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2011-01-24关善辉
关善辉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麻醉科,山东 泰安 271000)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然而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患者常后遗神经痛很长时间甚至几年,并伴发抑郁烦躁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动物实验显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明显扩张脑血管,加快脑血流速度,可通过调节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调应激反应,调节机体的神经细胞免疫网络[1]。本研究旨在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32例,治疗前疼痛较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6]者入选,其中男性18例、女14例,年龄58~70岁,体重60~77 kg,病程5~10 d,所有病例在疱疹出现或前几天即有疼痛出现,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6例。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60±4)岁,体重(62±6)kg,病程(7±2)d;治疗组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年龄(61±3)岁,体重(64±4)kg,病程(6±3)d。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病变部位和病灶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病毒、消炎镇痛、营养神经及局部预防继发感染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具体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进针点以C6横突前结节的根部为目标点,距正中线1.5 cm,平均位于胸锁关节头侧2.5~3 cm,用10 ml注射器与冠状面垂直进针直抵C6横突根部,进针深度约1.5~3.5 cm,回吸确认无血、无脑脊液、无气后注入1%利多卡因10 ml。约5~7 min后,出现阻滞侧Horner综合征(同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眼结膜充血、鼻塞、面微红、无汗)为成功标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5 d。
1.3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由同一疼痛专业医生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的定量评估。
2 结 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5 d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治疗组未出现并发症。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1。
3 讨 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2-4],据1992年日本学者的调查,在疼痛治疗的方法中,70%~84%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该治疗方法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消除其功能亢进,调节高级自主神经中枢和内分泌中枢的功能,使神经功能和激素分泌的失衡得到纠正,并能使分布区内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痛觉传导受到抑制[5],解除血管痉挛,使大脑皮质、丘脑、下丘脑、垂体等中枢神经组织的血流增加,营养得到改善[6]。研究[7]表明,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明显增加组织血供,加快血液循环,使血流增加,血管阻力下降,血管扩张。同时,星状神经节阻滞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自由基作用,可及时清除颅内组织的代谢产物,减少代谢产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从而提高局部组织的抗病能力并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分化,维持神经细胞的存活和正常功能[8]。本研究采用VAS评分对病人的神经痛治疗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 (P<0.05),表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迅速镇痛等优点,使疼痛病症控制在最低限度,尽可能预防带状疱疹顽固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1] 全守波,刘菊英,王清秀,等.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4):260-262.
[2] 胡云,王黎,张珍,等.星状神经节阻滞与颈横突局部注射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评价[J].中国康复,2006,21(4):227-228.
[3] 宋海云,黄芳,穆敬平,等.星状神经节阻滞及He-Ne激光照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中国康复,2006,21(4):229-230.
[4] 洪雁,赵枫林,刘芳.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J].中国康复,2008,23(2):110.
[5] 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等.实用临床疼痛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8-199.
[6] 蔡明,楚敏,高贵媛.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疗效[J].中华麻醉学,2008,28(1):82-83.
[7] 张丽红.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3, 24(2): 79-81.
[8] 彭全民,高金贵,张满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4):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