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文化的保护现状与对策
2011-01-25智联忠
文/智联忠
从人类发展史和人类文化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认识水平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念。这些不同的思想观念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言行举止、价值追求,便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而这些文化,无论在表现形式、文化符号,还是在文化内涵上,都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远古时期,人们对于自然、山石充满了崇拜、敬仰,甚至有一些畏惧,因此产生了各种图腾崇拜,山神崇拜,对人们有利的、善于帮助人们的神和邪恶恐怖的鬼在人们的意识中也就诞生了。傩文化似乎也是在这种认识状态下产生的,这种文化中的人们信鬼神、敬祖先,驱邪禳凶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这些是关乎他们生命的东西。从原始社会的傩祭、傩舞,直到傩戏的形成,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的傩坛、傩歌、傩坛师、傩面具等都留存着傩的观念和影响,同时,它们也共同构成了原始的、朴实的傩文化。
一、傩、傩文化及其分布情况
傩、傩蜡(傩祭)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这样一种近乎宗教的鬼神信仰和驱邪祈福的行为可谓历史悠久,直至今日,这种看似荒诞、落后的行为对人们的生活依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以驱鬼敬神、逐邪纳吉为基本内容的傩祭和傩歌、傩舞,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至今仍可以寻觅到它们活动的遗绪”。[1](P90)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不同省份之间相互影响,而且这些人为的区域划分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的,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傩文化的分布也是十分广阔的。“我国南方有一个分布极广的傩文化圈,它东起苏、皖、赣,中经湖广,西至川、黔、滇,其中心为贵州和川、黔、湘交界地带”[2](P74)。由于各地区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人文精神的不同,傩在各地也不尽相同,呈现出种类繁多的特点。曲六乙先生从服务对象、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的角度,将傩分为:(1)民间傩——又称“百姓傩”,产生并流行于民间的傩,在春秋时称为“乡人傩”;(2)宫廷傩——在宫廷进行的傩祭,亦称“大傩”;(3)军傩——古代部队中的傩,主要演出三国、隋唐等历史演义的大本戏,其诞生当在宋至明中叶之间;(4)寺院傩——活动于寺院的傩。[1](P17-19)
从傩文化的广泛分布和傩的大致类型可以看出,傩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与傩相关的傩仪、傩祭、傩歌、傩舞、傩具、傩戏等都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傩文化研究的范畴。《周礼·夏官》中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司傩),以索室驱疫。”方相氏在室中驱疫所进行的行为动作可视为周代的傩舞。到了汉代,傩舞人数增加,出现了“方相舞”、“十二兽舞”;到唐代傩舞继续发展;随着傩舞的发展到了宋代,为傩戏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必要的准备。薛若琳先生认为“宋时的傩仪中,已经演化出傩戏的雏形”[3]。中国的傩戏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也就是说和傩的分布范围基本上是一致的。“贵州的傩戏最为繁复多样,民俗趣味与研究价值都特别‘大’。有称为‘傩堂戏’者;也有所谓‘地戏’,为汉族所称,是谓‘军傩’”。[4](P69)贵州地戏中有较多关于军事训练的内容,当地群众也直接称之为“跳神”。在云南,傩戏则称之为“端公戏”,“一般在农历腊月演出,到元宵节后一日止……有时为人庆诞、祝寿、贺婚、还愿,称为‘阳坛’,也叫‘傩愿戏’”[4](74)。另外,云南还有一种剧目多以三国时代蜀国故事为主的关索戏,笔者以为傩最为核心的特征就是驱邪禳灾,像关索戏、目连戏当不属于傩戏的范畴,因为这些已经趋向于祭祀祈神或歌颂英雄,和傩已经有较大的不同了。广西有“毛南戏”和“师公戏”,其傩面具的制作又非常有名,傩面具一般用杨木、柳木制成,上面绘有图案,无论是人神面具还是动物面具,都不仅仅是一个道具饰物,它是傩活动中通向神灵的工具和象征,故有“带上面具是神,脱掉面具是人”的说法。薛若琳还认为傩面具具有宗教性、民俗性、民族性、审美性的文化内涵[5]。此外,江西南丰的傩舞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湖南、安徽等地的傩舞、傩戏也存在较多。从傩作为一种仪式性的活动,到这些活动中的傩歌、傩舞、傩具,再到娱乐性、艺术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傩戏,在傩俗中共同构成了原始、古朴的傩文化,将其称之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也不足为过。
傩戏演出
二、傩文化的保护与存在的问题
傩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涉及到民族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审美诉求等诸多方面,其存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傩文化的重视和研究起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中国舞蹈研究院对傩舞进行了调查,并出版了《中国古代舞蹈史》等相关书籍,推动了有关傩舞的研究;六七十年代受“文革”时期极左思潮的影响,傩、傩舞、傩戏等被划入“牛鬼蛇神”的范畴,有关傩文化的研究在这一阶段一片空白;“文革”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加强,傩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八十年代,时称“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中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等书的编撰对于傩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化。1988年11月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傩学研究者有了自己合法的学术团体;傩学研究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明确目标的新阶段,意味着中国傩文化研究从此走向学科的自觉。1990年4月,在山西临汾举办了中国傩戏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在湖南吉首、广西、云南澄江、北京、河北武安市、青海西宁、四川茂县、贵州德江县、江西南昌、山西长治等地区召开了一系列关于傩的研讨会,并出版了相应的论文集,这些学术活动提高了对傩的认识,大大有利于傩文化的保护。傩戏学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多次到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及演出,传播中国古老的傩文化,学会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傩表演
傩演出
傩神
傩戏文物
自2001年5月18日,我国的昆曲艺术被列为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有效地、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我们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进行保护我们的起步却比较晚。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在2006年公布的,昆曲也在第一批国家级名录里,但这已是在它成为世界级非遗之后的事情了。同时,2006年5月20日由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联合申报的傩舞,包括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也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江西省把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在国家把傩舞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的2006年6月6日。由河北省武安市、安徽省池州市、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沅陵县、贵州省德江县共同申报的傩戏(1)和由贵州省安顺市申报的安顺地戏也同时进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北省2006年6月6日才将武安傩戏列入省级非遗,安徽省至今没有将池州傩戏列为省级非遗名录,湖南省情况同样如此。其中,只有贵州省于2005年12月25日将德江傩堂戏和安顺地戏列为了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做在了国家前面。从以上有关傩文化的非物质遗产评定情况,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处于自上而下的状态,这其中只有贵州省德江傩堂戏和安顺地戏是在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了国家级非遗的申报。另外,为了扩大文化影响,各地往往自封为“傩戏之乡”、“傩舞之乡”、“中国傩文化之乡”。2005年,四川阆中市称“傩是一个人的名字”,并且要以此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6]这些举动,对于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好处,只是在拿文化娱乐。而且,诸多地区在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跑前跑后,方案设计科学,考虑周到,投入也很大,但一旦被选上后就算任务完成,此前的承诺全无,傩被放在一边不管了,当时的保护方案也成了一纸空文,傩文化的保护只是为了追求政绩。
三、有效保护和发展傩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保存、流传下来的,是认识一个民族、一方地域、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鲜活的方式和手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价值中,除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这些历时性价值外,还有科学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审美价值这些共时性的基本价值。”[7](P83、95)傩文化无疑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傩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它有效地传承下去,让傩戏、傩仪、傩舞活态地保存下来。当前傩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传承人缺少、技艺丧失。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傩文化,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对于傩的保护需要政府、学者、传承人的共同努力。对于傩文化的保护笔者不想提过多的建议和要求,下面就保护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积极、切实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同样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文化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首先,政府要提高对文化的认识,尤其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确认识傩文化的价值,破除认为傩是封建迷信,是落后文化等一系列不正确的观念。其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傩的保护,政府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规定有效贯彻实施。同时要切实建立县、市、省、国家四级保护体制,避免出现上文中提到的国家级非遗作品在省级非遗中却没有名录,这难以让人们对保护工作放心,难以让人们信任政府的保护工作。再次,政府要加大对傩文化的保护力度,资金的投入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一定要切实做到资金的有效划拨。过去,傩的相关活动都是村民们自愿的事情,没有任何报酬,其费用也是村民们凑的一些钱,但是现在对于傩的保护,如果没有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傩文化根本不可能保存下去,更别提发展了。
(二)专家学者要深入研究、宣传傩文化
傩具有文化史价值、民俗学价值、戏剧史价值和认识价值。[8](P60-62)对于傩文化来源的进一步考证、对其文化形态的研究还需要专家学者的进一步努力,以推动对傩文化的更广泛的宣传,消除社会上对傩的偏见,正视其文化价值。傩的风俗礼仪、傩具、傩歌、傩舞,以及傩戏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傩戏在演出中要戴傩面具,“傩面具或木质,或纸质,或笋叶制作,都以极有限的空间(有极少数发展成三维型)蕴含丰富的内涵,即社会的、历史的、宗教的、民俗的、文艺的等等纷繁复杂内容,以及人自身的、内在的性格与情绪”[9](P11-12)。对于傩面具全方位的研究,无疑对于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专家学者在研究的基础上需要适当地举办有关傩的研讨会,共同商讨、研究有关傩的渊源、流变、发展以及保护传承问题。傩戏学研究会自1988年成立以来多次举办了各种研讨会,对于傩的研究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后还需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傩学研究达到更高的水平。对傩进行民族学、民俗学、戏曲学、舞蹈学、人类学、文化学、民间文学和神话学等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是傩研究的最佳状态,各方面专家的共同努力是傩文化保护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理论支撑。
(三)传承人要有效地传承傩文化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文化部确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2月19日,文化部确定了罗会武、胡振坤两位傩舞传承人,确定了李增旺、刘臣瑜、姚家伟等八位傩戏传承人以及顾之炎和詹学彦两位安顺地戏传承人。传承人的确定并不是为了完成一项选举工作,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使傩文化顺利地传承下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傩文化,努力使它不要成为博物馆艺术,而成为一种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文化和艺术。作为传承人,对于傩文化的保护最主要的就是:认真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使傩文化在民俗活动中健康地保护与传承下去。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是非常大的。过去,傩舞、傩戏无职业班社,亦无专业艺人,它们的参与者就是当地村民,其传承方法仅仅靠宗族内的口传心授。他们从小耳濡目染,自觉不自觉地便学会了一些基本动作、程序和规则,也就是说这种传承是一种自然传承,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一体的。当下,由于人们对于傩的认识和生活状态的变化,这种传承方式已不可能实现。有意识地、系统地、专门地进行傩技、傩文化内涵的教育、传承对于傩文化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完成这一文化传承的使命,传承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掌握这些技能的人们需要与传承人一同努力,共同保护好傩文化。
著名国学大家、文字学家、史学家王国维曾经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没错,一代也有一代之文化,这种文化表现在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傩文化是我们先民对于自然、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认识理念与行为方式,驱除瘟疫、打鬼敬神是其最基本的内涵。在仪式性的活动中人们歌唱、舞蹈,直至产生出娱乐性的傩戏,对于这一丰富、朴素、原始的文化,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加强研究与保护傩文化,笔者认为其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正确认识,共同努力,落到实处,只有这样独具魅力的一代之文化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发展。
注释:
(1) 包括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
[1]曲六乙.(NUO)傩戏·少数民族戏剧及其它[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2]庹修明.傩戏·傩文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
[3]薛若琳.傩戏:傩坛和戏曲的双向选择[J].文艺研究.1990.
[4]萧兵.傩蜡之风——长江流域宗教戏剧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5]薛若琳主编.中国巫傩面具艺术·总论[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
[6]南充日报讯.阆中要为傩戏申报世界遗产(图)[N]. 四川新闻网-南充日报.(2005-1-10).[2011-4-24].
http://news.sohu.com/20050110/n223868328.shtml.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8]陶立璠.傩文化刍议[G]//贵州省德江县委宣传部主编.傩魂梵净山傩文化文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9]李子和.论傩面具——以贵州省傩面具为中心[G]//贵州省文化厅艺术研究室编.傩·傩戏·傩文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