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SCT诊断*
2011-01-24马振波王进述郭爱军吕宝华
马振波 王进述 郭爱军 吕宝华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医学影像部,山东 泰安 271000)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受检率的提高,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FNH属于较为少见的肝细胞良性再生结节,并非真正的肿瘤,属于肿瘤样病变。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可减少不必要的手术。现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的FNH病例,探讨其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多期扫描中的表现,提高对这种少见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13例FNH,均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证实。本组13例FNH,男5例,女8例。年龄17~42岁,平均28岁。5例无任何症状,为健康体检超声发现,8例因上腹不适,腹胀就诊。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病毒(HBV)及甲胎蛋白(AFP)均阴性。
1.2 MSCT检查
本组13例均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层厚、层间距均为5 mm,螺距1,均进行平扫和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进行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流率2.5~3 ml/s,总量为80~100 ml。三期扫描时间分别为开始注射对比剂后23~28 s、40~50 s和100~130 s。
2 结 果
平扫:病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8~17cm,平均3.2cm。本组病例中,10例为稍低密度,1例密度均匀,9例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影,呈点、条状及裂隙状低密度灶 (图1);另3例为等密度。
增强扫描:动脉期扫描可见本组所有病例除中心疤痕外,病灶实性部分均有明显强化(图2),10例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其中有6例可见到病灶中央或周边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图3)。
图1 CT平扫,肝尾叶病灶为略低密度,中央瘢痕呈现更低密度
图2 与图1为同一病例,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中央瘢痕没有强化
图3 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边见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
图4 与图1为同一病例,动态增强扫描门脉期,病灶中央瘢痕仍为低密度灶
门脉期扫描中病灶密度下降,高于或等于肝实质,11例为等密度,和肝实质分界不清,2例为略高密度。9例中心疤痕仍为低密度(图4)。
延迟期扫描11例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2例为略高密度,但密度较门脉期时略有下降,6例中心疤痕强化为略高密度。表现出“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
3 讨 论
FNH并非真正肿瘤,而是肝细胞对血液循环异常的一种局部增生性反应[1],FNH发展很慢,且具有自限性,甚至可以自行消退,不发生癌变。在肝脏的良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血管瘤,列第二位[2]。FNH迄今为止未见有恶性报道,除肿瘤较大引起症状外,一般不需手术治疗[3]。
FNH确切病因至今未明。本组病例女性多于男性,性别比约为1.6:1,各文献报道男女比例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好发于中青年女性。FNH与口服避孕药的关系目前尚有争议。Carlo[4]认为口服避孕药不能诱导其产生,但可促进其发展。此外,吸烟[5]、化疗[6]等也被认为是危险因素。
诊断FNH的关键是和肝脏其他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鉴别,减少不必要的手术。随着MSCT的应用,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本组13例在动脉期扫描中所有病例除中心疤痕外,病灶实性部分均有明显强化。另外,有6例(占46.15%)可见到病灶中央或周边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在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中绝大多数病灶为等密度,也充分反映了其血供丰富及“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另有9例伴有中心疤痕者,6例见到疤痕延迟强化,3例延迟期未见到强化,可能和疤痕内的血管有血栓形成或延迟扫描时间短有关。
根据FNH在MSCT多期扫描中的表现,与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鉴别可通过如下几点:(1) HCC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大多呈“快进快出”强化特征,延迟期扫描绝大多数病灶为低于肝实质的低密度,和肝实质界限清楚;FNH多呈“快进慢出”强化特征。(2) HCC大于3cm者,其中心发生坏死的机会很高,表现为裂隙状低密度区,增强后无强化;而FNH病灶除中心疤痕外,病灶的强化均匀一致,且疤痕的有无和病灶的大小无关[7],且多有延迟强化。(3)大的HCC病灶,肝动脉期扫描有时也可见到供血动脉,但多位于周边且较细小,显示机率不高。(4) 中心疤痕的显示以及疤痕的延迟强化高度提示FNH的诊断,而包膜的出现则高度提示HCC的诊断。(5)临床甲胎蛋白(AFP)增高者,则提示HCC可能。 (6) HCC常可见门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等恶性肿瘤的表现,而FNH为良性病变。FNH也需与较少见的肝纤维板层样肝癌(FL-HCC)相鉴别。 FL-HCC也可无肝硬化,并可见病灶中央低密度瘢痕区,影像学上鉴别较困难,68%的患者有钙化,可为星状或结节状[8],并且常伴有其他恶性指征,如淋巴结肿大、转移、胆管、血管侵犯。FL-HCC增强后无明显特征,与FNH强化特征不同。FNH病灶中钙化实属罕见。
另外,FNH还需和血管瘤鉴别。FNH与肝血管瘤的鉴别关键在于两者的强化方式。典型的肝血管瘤其增强方式为早期从周边开始呈星点状、结节状或环形强化,逐渐向中心汇聚,延迟期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9]。而FHN从病灶中心开始强化并向周边迅速推进,除中央疤痕外呈均匀强化;其次血管瘤平扫边界大多清楚,而FNH多边界模糊。部分不典型小血管瘤动脉期病灶亦可全部充填,门脉期、延迟期呈略高密度或等密度,与FNH鉴别困难。此时MRI的检查有利于两者的鉴别。
肝腺瘤虽然为良性肿瘤,但是具有低度恶性倾向,好发于生育期女性,较大时需切除。腺瘤血供丰富,在MSCT多期扫描中的表现和FNH相似,两者的鉴别比较困难。99mTc胶体硫扫描,如病灶内有浓聚,支持FNH的诊断[7,10]。
总之,MS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检查可充分反映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有创检查或手术。
[1] Kondo F. Benign nodular hepatocellular lesions caused by abnormal hepatic circulation: etiological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of a new concept[J].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1,16:1319-1328.
[2] Porayko MK, Choudhary C. Benign neoplasms of the liver. Curr Treat Options Gastroenterol, 2001,4:479-491.
[3] 罗渝昆,唐杰,李俊来,等.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1):47.
[4] Carlo B, Dania C, Francescamaria D,et al. Focal liver lesions: MR imaging-pathologic correlation [J]. Eur Radiol, 2001, 11 ( 8 ): 1374-1388.
[5] Scalori A, Tavani A, Gallus S,et al. Risk factors for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 an Italian case-control study[J]. Am J Gastroenterol[J]. 2002, 97 ( 9 ): 2371-2373.
[6] Joyner BL Jr, Levin TL, GoyalRK,et al.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 a sequela of tumor therapy[J]. Pediatr Radiol, 2005, 35 ( 12 ): 1234 -1239.
[7] 严福华,周康荣.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螺旋CT多期扫描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9, 18:468
[8] 段承祥,王培军,李健丁.肝胆胰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43-159.
[9] Brocatelle G, Michael P, Grazioli L,et al.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Ctfindings with emphasis on multiphasic helical CT in 78 patients[J]. Radiology,2001,219:61-68.
[10] 周康荣,主编.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5,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