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两型”视野下的长株潭职教“一体化”

2011-01-25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职院职教办学

石 璨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1950年代的“毛泽东城”,到1980年代的“经济区”,再到今天的“一体化”,长株潭“融城”走过了由梦幻到现实的突变。

按照“资源节约型”的整体原则对教育资源进行改革、改组和改造,破解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与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同在、教育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的二元矛盾既是长株潭三市职教发展力求突破的问题,也是该城市群乃至全省全国整个教育事业急需探求的重大问题。以职教为切入点协调好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资源组合、校园分布、功能划分,把中心城市群教育事业的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长株潭职教“一体化”建设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长株潭职教“一体化”的必要性

笔者从湖南省教育厅规划发展处了解到:2010年长株潭共有高等职院41所,占地面积13 434 490平方米,学校产权建筑面积7 231 892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40 063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48 293万元,拥有图书1 664.3万册,专任教师13 236人,其中高级职称3 672人。41所学校共有涉及工、农、商、服务等领域的284个专业,在校学生269 760个,教职工19985名,当年招生90 765人、毕业86 366人。

同时,据2010年统计,有17所学校开设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当年有毕业生1 816人,其中湖南铁道职院396人,占21.8%;湖南冶金职院354人,占19.5%;两校共计750人,占总数的41.3%;有30所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当年共有毕业生2 218人。41所学校共有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2 744名,其中湖南软件职院和湖南交通职院的毕业生分别为618人和577人,分别占总毕业生的22.5%和21%。29所学校4 027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湖南现代物流职院就有959人,占23.8%。31所职院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4 392人,其中湖南外语职业学院等2所学校占33.19%。

综上可见,其一,长株潭区域,已经具有比较完整的职教体系,比较庞大的职教规模和比较厚实的职教底蕴,实现高起点的“一体化”有基础;其二,现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比较齐全,涉及的行业比较广泛,实现多功能的“一体化”有条件;其三,部分学校专业个性非常明显,办学历史悠久,校园文化比较优势突出,实现强特色的“一体化”有保障。

二 “两型”视野下长株潭职教“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长株潭职教“一体化”的模式,可以概括为:“一元”“两体”“三化”。所谓“一元”就是以现有职院为基础组建一个具备社会基本单元属性的兼融了教育学和经济学基本意义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职业教育联合集团,统筹长株潭职教资源管理和配置。“两体”是指体制上实行依法登记、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两级法人实体即集团为一级法人,学校为二级法人(如图1)。这个教育集团的性质有六层含义:一是职业教育回归到教育系统的“大家庭”,真正纳入到大教育的统筹范围;二是指职业教育是一个隶属于第三产业的产业化组织,教育产业有了一个发展的大平台;三是指凡属长株潭地域的职教机构都纳入该集团的范畴,不得有例外;四是指它除了要遵循教育规律之外,还要按市场规律、经济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办事,讲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第五,集团母公司和学校子公司普遍具有产业的功能和独立法人资格。第六,集团是一个完全脱离了原投资主体,业务上直属省政府教育厅指导而无行政主管掌控的“独联体”,实行企业化管理。两级法人的责权利划分:集团——“统筹资源管理和配置;董事会决策,总裁负责;授权学校经营,管规划、管协调、管班子;行使股东权利,向投资者负责;履行社会职能,体现教育公益性。”学校的权益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服务师生、自主办学、独立经营、市场运作、自负盈亏”。

(图1)

“三化”是资产多元化,教育多层化,办学多样化。资产多元化一方面是指现有学校的所有者既学校主管部门以出资人身份把自己目前拥有的学校资产进行评估后入股教育集团,成为该教育集团的股东,在依法取得教育集团“同股同利”的收益权的同时,让渡出自己对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和经营权。这样就使“两体”成为多元投资主体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社会法人。另一方面是指两级教育法人实体,在得到授权以后自主经营,广开融资门路,多方筹措办学资金,扩充经营资本,实现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并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如图2)。就是要根据学校自身的能力和条件,结合生源的素质基础和需要,开展“操作证”、“岗位合格证”、“结业证”、“肄业证”、“中专”、“大专”、“本科”毕业证等多种层次的广义的学历教育,既满足一般劳动者提高技能获得岗位资格的需求,又为渴求继续深造成长为高尖科技人才的有志者打造平台,同时还要为实现终身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展通道。办学多样化就是要根据教育多层化特点,采取以全日制为主体、脱产、半脱产、函授、业余、夜授等多种方法,短训班、进修班、专培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同时,集团内部各学校之间相互沟通,同层次的公共课成绩共享,鼓励有潜力有毅力的学生在完成本学科学业的同时,跨专业、跨学校研修,一专多能,修完规定学分后颁发相应证书。

(图2)

三 “两型”视野下长株潭职教“一体化”的实施步骤

稳健有序推进长株潭职教“一体化”,实现由财产经营融合向资产经营融合转化,最终达到资本经营融合的目标,可以分四步实施:

(一)初始“一体化”

以教学科研为纽带,以骨干院校为龙头,以课题组为抓手初步结成松散型教育集团。将多个投资主体的院校,用多条纽带连结,通过教学比武、公共观摩示范课、文体联谊活动、大教改教研、联合科研课题组、教案课件资料共享、片区运动会等系列跨学校的关联活动,使教育集团各成员间的联系逐渐紧密而灵活。从而营造一种“友善”、“亲和”、“联姻”的人缘氛围,为正式“合伙”打基础。这个时期学校的经营范围、办学格局、资产规模、债权债务、隶属关系维持不变。

(二)要素“一体化”

就是实现教育资本的集中与积聚,教育要素集团内的自由流转。把原本分散、独立、不同隶属关系的职院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土地、校舍、实习基地、教学设施、仪器仪表等有形主要元素,同化、总管、统筹、共用。借鉴组建企业集团的经验与模式,组织一个由省教育厅、长株潭三市政府、学校现主管单位、学校领导、中介机构等五方代表参加的集团筹建组织,在依法依规进行清产核资、评估定值的基础上,将原有学校的财产归并合一,将所有员工的人事关系统一接转。同时,由各个学校的原主管单位负责全额消化历史债务,使新集团债务清零、轻装上阵。这是“一体化”的“求和”阶段,三个地域的职院由分转合,称为转型期。这个时期除了学校隶属关系和资产所有权发生改变外,学校的经营范围、办学格局、资产规模、财产使用权基本不变。

(三)资源“一体化”

实现长株潭教育资本的优管、优配、优效。教育集团成立后,集中教育资源和调配使用教育资源。对现有院校进行包括办学定位、发展方向、建校投资、师资建设、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科研开发、技术服务、成本控制等方面都进行系统全面的重新整合,达到教育要素优化配置,教育功能整体完善,教育质量全面升级,办学效益显著提高的目的。这是“一体化”的“融和”阶段,职院群资源重新组合,职能重新划分,利益重新分配,形象重新塑造,称为“整型期”。这个时期大部分学校除传承校园文化精髓外,将脱胎换骨,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世。

(四)创新“一体化”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企业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和强化教学管理,依托传统优势打造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名师高徒,使长株潭新型职教群建设成集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现代教育产业集团,树起全国教育改革的旗帜。同时,职教集团根据“两型”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紧贴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调整和设置专业,自主设计办学层次、自主安排课程设置、自主选择教学模式、自主决定员工报酬、自主实现资产扩张、自主规范内部运行,共创职教发展的新天地。

(五)“两型”视野下长株潭职教“一体化”的政府作为

1.政府要提高对教育的认识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提高认识其一要承认教育是一种可交换的产品,教育产品是可以选择的,教育是可以投资的;其二要认同教育是一个产业,应给予它以企业应有的国民待遇;其三要了解教育有不同的产品层次,不同层次的教育产品市场化的程度不同;其四要看到教育有其特殊性,教育是一个市场,是一个国家实行政策干预的非完全竞争的有计划市场;最后还要给教育极大的自主权,鼓励和保障教育运用市场法则,按经济规率办事。

2.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

一方面省市政府要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创新和完善地方性教育法规,为长株潭职业教育一体化改革提供法律支持。另一方面,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说“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3.政府力当长株潭职业教育一体化改革的保护神

一要继续加大自身对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事业性扶持力度,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二要当好“始作俑者”,积极主动为“一体化”出谋划策、牵线搭桥。三要成为“一体化”的“助推器”,给予学校以企业和事业的双重国民待遇,义不容辞地协调好校地关系,化解矛盾,大胆为“一体化”排忧解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全面联动,组建长株潭职业教育集团,实现长株潭职业教育“一体化”,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配套内容,也是高等教育面临形势的客观需要,更是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有益探索。按市场经济规律办学,引进企业模式,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长株潭职业教育“一体化”必然会取得圆满成功。

[1]王慧华.今年全国近百万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原因何在?[N].钱江晚报,2010-11-07.

[2]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

猜你喜欢

职院职教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工匠精神融入艺术职院音乐剧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与策略研究
诺奖得主霍夫曼团队落户深职院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藏职院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及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