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诱剂黄板诱杀小菜蛾的对比试验

2011-01-25路风琴冯蓓芳李惠明

长江蔬菜 2011年4期
关键词:黄板小菜蛾

路风琴,冯蓓芳,李惠明

(1.上海闵行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201100;2.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植物诱剂黄板诱杀小菜蛾的对比试验

路风琴1,冯蓓芳1,李惠明2

(1.上海闵行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201100;2.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利用害虫趋黄色的习性,粘胶板已被成功地广泛应用于诱杀蚜虫、蓟马、烟粉虱等微型害虫。通过不同的黄板产品进行试验比较,用含植物诱剂的黄板诱杀小菜蛾,有很好的增效作用,比普通黄板的诱虫效果提高2~10倍。关键词:植物诱剂;黄板;诱杀;小菜蛾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为探索植物诱剂和黄板结合后在虫害诱杀上的效果,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开展了不同种类黄板对田间害虫尤其是小菜蛾的诱杀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作物是设施栽培甘蓝,生育期处在包心中期;对象害虫发生期是小菜蛾等第4代成虫盛发期。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9年6月12~22日,在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100 hm2基地的3连栋温室大棚内(长45 m,宽8 m)进行,该基地生产的绿色蔬菜定点专供超市。

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黄板种类为1个处理(表1)。为保证试验的一致性,每栋温室安排5个处理的1个重复,3栋温室即3个重复。温室内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8 m2(长8.5 m,宽8 m),温室两端设保护行。黄板悬挂于小区正中间作物上方20 cm处,间距8.5 m,每个小区1个黄板。

挂板后1,5,10 d调查,共调查3次,每次调查计数后,去除已诱粘到的虫体,最后以每次调查的累计虫量通过方差分析评价诱杀效果差异的可靠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5种黄板产品诱捕小菜蛾等害虫的效果

2009年上海地区4代小菜蛾属偏迟发生、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程度。经整理汇总后的数据见表2。

在黄板中添加小菜蛾的植物诱剂后,诱杀小菜蛾的效果比普通黄板明显提高2~10倍,即使同是宁波纽康的同质诱板,添加小菜蛾的植物诱剂后,也增加了5.77倍的诱杀量。经方差分析与其他同类产品达到极显著差异。而对其他同期发生的害虫或寄生性天敌的诱杀效果差异则不大,只有台州隆浩生产的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诱杀效果显著高于北京中捷生产的和添加有植物诱剂的宁波纽康生产的黄板。由于每个产品的黄色光谱波长略有不同、不干粘胶的耐干性有差异,诱杀不同的虫种间存有一定的差异,但多数达不到显著差异。

2.2 可提高诱捕率、节约测报耗材与成本

上海市目前对小菜蛾的测报主要采用灯光、性诱技术,对蚜虫测报主要采用黄盆(水盆)与黄板诱杀,都是单独进行的,而没有将技术结合应用。由于小菜蛾的飞翔能力较差,灯诱受外界光源影响较大,效果不稳定,试验同期小菜蛾灯下的累计蛾量是109头,性诱的累计蛾量是304头,含诱剂黄板的单板平均累计蛾量454头,是同期灯诱的4.17倍、是同期性诱的1.49倍。性诱剂虽比较成熟,但诱捕器为水盆式、船形粘胶,应用起来均比较麻烦,且田间杂质较多,加上退色、粘胶变性、淋雨等原因,易缩短其使用寿命,一般使用期只有7~10 d,不管有虫无虫都得换。而黄板添加植物诱剂后,可将蚜虫与小菜蛾的测报耗材整合在一起,既方便调查,又可以节省诱虫粘胶板、诱芯,节省测报成本。以使用1个月,每月换4次诱板计算,含植物诱剂黄板每张2.4元×4=9.6元;而普通黄板每张2元×4=8元,小菜蛾测报诱芯1个25元,船形诱捕器粘胶底板每张1.2元×4=4.8元,合计成本为37.8元,一个测报点一年测报调查期9个月,2个重复,可节省测报费用507.6元,全市43个测报点,可省21 826.8元。

表1 试验设计

表2 4种黄板产品诱杀小菜蛾、蚜虫、跳甲等害虫的效果

2.3 黄板防治害虫的功效被成倍放大,且成本降低

通过表2试验数据可见,黄板添加植物源诱剂后,诱捕小菜蛾的能力显著提高,诱蛾量是普通黄板的2~10倍,是性诱的1.5倍。而每张黄板增加的成本为20%(0.4元),投入与产出比高。核算每667 m2每月的防治成本,以每667 m2使用含植物诱剂黄板15张×2.4元(每张)×4(月换4次)=144元(667 m2);普通黄板每667 m2也用15张×2元 (每张)×4(月换4次)= 120元,性诱剂每667 m210个×2.5元(每个)=25元,诱捕器粘胶底板每张1.2元×4(月换4次)×10(每个诱芯1个)=48元,合计193元(667 m2),二者相比使用含植物诱剂的黄板每667 m2可省49元,省成本34%。

通过调查诱获的小菜蛾的雌雄比例发现,含植物诱剂的黄板诱到的小菜蛾成虫中,雌蛾占10%~23%,与性诱相比,诱获的雄蛾量较多,有效降低了虫口密度。虽然还没有大田试验数据证明植物诱剂与性诱相比能提高多少效果,但可节约成本,省去性诱剂、诱捕器的费用已得到了证实,为小菜蛾的防治提供了一个可选的绿色防治技术。

3 小结与讨论

植物源诱剂的应用研究正在兴起,我们的试验只是初尝甜头,但植物源诱剂的成分更复杂,故其筛选难度比性诱剂更高。因为性诱技术和植物源诱剂均与害虫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二者结合后可能为今后提高性诱防治效果起到关键性的辅助作用。

3.1 植物源诱剂产品增效原理的推理

根据昆虫学原理,害虫的视觉系统不发达,而趋化性(触角的嗅觉灵敏)的能力较强,趋黄性只是扑向黄板的一个方向性幻觉,命中率较低,生产上常出现在挂设黄板附近的虫情反比远离黄板区的重,所以黄板一方面有诱杀作用(对命中黄板的个体),另一方面也有聚集为害的副作用(没有命中黄板被粘的个体),但当黄板添加了植物诱剂以后,可充分利用昆虫嗅觉灵敏的特点,提高黄板粘杀害虫的能力。

3.2 期待烟粉虱等植物源诱剂的新品种

当前蔬菜生产上针对烟粉虱的化学防治比较困难,虽然黄板能诱杀烟粉虱,但效果欠佳,如果能开发出针对烟粉虱等有增效作用的植物诱剂,将有效地减轻烟粉虱对蔬菜的为害。

3.3 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应用性诱剂的技术正趋于成熟,性诱剂的稳定性也较十多年前大有长进,已有成熟的针对多种重要害虫的产品,而植物源诱剂是新兴产品,其持效期、产品的稳定性等仍有待探索。因为在生产实践中,化学农药的有效期短,只有2 a,所以植物源诱剂制成产品后的保质期、持效期都与其推广、应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4 植物源诱剂产品的防假与质量检验

由于含植物源诱剂的黄板与普通黄板在外观上无法区别,价格也高于普通黄板,当应用含植物源诱剂的黄板形成趋势时定会有虚假宣传或假货来欺骗用户,牟取暴利。因此建议在推广这类新产品时要加强和完善质量认定方面的管理,并制定产品质量跟踪和检验的技术规范。

[1]赵冬香,陈宗懋,程家安.假眼小绿叶蝉对不同颜色偏嗜性的研究[J].茶叶科学,2001,21(1):78-80.

[2]吴青君,徐宝云,张友军,等.西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及蓝色粘板的田间效果评价[J].植物保护,2007,33(4):103-105.

[3]任洁,雷仲仁,花蕾.色卡对西方花蓟马诱捕作用的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8,28(4):34-35.

Comparison of Yellow Sticky Board with Plant-derived Attractants for Controlling Population of Diamondback Moth(Plutella xylostella)

LU Fengqin1,FENG Peifang1,LI Huiming2
(Minghan Vegetable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Shanghai 201100; 2.Shanghai Agro-tech Extension and Service Center)

Sticky color trap was widely used in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aphids,thrips,and white flies.The commercial color trap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ere evaluated in the field.The sticky yellow traps with plant-derived attractants captured much higher number of diamondback moths(2-10 times)than any other color trap.

Plant-derived attractants;Yellow sticky board;Trapping;Plutella xylostella

10.3865/j.issn.1001-3547.2011.04.021

路风琴(1976-),女,农艺师,电话:13817060420,021-54954209

李惠明(1952-),男,通信作者,推广研究员,电话:13917045979,021-64052022

2010-08-17

猜你喜欢

黄板小菜蛾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2019年全降解粘虫黄板与常规粘虫黄板诱虫对比试验初报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黄板在设施蔬菜害虫预警和诱杀中的应用技术
不同材质黄板诱杀黄曲条跳甲效果比较试验
宝鸡地区春甘蓝小菜蛾种群动态研究
延安地区小菜蛾抗寒与越冬能力初探
阜新地区利用黄板诱杀温室大棚白粉虱的防效实验
小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