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自我和谐影响应对方式、网络成瘾的实证研究
2011-01-25张伟东沈莉萍
张伟东,洪 骏,沈莉萍
(1.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2.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一、前言
近年来,学术界对和谐校园构建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和谐校园构建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实践运作模式[1]。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和谐校园的内涵与特征;和谐校园构建的思路与途径;和谐校园构建的意义。总体而言,当前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侧重于宏观理论研究,具体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从高职学生个体角度进行和谐校园构建的实证研究则更少。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接触到网络成瘾的高职学生,其中有的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忽视学业、亲情、友情,违反校规校纪,对和谐校园构建形成了负面影响。对此笔者深感忧虑,另外也感觉到这些网络成瘾高职学生的应对方式、自我和谐二方面存在偏离常态的现象。已有研究表明,网络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2],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给和谐校园构建提出了新要求。笔者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学生管理工作提出建议,为从学生个体角度进行和谐校园构建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研究假设
为探索高职学生自我和谐对应对方式、网络成瘾的影响,将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网络成瘾作为一个独立变量,来探讨各变量之间的影响效应,如图1所示。
基于图1提出以下假设:(1)不同性别,文理科,来自城乡,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的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网络成瘾存在差异。(2)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网络成瘾三者之间存在相关。(3)自我和谐以应对方式为中介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
三、对象与方法
图1 高职学生自我和谐对应对方式、网络成瘾影响的假设
(一)对象
对浙江省5所高职的学生进行调查,分别为杭州2所(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宁波1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温州1所(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金华1所(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放问卷780份,回收有效问卷255份,有效回收率32.7%。
其中,学生性别、文理科、城乡、年级等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试情况(单位:人)
(二)方法
问卷调查法。一是采用北京大学心理系王登峰[3]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问卷内容涵盖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性、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3个因子,共35个题项。3个因子的同质性信度较高,分别为0.85、0.81和0.64。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性包括对能力和情感的自我评价、自我一致性、无助感等,主要反映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自我刻板性主要体现个体处理问题时的思维刻板程度,反映个人较为古板、僵化,不能根据事情的变化做出一定的改变,自我灵活性则与自我刻板性相反。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分数越高表示自我和谐越低。二是采用暨南医科大学医学院肖计划等编制应对方式问卷[4]。问卷内容涵盖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个因子,共62个题项。采用2点计分,各题的因数负荷值均在0.35以上,量表6个因子一周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2;r2=0.62;r3=0.69;r4=0.72;r5=0.67;r6=0.72(P<0.01)。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三是采用台湾大学陈淑惠教授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 IAS)[5]。问卷内容涵盖耐受性、戒断退瘾、强迫上网、时间管理、人际健康5个因子,共35个题项。该量表已经被广泛用于多项网络成瘾的研究中,被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陈淑惠教授报告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两周之后再测信度为0.83,各因素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8与0.90之间[6]。采用4点计分法,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
统计法。问卷回收后,分别按自我和谐(3个因子)、应对方式(6个因子)、网络成瘾(5个因子)进行汇总,并运用SPSS12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四、结果与分析
(一)相关研究与中介作用
1.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网络成瘾之间相关检验
由表2可知,高职生的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网络成瘾各变量之间的Pearson Correlation存在显著相关: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相关为0.24,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相关为0.37,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相关为0.25。这验证了研究假设,说明高职生的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网络成瘾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分数显示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正相关,即自我和谐越低网络成瘾倾向越高;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正相关。
表2 皮尔逊相关(n=255)
2.自我和谐以应对方式为中介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
根据Baron和Kenny[7]和温忠麟等[8]的中介效应检验及其应用分析,是否存在中介作用应满足4个条件:(1)自变量和中介变量之间显著相关;(2)中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显著相关;(3)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有显著相关;(4)当中介变量引入回归方程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显著降低。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下降为零,是完全中介;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降低但不等于零,是部分中介。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证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通过中介变量进行的。本研究采用三步回归分析进行:首先运用线性回归分析自我和谐对应对方式的回归是否显著(方程l);接着分析应对方式对网络成瘾的回归是否显著(方程2);最后Step1以自我和谐为自变量,以网络成瘾为因变量进行回归,然后,Step2以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为自变量,以网络成瘾为因变量进行回归(方程3)。自我和谐以应对方式为中介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的回归分析见表3。
表3 自我和谐以应对方式为中介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的回归分析
由表3可知,方程1以自我和谐为自变量,以应对方式为因变量,其回归方程是显著的,β值为22.51,F值为0.49,以自我和谐解释的R2方差为21%。方程2以应对方式为自变量,以网络成瘾为因变量,其回归方程是显著的,β值为0.26,F值为0.67,以组织公平解释的R2方差为23%。方程3以自我和谐和应对方式为自变量,以网络成瘾为因变量,Step1先以自我和谐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的方差变异解释量为20%,同时以自我和谐和应对方式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的方差变异解释量为37%,解释的R2方差增加了17%;为了计算解释量的增加值是否达到显著水平,根据Pedhuazr[9]的公式,ΔR2为17%,说自变量自我和谐引入中介变量应对方式之后比仅有自我和谐的情况下能更好地预测组织承诺。在这里,中介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是显著的,因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回归是显著的,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也是显著的;并且当中介变量引入回归方程后,因变量对自变量之间的回归显著降低;即同时以自我和谐和应对方式为自变量的方差变异解释量比以自我和谐为自变量的方差变异解释量增加了17%,并达到了显著。这满足了中介作用的4个条件,因此,应对方式在自我和谐对网络成瘾的影响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二)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
由表4可知,自我和谐的t检验P值为0.002<0.01,接受研究假设,说明男女高职学生的自我和谐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女生的自我和谐优于男生。
应对方式的t检验P值0.002<0.01,接受研究假设,说明男女高职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女生的应对方式优于男生。
网络成瘾的t检验P值0.045<0.05,接受研究假设,说明男女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存在差异,并且男生比女生更普遍。
表4 性别差异t检验结果
表5 文理科差异t检验结果
(三)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网络成瘾的文理科差异
由表5可知,自我和谐的t检验P值为0.12>0.05,拒绝研究假设,说明文理科高职学生的自我和谐不存在差异。应对方式的t检验P值0.082>0.05,拒绝研究假设,说明文理科高职学生的应对方式不存在差异。网络成瘾的t检验P值0.042<0.05,接受研究假设,说明文理科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存在差异,并且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普遍。
(四)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网络成瘾的城市乡村差异
由表6可知,自我和谐的t检验P值为0.11>0.05,拒绝研究假设,说明来自城市与乡村高职学生的自我和谐不存在差异。
应对方式的t检验P值0.002<0.01,接受研究假设,说明来自城市与乡村高职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城市高职学生优于乡村高职学生。
网络成瘾的t检验P值0.041<0.05,接受研究假设,说明来自城市与乡村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存在差异,并且乡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普遍。
表6 城市乡村差异t检验结果
表7 年级差异t检验结果
(五)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网络成瘾的年级差异
由表7可知,自我和谐的t检验P值为0.07>0.05,拒绝研究假设,说明不同年级高职学生的自我和谐不存在差异。
应对方式的t检验P值0.08>0.05,拒绝研究假设,说明不同年级高职学生的应对方式不存在差异。
网络成瘾的t检验P值0.053>0.05,拒绝研究假设,说明不同年级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不存在差异。
五、结论与讨论
高职生的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网络成瘾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自我和谐以应对方式为中介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男女高职学生的自我和谐、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存在差异;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的网络成瘾更普遍并存在差异;来自城市高职学生应对方式优于来自乡村高职学生并存在显著差异;来自乡村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比来自城市高职学生更普遍并存在差异。
(一)男女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教育应区别对待
从理论分析,由于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影响,男女高职生在许多方面存在区别;如男生比女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差,男生自我和谐程度比女生低,男生网络成瘾的现象比女生普遍。本课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男女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存在差异并且男生比女生更普遍。
学校的党团组织、辅导员、班主任更应关注男生的网络成瘾现象。通过男生社团、女生社团、文体竞赛活动等方式来吸纳青年高职生注意力,并培养他们的应对方式,使他们能正确对待网络。
(二)城市乡村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教育应区别对待
从理论分析,来自城市的高职生相对于来自乡村的高职学生由于所见世面更多,应对方式会更优;网络就是一个例子,城市学生由于从小接触多,到了高职校园经历大学生活后,沉溺网络的现象相对乡村学生反而少了。本课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高职学生应对方式优于乡村高职学生并存在显著差异;来自乡村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比来自城市高职学生更普遍并存在差异。
学校的党团组织、辅导员、班主任更应关注乡村学生网络成瘾现象。通过创建社团、组织学习会、社会实践活动带领乡村的学生融入到大城市的生活。
(三)网络教育应引导而非遏制
网络是我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模式及其他,可以说网络改变了世界。要通过遏制学生上网的方式进行网络教育,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促使他们更迷恋上网。
要通过说服、讲道理的方式对高职学生进行网络教育,即使由于课程原因,不能离开网络,也要引导学生朝正向的网络技术、网络内容方向引导。如本课题实证研究结果亦表明,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的网络成瘾更普遍并存在差异,教师在进行网络教育时就应更注重引导而非遏制。
(四)高职学生自我和谐教育是和谐校园构建的基础
季羡林提到和谐社会时说:“和谐社会,除了要讲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应该讲人的自我和谐。”[10]自我和谐是最基础性的,其他和谐关系的实现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和谐校园构建,要从自我和谐做起。
高职学生在我国高校学生中属于学业能力相对较低的一个群体,对其和谐水平可能造成影响。从理论分析,自我和谐程度低,对自己控制能力相对低,容易形成网络成瘾,学生网络成瘾必然对和谐校园构建造成负面影响。本课题实证研究结果亦表明,自我和谐越低网络成瘾倾向越高。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应从自我和谐教育做起。自我和谐属于价值观念范畴,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了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为和谐校园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五)高职学生应对方式教育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途径之一
从理论分析,自我和谐属于价值观念范畴;应对方式属于行为方式范畴;行为方式总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引导下进行,并形成相应的结果。本文实证研究结果亦表明,自我和谐以应对方式为中介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
通过对应对方式、行为方式的教育规范,形成对中介因素的控制,从而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六、研究展望
本次研究还有不足之处,如高职校园和谐构建中男女高职学生、文理科高职学生、城市乡村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如何具体因材施教,高职学生自我和谐教育、应对方式教育如何实施执行并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等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在此仅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1]冯魁.和谐校园建设研究综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37-39,65.
[2]张芝.不同成瘾状态大学生网格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特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3]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1):19-22.
[4]肖计划,李晶.青少年学生不同个性的应付行为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6,5(2):79-81.
[5]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学进展,2003(3):355-359.
[6]胡岚.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7]Baron RM,Kenny D A.The oderator-mediator variba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eh:conceptual,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sron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6):1173-1182.
[8]温忠麟,张雷,侯杰泰.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5):614-620.
[9]Pedhuazr E J.Multiple Regression in Behavioral Research:Explanation and Prediction[M].New York:Holt,Rnehart&Winston,1982.
[10]王财强.和谐定位[N].萌恒报,2009-10-25(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