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26例病人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应用*

2011-01-24黄麦华王中东

关键词:纤溶普外科急诊科

黄麦华 王中东

(1.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检验科,山东 泰安 271000; 2.山东省泰山疗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近年来,D-二聚体作为体内交联纤维蛋白水解的标志性产物,其临床诊断价值已得到临床普遍认同,它以高度的敏感性和阴性预示能力,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静脉血栓(VTE)特别是肺栓塞(PE)、深静脉血栓(DVT)的诊疗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对我院ICU科(DIC病人为主)、普外科(DVT为主)、呼吸内科(PE为主)、血液内科(DIC、重症白血病病人为主)、急诊科(DIC、PE、DVT)的住院病人,参考CLSIH59-P指南和临床症状对可疑病人进行了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统计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8月我院ICU科、普外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急诊科收治的疑有DIC、VTE的病人1126例为调查对象,男589例,女537例,年龄18~92岁,平均66.2岁。其中普外科98例,呼吸内科176例,急诊科343例,血液内科198例,ICU科311例。对照组66例,为我院查体中心的健康查体者,年龄24~68岁,平均38.2岁。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生产的CA7000全自动凝血仪。所用试剂为德国SIEMENS公司原装试剂。方法为免疫比浊法。严格按照血凝分析仪的特征步骤(Dade Behring公司提供)及试剂要求进行操作。

1.3标本采集与处理 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标本1.8 ml于含有109mmol/L枸橼酸钠0.2 ml真空采血管中充分混匀,3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检测。当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有明显变化时,即红细胞压积<20%或>50%时抗凝剂和血比例应按下列公式调查:抗凝剂用量(L)=0.00185(I)×[(100-红细胞压积(HCT)]。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为0~264 ng/ml。以>264 mg/ml为阳性。

2 结 果

1126例住院患者和66名健康体检者的检验结果见表1,2。从表1可知,ICU科、普外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急诊科的阳性检出率顺序为ICU科>普外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急诊科。从表2可知,各科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浆检测D-二聚体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1,2可以看出各科室其阳性率的高低与其检测值的高低也基本吻合。

表1 不同科室病人血浆D-二聚体结果阳性率比较

科别例数D-二聚体ICU311851.8±206.6﹡普外科98433.6±131.4△呼吸内科176279.1±92.3△血液内科198341.7±102.5△急诊科343258.9±91.7△健康对照组66144.5±54.2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 讨 论

D-二聚体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其生成物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学的激活,是血液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特异性指标。近几年来广泛应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静脉血栓疾病(VTE),特别在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DVT)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DIC是一种发生在各种疾病基础上的,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液在微血管内凝固,形成全身弥漫性微血栓,凝血因子被大量激活,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的综合症,严重危及生命。DIC早期血浆中既有纤维蛋白形成,同时激活纤维系统,导致其中D-二聚体含量增加且随病情加重,D-二聚体水平升高更加明显[1],因此,D-二聚体检测对于确诊DIC是一项可靠的实验[2]。据文献报道,D-二聚体在DIC的诊断率阳性率100%,预测值为91%,特异性97%,被认为是目前诊断DIC最具价值的指标之一。D-二聚体含量与患者机体纤溶状态呈正相关,D-二聚体含量随病程的进展逐渐升高,经有效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逐渐降低[3-4]。入住ICU科的患者都是危重患者,并发DIC的比例最高,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的比例也高。原发病包括非栓塞性疾病和栓塞性疾病两大类。本实验统计的D-二聚体的阳性率为81%,检测值为(851.8±206.6)ng/ml,D-二聚体水平检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D-二聚体的检测与ICU病人的病情密切相关,D-二聚体值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ICU科病人的病情发展与疗效评价的指标。

静脉血液栓塞症(VTE)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动脉栓塞症(PE)。据报道,90%以上的血栓来源于DVT,但50%~80%的DVT并无临床症状,然而一旦栓子的脱落形成PE将会导致生命危险,可引起猝死[5]。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DVT和PE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D-二聚体检测最大的临床价值是用于排除DVT和PE,目前临床结合验并概率同时检测患者D-二聚体是一种最简便、可靠的PE筛查方法。美国Quinn等对疑有肺栓塞的患者调查显示,D-二聚体的敏感性为97%~100%,特异性为19%~29%,阴性预测值为94%~100%。由于阴性预测值如此之高,D-二聚体测量最适合用于排除肺栓塞[6]。D-二聚体的检测是DVT筛查的有效手段,确诊为DVT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所以临床上疑为DVT时,如果血浆D-二聚体测量结果正常,可完全排除DVT的诊断。VTE可出现在多种临床病症,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结合临床症状和D-二聚体检测可及时诊断。D-二聚体阴性结果可有效的排除DVT[7]。本研究通过对普外科、呼吸内科和急诊科的部分患者进行了D-二聚体检测并回访,通过观察,D-二聚体在VTE方面特别是DVT、PE,确实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它以高度的敏感性和阴性预示能力为临床大大提高其诊断效率。

血液内科的198例白血病患者,检测血浆D-二聚体,51%的阳性率增高,其检测值(341.7±102.5)ng/ml,说明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着出血,也存在着纤溶的激活。D-二聚体的升高是由于出血部位的血管内有止血栓的形成,继而激活纤溶系统清除血管血凝块的一种病症变化。有关研究表明,继发性纤溶亢进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出凝血异常的特点之一,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病情呈一定的相关关系,提示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白血病患者体内凝血异常及纤溶亢进诊断的有效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血浆D-二聚体含量升高可检测各种疾病的病症,特别是DIC、VTE、血液病等。随着方法学习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广泛深入,D-二聚体检测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宽广。

[1] 林静华,方琳丽,焦晓阳,等.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 2008, 8(8): 1379.

[2] 王学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3, 16(10): 783-786.

[3] 张威,程大卫.动态检测sFMc、P选择紊和D-二聚体在DI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7,21(3):281-283

[4] 刘泽霖.DIC的研究进展———诊断标准的探讨[J].血栓与止血学,2008,7(2):93-96.

[5] 陆慰萱 .肺血栓栓塞症[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 1049-1051.

[6] 翟航荣,赵伟男,王利全.D-二聚体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09,6(4):20-21.

[7] Righinim,Perrier A,De Moerloose P,et al. D-Dimer forvenous thromboembolis diagnosis; 20 years later [J]. J Thromb Haemost,2008,6(7):1059-1071.

猜你喜欢

纤溶普外科急诊科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