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尘清润 古雅恬静——浅析王来文先生的花鸟画扇面艺术

2011-01-25陈蓉

艺苑 2011年3期
关键词:扇面扇子文人

文/陈蓉

扇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文人有爱扇的雅好,又有在扇子上题字作画的雅趣。扇面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扇子一经文人之手,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扇”文化。据载,三国时期就有人开始在扇子上作画,魏晋时期在扇子上题诗作画逐渐流行。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是见于记载的在扇子上题字的第一人,其子王献之则是开画家画扇之风的重要人物。唐太宗曾在端午节时,亲笔书扇赐予近臣,此后的宋、元、明、清各朝也都有此种雅事。宋朝出现了携带极为方便的折扇,因为它易于携带,又有舒合之妙,成为文人雅士的掌中之物。许多文人都喜欢在扇上舞文弄墨,表达志趣,所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就擅长画扇。元、明、清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更成为一种时尚。虽然扇面幅长不盈尺,但是花鸟虫鱼、山水仕女、人物故事无所不有,也因此出现了中国绘画中的一个专门艺术品种:“扇画”。

时至今日,“扇画”艺术一样为人们所喜爱。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就有不少精研于此的大家,福建当代花鸟画家王来文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王来文先生擅长画扇面,他的花鸟扇面功韵双全,用笔用色都具有十分显著的特色,受到艺术界及众多藏家的关注。他的花鸟画受八大山人和恽寿平所影响,风格超逸脱尘、空灵清润。他画竹不画竹节,同时秉承南田写生之理念,竹叶清新妍丽、随风摇曳,不乏文人趣味。他的墨荷和紫藤也为外界所熟知。在王来文先生的扇面中,总是将残荷、枯草、海棠、紫藤与禽鸟虫鱼穿插掩映、意味绵长,以笔墨托物抒怀。从王来文先生的花鸟扇面中,我们不难体会作者对宁静致远意境的向往与追求。

扇面画在创作上因为空间上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讲究传统笔墨演绎的同时,艺术家要对整个空间感及氛围感做很好的把握;另外,由于受制作工艺的影响,不同的扇面有其各自的特性,从而会增加绘画的难度。艺术家必须反复实践,积累经验,不墨守成规,吸收各种技法触类旁通,在各种扇面上不懈钻研,才能提高画扇技巧。王来文先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选择了扇面卡纸或经加工处理的扇面材质作为表现媒介,在方寸间大胆创新。对待小作品,他也讲究审美境界,讲情趣,讲格调。细细品味他的扇面花鸟画,可以发现这些作品均精致、工整、细腻,不以大气磅礴的气势取胜,而是追求生动烂漫的情趣和空灵淡雅的韵致,追求一种意境的美感体验,在咫尺天地间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有小画大气象之风格。

《草木有心》(国画)王来文

王来文的扇面画取材多为文人喜爱点缀庭院的花木,如竹、荷、藤等。这些常见的花草树木,在画家笔下显得质朴平淡又别具清秀高雅之致。特别是以竹入扇面,以竹子的品格和风骨写出文人毕生追求的人生境界。东坡先生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贵有节,文人将“气节”看得比生命还重。文人爱竹更爱扇。扇,冬藏夏出,时令明显,谓之“气”;有架支撑谓之“骨”;扇骨由竹制成,谓之“节”;扇子摇动,有风拂面,谓之“风”。一扇在手轻摇,气节风骨随身,所以被视为大雅之物。

王来文先生画竹从不画竹节,所描绘的竹子真实生动,很好地表现了竹子优美绰约的姿态,并注重以刚柔相济的笔墨线条来表现竹子的特质。他以“理性”的思维和“写实”的手法把竹子刻画得栩栩如生,但也十分重视“墨竹”特有的韵味。王来文先生画竹并没有把竹杆全部画出来,而是以意到笔不到的写意手法来表现。竹竿不勾节,灵动洒脱。枝顶数笔向右飞舞的竹叶,使画面的势依然不变,加之配以鲜红的印章,起到了平衡画面、画龙点睛的功效。正是由于王来文先生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入微,加之其深厚的笔墨功力及良好的修养,才完成了《四时清风来》如此完美的逸品。

自古以来,除了竹,文人也常将荷花比作“花之君子”,常以之自喻,表明自己坚贞高洁的品格。《露气》这幅作品展现了荷塘一隅,荷叶或随波浮沉,或濯然独立,出污泥而不染,亭亭静直;香远益清的荷花则在荷叶中掩映成趣、清妍优美。用水墨阔笔铺染的荷叶片,硬朗而丰腴,花瓣尖端用胭脂复勾,仿佛让人闻到其清新幽香。用中锋写出荷茎、荷花的圆浑体质、浓淡干湿,轻重缓疾同时兼用,整体笔墨虚实相生,烘染出恬淡宁谧的氛围。

在技法表达上,王来文先生的藤花突破了以石青和白粉调和点出的传统技法,转以自制的花青代之,既厚重又轻灵。滋润的花瓣仿佛蕴涵着充盈的水气,尤其是颜色浅淡的几朵,隐隐透露出宝石般的光泽。几笔藤蔓潇洒苍劲,宛如舞动的灵蛇游走于花与叶之间,使整幅作品协调有序、气韵酣畅。摇曳多姿的叶片或疏或密、或淡或浓,皆用笔沉稳老练、舒缓自然,每一片叶子的阴阳向背都表现得灵活生动,恰到好处。

近现代有很多大家都会把某一题材、对象作为他们终身探索水墨语言突破的重要载体,如黄胄的驴、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而王来文先生则以荷、藤作为水墨探索的载体。在他的花鸟扇面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他对许多传统元素的时代演绎,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精熟的笔墨运用功力,画中的荷花、紫藤在他细腻大气的演绎中散发着脱俗的气质。他将这种意向还原至本源的纯净之中,使得这些颇具神韵的元素展现着属于自己的人格魅力,而其中的象征意义更是超越创作本身而成为彰显品位、表达追求的绝美体现。

与巨幅宏制的卷轴相比,扇面花鸟画虽不及它们的宏大精深,但它自有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它的创作方法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王来文先生的作品,往往将精简的折枝和禽鸟置于一定的时空环境中,或荷塘一隅,或江畔一旁,或山石一角,虚无的背景与具体的物象、动静相宜的画面、艳丽而不繁乱的设色、匠心独具的布局等等,虽置于有限的画面,但在空间上却毫无闭塞、拥挤的感觉,反而更显深远空灵,给人视觉愉悦的同时,又留给人无限的想象。

一支亭亭玉立的荷花,一片偃仰俯拾的荷叶,都能让人从中感觉到生动而和谐的大自然气息,感受到生命的声音与律动,从而引发人们对自然生命的终极关怀。一幅好的作品首先要有“意”,有了“意”才有内在的“精神”。每当作画时,王来文先生总是先将整幅作品的气韵、意境在心中酝酿成熟,了然于胸,再以写意的形式、熟练的骨法用笔技巧完成初稿,然后用工笔或没骨或半工半写的形式完成画面的主体物象,使作品在“意”中显现物象的精神本质和气韵。当然,“意境”是一种“空间”境象,需要观者发挥想象,去体味画中所隐藏的更多的精神上的内容和象外之意。

通过王来文先生的扇面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善于通过对主体形象的描绘和具体物象生动精微的刻画,来深化其内在的精神意蕴,表达自己内心细腻丰富温婉的情感。从最初作画的“形神兼备”到如今的“妙造自然”,这都是他用心刻画自然物象、用心体验生命和谐、用心感受生活意趣的结果。

猜你喜欢

扇面扇子文人
扇面山水
有趣的羽扇
邱雁芳 石间文人气
可收缩得彩色扇子
文人吃蛙
舒强扇面作品选登
扇面等式
扇子
邵洵美:文人中的性情中人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