如肺炎时的感染的控制、中枢神经疾患时脑水肿的治疗,ARDS患儿的肺水肿治疗等。原发病不能立即解除的,改善血气的对症治疗有重要作用;但呼吸功能障碍不同,侧重点亦异。呼吸道梗阻患儿的重点在改善通气,ARDS患儿重点在换气的改善,而对肺炎则应兼顾两方面。因此,正确的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只有对患儿呼吸衰竭病理生理特点有明确的了解,才能把握不同病情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机械通气前相比HFOV组2h后PCO2即明显下降(P<0.05),与CMV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1),8h后下降极为显著(P<0.01)。与CMV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HFOV组机械通气治疗8h后氧合功能即明显改善,表现为FiO2、 OI、MAP均明显下降(P<0.05),与CMV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24~48h后氧合功能进一步改善,FiO2、OI、MAP均进一步下降,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与CMV组比较HFOV组治愈率高、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气胸及VAP发生率下降(P值均<0.05),但III级以上颅内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优于传统机械通气,并发症低,可作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首选模式。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1-465.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2007,42(5):356-357.

[3]周晓光,肖昕,农绍汉.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l52-l53.

[4]苏卫东,瞿尔力,叶雯,等.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重症肺疾病中的应用[J].小儿急救医学,2009,10(6):363-365.

[5]周伟.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的应用[J].中华围生医学杂志, 2008,9(2):135-137.

[6]张路.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9,15(13):50-52.

[7]肖昕,张金萍,周晓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文献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18(7):435-437.

[8]徐远达,黎毅敏,萧正伦.机械通气新策略—高频震荡通气的应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0,20(4):207-209.

[9]Bancalari A,Gerhardt J,Bancalari E,et al.Gas trapping with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Jet versus oscillatory ventilation[J].J Padiatr,1987,110:617-622.

[10]丁晓春,冯星,朱雪萍.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2):97-99.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and normal frequenc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MV) o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9 to January 2011 in our hospital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53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HFOV group and the CMVcontrol group. Observed 25 cases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in neonatechildren treated with HFOV, the CMVcontrol group of 28 neonate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treated with CMV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change in blood gas, oxygen concentration, computer time, complication rate and recovery rat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efore the study group PCO2decreased after 2h(P<0.05), and compared with the CMV group were is extremely signif 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1), 8h later and thenit decreased very significantly (P<0.01). Compared with the CMV group were significant(P<0.05). Eight hours later HFOV treatment;observed 8h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unction of the House of oxygen signif cantly improved , performance for the FiO2, OI, MAP decreased signif cantly(P<0.05), compared with the CMV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 cant(P<0.05), after 24h~48h the oxygenation is further improve ,FiO2, OI, MAP were further decreased, signif cantly improved clinical symptoms in children. HFVO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MV group have high cure rate, shorter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neumothorax and the incidence of VAP decreased(P<0.05), but III level and above, the incidence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HFOV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than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omplications is low, can be treat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s the preferred mode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ormal frequency mechanical ventilation;Newborn;respiratory failure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8.005

214500 江苏靖江市人民医院 (黄蕴 赵映敏 朱敏 俞玲玲 李剑云)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气道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