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三次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2011-01-24刘晓英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就业人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刘晓英

(湖南工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8)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解决就业问题,稳定就业形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献综述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表明,伴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将发生规律性转移。主要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克拉克[1],库兹涅茨[2],钱纳里、艾金同和西姆斯[3],钱纳里、鲁宾逊和塞尔奎因[4]分别利用不同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验证了该定律。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将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就业问题也将日益此凸显[5]。李晓嘉,刘鹏(2005)通过对我国整体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6];陈桢(2007)通过对比较劳动生产率和结构偏离度的分析,认为我国就业结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7];郭军等(2006)认为产业发展是就业发展的基础,应选择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模式以保证就业[8];李惠玲,朱永杰(2008)利用就业弧弹性研究了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就业增长的关系[9];江小涓,李辉(2004)研究了第三产业与就业的关系[10],蒲艳萍,陈娟(2008)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和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我国就业的影响[11]。而对三次产业产值与就业的交叉作用是否成因果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影响研究尚存不足。利用1978-2009年我国的相关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双对数模型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因果关系及其就业交叉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为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机下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政策依据以制定适宜的政策。

二、数据与模型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有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总就业人数L,第i产业产值GDPi和就业人数Li(i=1,2,3)。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产业与就业的相关数据

注:所有数据均由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来;国内生产总值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由于1990年统计口径调整,使得1990年前后有关人口与就业方面的数值不可比,本文根据历年的就业增长率调整为1978年的可比值,用前后两期的加权平均值测算1990年的就业增长率[12]。

(二)因果检验模型

Granger因果检验主要是解决经济时间序列出现的伪相关问题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其基本思想如下:X的变化引起Y的变化,则X的变化应发生在Y之前。特别的就是若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则需要满足两个这样的条件:(1)能够根据X预测Y。即根据Y的过去值对Y进行回归时,如加上X的过去值这个解释变量能凸显地增强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2)不能根据Y预测X。即如果能够根据X预测Y,又能够根据Y预测X,只说明X和Y是关联在一起的,并很有可能X和Y都是由第三者或更多的其它变量所决定。

检验X是否为引起Y变化的原因的过程如下。

首先,检验X不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需对下面两个模型进行估计:

无约束模型:

有约束模型:

然后用回归的残差平方和计算F统计量的值,看检验系数βj(i=1,2,…,m)是否同时显著不为零。即检验的原假设H0:X不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即βj(i=1,2,…,m)。构 造 F 统 计 量:F =

其中RSS1和RSS2分别表示无约束条件回归和有约束条件回归的残差平方和,n是观察个数,k是无约束条件回归中待估参数的个数,m是最优滞后阶数(即选择m使模型中的误差项μt为白噪声)。

同理,可检验Y不是引起X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

(三)产业结构对就业的贡献测定模型

就业弹性被用来考察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互关系。产业就业弹性表示某一产业就业量的变化对产值变化的灵敏度,用来反映某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就业弹性越大,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越高,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就越明显。当就业弹性水平比较低时,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越低,即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也不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此时,依靠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就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在遵循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呈非线性经济关系的基础上,采取回归模型方法对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而验证经济增长能否促进就业,以及对就业的具体促进程度。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遵循了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非线性经济关系;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回归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求出以点弹性概念界定的就业弹性,避免了采用弧弹性概念估算就业弹性的不精确性。

本文采用双对数模型来测量就业弹性,设第t期的就业人数为Lt,国内生产总值为GDPt,则模型形式为:LnLt=α+βLnGDPt+μt(3)

式中β即为就业弹性,μt为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为了消除异方差和数据剧烈波动的影响,对选用的数据取对数,分别记为LNGDP、LNGDP1、LNGDP2、LNGDP3、LNL、LNL1、LNL2、LNL3,这种做法使所得结果既不会改变协整关系,又得到平稳的序列。

(一)因果关系检验

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前,要先分析所选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和协整性。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的方法通常有ADF检验法、DF检验法、PP检验法。这里采用ADF检验法来检验数据的平稳性。

ADF单位根检验程序主要基于以下模型:

其中Δ表示一阶差分,Yt为待检验的时间序列,α为常数项,t为时间趋势项,m是最优滞后阶数,μt为随机误差项。滞后项数m按照对AIC值和SC值的多次比较来选取,运用Eviews5.0软件,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

由平稳性检验知,只有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是一阶单整的,它们之间有可能具有协整关系,对它们进行协整关系检验。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协整方程的模型估计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可以得出变量存在协整关系。

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分别对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在滞后阶数为1时,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是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的Granger原因,第一产业的产值是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的Granger原因;在滞后阶数为2时,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产值的Granger原因。

(二)就业弹性分析

运用Eviews5.0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和就业交叉弹性,并以第一产业产值为例。

1.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

其中,R2=0.0011,调整 R2=-0.0345,就业弹性系数为0.0047,但就业弹性系数不显著,而且也非常小,说明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是很低的。

2.第一产业对第二产业的就业交叉弹性

其中,R2=0.9351,调整 R2=0.9328,就业弹性系数为0.6282,系数均显著,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将增加0.6282个百分点。

3.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就业交叉弹性

其中,R2=0.9919,调整 R2=0.9916,就业弹性系数为1.1966,系数均显著,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将增加1.1966个百分点。

同理,我们可以分析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弹性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分析

由上分析可知,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仅为0.0047,且不显著,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2366,远低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0.5122。这说明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弱;而第二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替代趋势的加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第三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是未来增加就业,拓宽就业渠道的良好途径。在就业交叉弹性方面,第一产业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分别达到0.6282和1.1966,说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石,对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具有较强影响,因此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一定要确保第一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而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就业交叉弹性也达到0.4628,说明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第一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很低,但对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交叉弹性很大,分别达到0.6282和1.1966,充分体现出第一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石。且第一产业产值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Granger原因。因此应该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保证第一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仅为0.2366,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相当有限,主要由于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具有挤出作用;此外,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素质不高,不适应第二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原因。但对第三产业的交叉就业弹性达到0.4628,反应出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应该加大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并保持第二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不断提高我国的工业化水平。

(三)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达到0.5122,对就业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应加速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内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稳步上升,不断提高我国的现代化水平。

[1][英]威廉·配弟.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Chenery,H.B,H.Elkngton and C.Sims.A Uniform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attern[M].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Economic Development Report,Cambridge Mass,1970.

[4]Sysquin,M&H.B.Chenery.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J].The world Bank Review,1989,(3).

[5]彭晓燕,钟学旗.我国目前经济高增长与失业率上升并存原因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9,(1).

[6]李晓嘉,刘鹏.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25-28.

[7]陈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32-37.

[8]郭军,刘瀑,王承宗.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5):24-31.

[9]李惠玲,朱永杰.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弹性与关联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

[10]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4-15.

[11]蒲艳萍,陈娟.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2]蒲艳萍,吴永球.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9):19-29.

猜你喜欢

就业人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德国就业人数创统一以来新高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