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与“王道”
2011-01-25陈朝华
“王后”与“王道”
最近有两个事情对我刺激很大,一是美国头号大报《纽约时报》时隔4年重新推出“收费阅读计划”,预计此举每年将为其网站带来1亿美元的额外收入。该报一直认为,读者应该为高质量的新闻支付费用,这样才能让媒体形成良性循环。但4年前,因读者流失较多,他们被迫放弃了持续两年的“付费阅读社论方案”。
第二件事是,3月中旬,《南都娱乐周刊》独家专访韩寒的封面报道刊发之后,腾讯网当天就拿着杂志敲字将全文内容上网,第二天全国有几十家平面媒体以改写、摘编、转载等不同方式侵权刊用,这对我们本来寄予厚望的发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为物流运输问题,很多二三线城市,刊物还没有上摊销售;且期刊的销售周期比较长,其核心报道一般是在上摊四五天后才上电子版与大众免费分享。
这两个消息交织在一起,让我既喜且悲。
悲的是,长期以来对知识产权的漠视,新闻出版行业尤其突出。屡屡出现大面积侵权现象的,就是媒体界自身,而网媒更是积重难返。喜的是,只要内容精彩,不管哪种传播模式,对读者都有足够的吸引力;越来越有现代公民意识的精英读者,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程度也越来越高了,只要收费低廉、支付方便,他们是愿意为自己认可的文章付费阅读的。事实证明,内容为王乃颠扑不破的硬道理,是媒体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纽约时报》敢于重提收费,相信他们是在周密严谨的调研与考量之后做出的决策,也透露出市场环境和读者心态的变化趋势,这对我等坚持原创与深度报道的期刊人来说,很受鼓舞。
我一直认为,免费是对真正有价值的作品一种深入骨髓的亵渎,是对原创者一种痛彻心扉的嘲讽。但在移动互联时代,对于信奉内容为王的生产者而言,也不得不考虑核心内容在不同传播渠道上的产品形态与表现模式,否则内容为王就成了孤芳自赏、敝帚自珍。
理顺内容、产品与渠道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当下传媒人思考全媒体转型的关键。南方报业集团一直认为,全媒体之“全”,是产品之全、介质之全、终端之全,只有解决了全媒体生成,才能促进全介质传播,进而推动全方位运营。形象点比喻,如果说内容为王,那么产品就是王后,而渠道就是王道,三者之间互为充分必要条件,但又是一种内在的递进关系。
全媒体时代,内容依然是核心,但全媒体生成不是简单地把采写的同一内容,放在不同的介质上就完事了,一定要针对不同介质不同传播方式,针对性地创新产品形态,才能满足读者不同的信息需求。虽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但如果把各种新媒体视为一个渠道、一个发行平台,进而设计“免费+广告”或分时段收费、单篇文章微收费等不同的商业模式,通过多渠道分发实现内容增值变现,那么新旧媒体之间就不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是互为依存的纽带关系了。
作为期刊人,在所有的新渠道中,我个人最看重微博和iPad等新型移动终端。期刊受发行周期所限,对重大、突发事件,即使第一时间在场获知事实,也无法实现动态发布。而微博的出现,使期刊可以把官方微博的粉丝视为潜在读者,先用微博满足公众对资讯“快”的需求,再用调查性报道和深度专题报道满足读者对事件“深”的求索,不仅能预告内容,还能与读者形成互动,了解读者需求,完善报道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微博是期刊生长在网络上的气根,攀附在新媒体上的触须,优化了期刊在全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信息呈现结构,对期刊人来说,是游刃于全媒体之间不可或缺的利器,必须重视它、善用它。
而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等新移动终端,对期刊的完美呈现和给读者带来的优质阅读体验已不容置疑。iPad是期刊实现数字化发行的最好载体,也更容易让期刊人比较熟悉的商业模式在新渠道上得以延伸,其打破时空界限的无缝发行优势,对激活期刊的影响力和有效发行量不难想象。《南都周刊》的iPad收费版推出之后发现,在付费购买的用户当中,海外读者占了绝大多数,而在过去,一本期刊在出版的当天就能拥有一个远在北美的读者,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抢占iPad内存空间的战役一定会在期刊界打响,甚至比现在传统期刊之间的竞争还要激烈,如何在千军万马、无远弗届的全球期刊群中显示并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这是我们必须深度思索的新课题。
总之,“内容为王”是全媒体生产的基础,“产品为王后”是全媒体传播的核心,“渠道乃王道”是全媒体运营的命脉。对我等期刊人来说,在iPad等新型移动终端这个新渠道上有所闪失的期刊,一定在全媒体时代走不远,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作者陈朝华系《南都周刊》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