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难治性鼻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分析
2011-01-25吴健
吴 健
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广西北海 536000
鼻出血患者出血部位较多且较隐蔽,通常失血量较大,存在休克和窒息的危险。过去常常使用填塞法止血,但效果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多,目前多采用鼻内镜下止血。本研究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主要出血部位和治疗结果进行统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耳鼻喉科收治的鼻出血患者81例,均为单侧鼻出血,排除凝血功能异常及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患者。其中男63例,女18例,年龄18~60岁,平均(35.8±5.9)岁,合并高血压57例,糖尿病33例,存在严重鼻中隔偏曲18例,鼻腔血管瘤2例。
1.2 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均首先经明胶海绵填塞,观察止血效果,止血效果不满意的患者,积极完善术前准备,行全麻下鼻内镜电凝止血。术中患者取头高脚低位,逐步抽取鼻腔填塞物,边抽出边观察出血部位和来源,注意避免一次将鼻腔填塞物抽尽,引起鼻腔大出血,抽出鼻腔填塞物后,使用鼻内镜对鼻腔行全面且细致的检查,重点检查嗅裂区、下鼻道、鼻中隔顶端、鼻中隔后端及后鼻孔周围等,对出血点进行电凝治疗,如电凝仍无法止血,则行颌内动脉栓塞术。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间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鼻出血的主要分布部位
≤30岁的患者鼻出血部位分布比较均匀;>30岁的患者鼻出血部位主要为嗅裂区和下鼻道,同时>30岁的患者鼻出血比例明显高于≤30岁的患者(x2=61.728,P<0.05)。见表1。
表1 鼻出血的主要分布部位(n)
2.2 临床效果
81例患者,14例患者经过单纯明胶海绵填塞止血,60例使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7例患者经鼻内镜下电凝治疗后仍出血,最后行颌内动脉栓塞治疗成功。
3 讨论
难治性鼻出血病因比较复杂,单一方法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关键在于明确病因,找到出血部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争取一次止血成功,尽量减少对鼻腔黏膜的操作创伤[1]。本组患者入院后先行填塞法,同时积极行鼻内镜下止血术的术前准备,并将麻醉方法选择为全麻,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为栓塞治疗提供条件。
临床上对于原发性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在找到出血点后,可采用鼻内窥镜下微波、射频止血治疗,对于血液病、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鼻腔肿瘤及上述方法治疗无效者采用鼻腔填塞,对鼻部外伤因常伴有鼻部畸形均采用鼻腔填塞以恢复鼻腔结构和功能,填塞失败者,可作选择性血管结扎及血管栓塞[2]。本组主要使用填塞、鼻内镜及动脉栓塞等方法。对于出血部位的判断,如血液来源下鼻甲后缘则出血来源于下鼻道;如血液从中鼻甲和鼻中隔间流下则出血来源于嗅裂鼻中隔部;如血液来源于中鼻甲外侧则出血来源于中鼻道[3];经仔细检查鼻腔未见出血点,但一侧鼻咽的前端仍涌血不止,考虑为吴氏区出血,老年人鼻出血部位多位于此处;有鼻中隔偏曲者,出血处通常在偏曲的突出处或凹面[4]。鼻中隔出血多于鼻腔侧壁出血,鼻腔黏膜覆盖薄的区域出血多于黏膜覆盖厚的区域出血;中隔出血部位主要在前下部,其次为顶上部,最后为后部,鼻腔侧壁出血部位主要在下鼻道内,其次为中下鼻甲后端[5]。
本组≤30岁的患者鼻出血部位分布比较均匀,>30岁的患者中鼻出血部位主要为嗅裂区和下鼻道,且>30岁的患者鼻出血比例明显高于≤30岁的患者。其中14例经单纯明胶海绵填塞止血,60例使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徐强等[6-7]认为对于栓塞时应尽可能行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保留颈外动脉主干通畅,若在造影中发现颈内动脉供血或有颅内外危险吻合应视为栓塞禁忌证,本组7例患者行颌内动脉栓塞治疗成功。随着年龄的增长,鼻出血患者止血难度越来越大,治疗上选择鼻内镜对于大多数难治性鼻出血有效。
[1] 钟庭彬,黄明燕,徐浩文.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合填塞数字纱布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2):91-92.
[2] 蒋正举,王世飞,邓建华.难治性鼻出血原因分析及鼻内窥镜治疗体会[J].广东医学,2007,28(8):1201-1270.
[3] 唐卫红.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105例临床体会[J].海南医学,2009,20(9):236-237.
[4] 冯春英,刘明,柯朝阳,等.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6):837-838.
[5] 王丽,王丽华,周玉英,等.难治性自发性鼻出血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2):64-66.
[6] 徐强,黄优华,沈涛,等.难治性鼻出血8例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26(6):466-467.
[7] 刘光华.难治性鼻出血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