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2011-01-25宋卫红戴江洪戴艳鹏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血氨氧量机能

宋卫红,戴江洪,曹 筋,戴艳鹏,郑 盛,罗 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科学系,湖南娄底417001)

准确掌握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机能水平是教练员规划和实施训练的前提。对运动员某一训练阶段或生理周期的机能状态做出准确评价,能帮助教练员了解运动员在训练中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以及训练后机体的疲劳和恢复情况,但生理生化指标在监测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以及评价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有很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本文旨在寻找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中关键敏感的生理生化指标,为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身体机能评定及生理生化指标监控提供理论依据。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参加“2008年湖南省定向越野锦标赛”的9名(男6名、女3名)运动员(表1),所有运动员均参加过全国大学生定向锦标赛。

表1 运动员基本情况

(二)研究方法

在赛前训练过程中以周为单位,从开始训练起每周的星期日早晨7:30-8:00抽取肘静脉血(空腹),进行HCT、HB、Rbc、BUN 和 BA 指标测试。HCT、HB、Rbc的测定由娄底市博雅医院测定;BUN,BA用分光光度法测定,VO2max采用12分钟跑推算。

(三)仪器及试剂

水浴锅、721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BUN,BA试剂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工程研究所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四)数据处理

本实验对所得的数据运用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所测各指标均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采用配备样本T-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以P<0.01为显著性非常差异,P>0.05为差异不显著。

二 研究结果

(一)赛前训练过程中血常规的变化

从表2中可以发现,定向越野运动员在赛前训练中Hct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Hct都是在小范围内波动,而且男女运动员各自变化范围不大,男运动员的Hct在赛前3周最高,测值为50.00% ±2.47%,赛前2周最低,测值为47.52±1.83%;女运动员的 Hct在赛前4周最高,测值为43.10% ±2.78%,赛前 2 周最低,测值为 40.77% ±1.27%。定向越野运动员在赛前训练中Hb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但男女运动员的变化差异显著,男运动员变化趋势是赛前4周下降,赛前3周上升,赛前2周下降,赛前1周上升;而女运动员的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到赛前1周稍上升。定向越野运动员在赛前训练中Rbc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而且Rbc的变化幅度非常小(见表2)。无论是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还是血红蛋白,总的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到赛前2周降到最低点。在赛前4周和赛前3周,运动员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值逐渐升高,赛前2周逐渐下降,到赛前训练1周基本保持整个训练的较高水平,但是与赛前4周想比,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的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不同时期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指标一览表

(二)赛前训练过程中血尿素氮的变化

定向越野运动员在赛前训练中,血清尿素氮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大,所有运动员的血清尿素氮指标在赛前4周、3周和2周均呈升高趋势,之后便趋于平缓。男运动员的BUN在整个赛前训练期都与赛前准备期差异显著(P<0.05);女运动员的血尿素氮值在赛前四周、赛前三周没有显著变化,但赛前二周达到最高(P<0.01)。

(三)赛前训练过程中血氨的变化

定向越野运动运动员在参加集训前,男生血氨值平均为205.0883 ±34.969mmol/L,赛前 4 周,即开始训练时,男生血氨值明显升高,与非训练期的血氨值的差异显著(p<0.05),而女生此时的血氨值有所升高,但是与集训前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赛前三周,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血氨达到峰值,与运动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赛前两周,运动员血氨值还是很高,与赛前准备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赛前一周,运动员血氨值下降,与赛前准备期相比差异不显著。而且女运动员的变化幅度大于男运动员(见表3)。

表3 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不同时期血尿素氮和血氨指标一览表

(四)最大摄氧量的变化

由表4可知,定向越野运动员在赛前训练中,VO2max在赛前3周的训练中,一直呈上升趋势,与赛前准备期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到赛前2周上升趋于平缓,并达到了最大值(见表4)。

表4 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不同时期最大摄氧量变化表

三 讨论与分析

(一)赛前训练期间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指标的变化

血液中Hct、Hb及Rbc计数是客观反映运动员血液的携氧能力和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同时也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当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好、身体对运动负荷适应时,这三项指标会较高;相反,持续大强度运动或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差时,这三项指标会相应降低。但是Hb及Rbc计数不能太高,如果Hb及Rbc计数过高,则会影响血液的循环,从而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目前认为赛前运动员的Hb最适值为150g/L,Hct最适值为45%[1]。封文平[2]对国家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在集训初期逐渐升高,训练中期明显下降,后有所回升,集训末期达到整个集训期的较高水平。魏宏文等[3]研究中国国家女子手球队运动员在赛前训练中Hct、Hb及Rbc计数的变化情况时,发现Hct、Hb及Rbc计数的测定值变化幅度不大,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在赛前2周达到了整个备战期的较高水平。

在本实验中,定向越野运动员在赛前训练中的Hct、Hb及Rbc计数变化不大,均在正常范围以内,在小幅度范围以内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

(二)赛前训练期间血清尿素氮的变化

血尿素是当机体利用蛋白质开始供能时,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产物。定向越野运动是属于耐力性项目,所以经常有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训练,因此血尿素的变化可能是评定运动量的大小、恢复情况和身体机能的敏感指标。研究表明,训练使运动员体内血尿素安静值常常在正常范围偏高水平。我国优秀运动员晨起血尿素值的正常参考范围 4.0 -7.0mmol/L[4]。

在本实验中,定向越野运动员的血尿素水平变化幅度较大。赛前4周到赛前3周,血尿素的变化不大,在赛前2周经过长期时间大运动量的训练后,男运动员的血尿素值均出现上升,与赛前4周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这是机体为满足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的能量需要,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功能增加,这种分解代谢状态延续到运动后恢复期,导致恢复速度减慢,尿素增多,所以在赛前1周稍有下降,这表明运动员对训练开始出现适应。另一方面,在赛前1周由于训练量的变化,以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功能减弱,所以血尿素氮出现下降趋势。但是对于女运动员来说,出现了赛前四周出现了升高,而赛前三周与赛前一周差异不显著,在赛前二周又出现了升高,可能是女子的蛋白质供能较少。所以,将血尿素指标用于定向越野运动员机能评定时需慎重,与马丽华等人对中长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指标测量结论一致[5]。对于男子来说,通过观察血尿素氮的变化来监督训练量并了解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是可行的。

(三)赛前训练期间中血氨的变化

许多研究表明,高强度运动将导致血氨水平显著升高。Buono M.J.等[6]通过递增负荷的测功仪运动研究证实 ,运动中运动强度增至60% -70%Vomax时,血氨水平显著升高;当运动强度达90% -100%Vomax时,血氨曲线斜率最大,说明血氨随运动强度的递增大幅度升高。也有人认为长时间耐力运动后血氨水平升高,因为长时间耐力训练过程中,机体氨基酸尤其是支链氨基酸能与氧化供能的比例增多,氨基酸脱氨基作用增强所以氨基酸的产生增多。如McArdle’病病人肌肉缺乏磷酸化酶,不能利用糖原作为能源,被认为是研究耐力运动中氨代谢的理想材料。通过对该类病人的研究,学者们对长时间耐力运动中血氨升高的机制提出假说:长时间力竭性运动导致糖原耗竭,使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物质α-酮戊二酸水平下降,糖及脂肪的有氧氧化受阻,为补充α-酮戊二酸水平,支链氨基酸脱氨反应加强,从而使血氨升高[7]。但是运动同时也可以加速氨基酸的清除,所以长时间的耐力训练能使血氨恢复到正常值。如Lutoslawsaka,G等[8]报道,10周耐力训练后进行测功仪运动,摄氧量增高、能量输出增多的同时,血氨及血乳酸无显著变化,说明有氧能力增强,氨及乳酸产生减少,代谢清除增加。

本研究的结果是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中血氨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再下降,经过5周训练后,血氨恢复到集训前。定向越野运动训练基本上是进行有氧耐力训练,在集训初期,随着运动训练强度的突然加大,定向越野运动员机体氨基酸代谢加强,尤其是脱氨基作用加强,所以血氨升高,随着运动训练时间的延长,一方面由于机体对运动训练的适应,糖代谢能力加强,导致机体产生氨较多,所以血氨升高;另一方面,由于运动训练的进行,运动加速了对机体氨的清除,所以血氨恢复到集训前。在大强度训练中,超负荷训练刺激人体时,运动员的机体机能状态出现了一系列的特征反应,如耐受、疲劳、恢复、超量补偿和消退,当机体适应后,其血氨值就会降低,这与机体机能的适应性有关。血氨值作为一个生化指标,它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相关性较大,在集赛初期,即赛前四周,由于突然的大强度训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出现不适应现象,此时血氨值非常明显升高,而到赛前一周,由于训练的适应,血氨值恢复到集训前,此时运动员以很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参加比赛。所以血氨值能敏感的反映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

(四)赛前训练期间最大摄氧量的变化

人体运动需要能量,需要消耗能源。ATP是运动的直接能源,但最终消耗的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中等强度运动时,能量消耗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每分钟的摄氧量可反映运动强度和能量消耗水平。VO2max是在心肺功能和全身各器官系统充分动员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机体吸收和利用的氧容量,它的意义在于反映人体最大有氧代谢能力。当运动员身体机能下降或过度训练时,运动员心肺功能下降,在运动负荷量未达到极量时,摄氧量已达到极限,最大摄氧量下降。而当运动员身体机能良好,达到最大强度负荷时,心输出量增加,肺通气量增加,最大摄氧量提高。并且体内无糖酵解的产物乳酸堆积也会减少,运动训练后恢复较快。在本实验中,定向越野运动员的VO2max在赛前第3周的训练中,一直呈上升趋势,与赛前4周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这说明定向越野运动员在赛前的体能训练达到了要求的强度。到赛前2周上升趋于平缓,并达到了最大值,个别运动员在赛前2周就已经达到了最大值。赛前1周VO2max与赛前2周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如果继续训练,将应该改变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最大摄氧量才会增加。

目前对于VO2max与运动强度的研究有很多,如Conley等[9]曾报道逐渐增加强度的运动训练可使运动员显著提高最大摄氧量,而9个月低强度训练可降低最大摄氧量。Helgerud等[10]研究认为8周大强度间歇运动可显著提高最大摄氧量。Hopkins等[11]认为逐级增加运动强度进行训练可提高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增加可以提高中长跑耐力选手的运动成绩[12]。定向越野运动员的训练遵循大运动量训练原则,所以在赛前四周到赛前二周的训练中,运动员的VO2max呈上升趋势,所以VO2max能够反应出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运动强度是合理。

四 结论

首先,血液中HCT、HB、Rbc在赛前训练过程中变化不明显,对评定定向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水平不具有特异性。

其次,血清中BUN能很好的评定男子赛前训练过程中定向越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

再次,运动强度是影响血氨值的一个重要因素,血氨值能敏感地监测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运动强度。

最后,此次赛前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明显升高,说明此次训练计划的安排合理。

[1]于国基.运动和运动训练对红细胞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16(2):145 -149.

[2]封文平,洪平,等.国家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J].体育科学,2004,24(7):19 -21.

[3]魏宏文,魏宏强,等.中国国家女子手球队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492-494.

[4]冯世连,冯美云,冯炜权.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5]马丽华,孟宪华,周军.北京市中长跑队运动员训练阶段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4):50-52.

[6]BUONO M J.Blood lactate and ammonium ion accumulation during graded exercise in humans[J].J Appl Physiol,1984,57:135-139.

[7]WAGERMS A J.Metabolism of branched - chain amino acids and ammonia during exercise:clues from McArdle’s diseasent[J].Int.J.Sprots Med,1990,11:101 -113.

[8]GRAHAM T E,et al.Effect of endurance training on ammonia and amino acid metabolism in humans[J].Med Sci Sports Exer,1997,29(5):646-653.

[9]CONLEY D L,KRAHENBUHL G S,BURKETT L N,et al.Following Steve Scott:physiological changes accompanying training[J].Phys Sports Med ,1984,12:103 -106.

[10]HELGERUD J,HOYDAL K,WANG E,et al.Aerobic high - intensity intervals improve VO2max more than moderate training[J].Med Sci Sports Exerc,2007,39(4):665 -671.

[11]HOPKINS W G,HAWLEY J,ABURK L M.Design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on sport performance enhancement[J].Med Sci Sports Exerc,1999,31:472 -485.

[12]MIDGLEY A W,MCNAUGHTON L R,WILKINSON M.There an optimal training intensity for enhancing the maximal oxygen uptake of distance runners? [J].Empirical research findings,current opinions,physiologicalrationaleandpracticalrecommendations.Sports Med 2006,36(2):117 -132.

猜你喜欢

血氨氧量机能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再论机能的刑法解释方法论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新型稳定防漏风测氧优化技术
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GALM算法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氧量软测量
“三理”机能实验在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中的探索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