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道路交通指路标识系统改善研究与设计
2011-01-24张晓瑾
张晓瑾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60)
1 概述
1.1 背景
交通标志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交通畅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白云国际机场作为广州市的门户和窗口,机场的交通指引标志是乘客到达广州后对城市整体交通状况的第一印象。对机场而言,清晰高效的道路指引标志必不可少。同时,为了保证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顺利进行,其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就是要保证交通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其中就包括正确并有效的交通标志指引系统。
1.2 研究范围
白云国际机场交通指引标志系统优化设计的研究范围包括航站楼公共区域和南、北工作区三个部分。
2 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研究区域内指引系统的总体情况
标志支撑形式以悬臂式L杆和单柱式标志为主,部分区域采用少量门架式标志、双立柱标志和F杆标志支撑形式。标志版面形式较多,随意性较大。版面上无指北针、当前路名等信息。不同版面的字体大小、风格不统一,部分版面使用汉语拼音标注,部分使用英文标注,部分无标注。
2.2 航站楼区域标志指引系统的问题
2.2.1 标志版面上信息混乱
航站楼区域的标志信息缺乏系统性设置和合理的分级,如南北工作区、停车场、蓄车场等重要的信息缺失、或未进行提前预告和重复性出现,方向性指示标志中信息选择多有不当。
部分标志版面的信息冗余。标志牌面上含有较多文字时,不利于司机对信息的有效读取,又会因车辆减速读取信息造成安全隐患(见图1、2)。
2.2.2 标志版面不合国家标准和广州市相关标准
航站楼区域一些标志的版面设计不符合国标GB5768-2009和广州地方标准。版面形式和内容随意设置,同类型的指路标志每个牌面都有不同的设计形式。部分含有广告内容的非交通性信息的标志也采用蓝底白字的交通指引标志形式。
2.2.3 标志过多,牌杆摆放混乱
交通标志随意设置,未进行全局考虑。部分位置标志成林,相互遮挡,例如在西南工作区入口设置有六块单柱式进口指引标志,令司机选择信息时无所适从(见图3)。
2.3 南、北工作区指引系统的现状和问题
2.3.1 缺乏对区域内部重要地名、单位的指引
由于南、北工作区原有的标志系统设计和施工时,各个地块的使用性质和入驻单位尚未确定,指路标志系统主要以路名指示为主,版面信息中缺乏重要地名和单位的信息。
南、北工作区主要分布着白云国际机场的服务单位和后勤保障机构,地名和单位信息对进出办事的车辆相当重要。由于这些重要信息的缺失,办事车辆寻找目的地往往较困难。
2.3.2 各个区域之间缺乏引导标志
南工作区、航站楼区域和北工作区之间缺乏清晰的指引标志。三大区域部分重要的出入口位置仅有部分路口设置1 m×2 m的单立杆指示标志,标志不醒目,预告性和指引性较差。
南工作区东、西区之间交通组织复杂,缺乏有效指引,首次进入东南工作区的车辆在没有指引的情况下,很难快速找到进入西南工作区的道路。
2.3.3 行道树对标志牌面的遮挡
南、北工作区部分道路未设人行道,栽种的行道树靠近车行道边线,树冠直径最大可达6 m,路侧标志牌受树木遮挡,严重影响标志的可视性(见图4)。
3 改善方案
3.1 改善原则
交通标志设置应与地面标线的设置相结合,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有序和便捷。机场区域内的交通标志的设计与设置,首先必须符合下列设置原则:
(1)标志应清晰、醒目、简明、立体;
(2)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标准;
(3)版面信息准确、重要信息应适当重复;
(4)信息表达方式应简洁易懂;
(5)与标线等其他交通设施统筹设置;
(6)应考虑司机、行人读取信息的特性;
(7)标志支撑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8)同一地点交通标志杆件和版面的数量应有限制,严禁乱摆乱放;
(9)同一路段上标志杆间距应有限制;
(10)完善辅助标志,如对机场办公区域、场馆、酒店等指示标志的设置;
(11)一般情况下交通标志遵循在行驶方向右侧设置原则;
(12)交通标志必须能满足一般情况下的交通需求,并能兼顾亚运会期间的特殊需求。
3.2 永久标志系统改善方案
3.2.1 改善思路
机场指路标志信息所用的路名、地名,应使用通常认识或理解的名称,并与广州市通用性的名称保持一致。
同一指路标志牌面的指路信息不宜超过6条,每条信息的汉字字数不宜超过5个,字数较多时尽量采用通用简称。
指路标志统一采用蓝底白图案,一级反光膜,其指路标志上反映高速公路、快速路信息采用绿底白字,反映国道编号采用红底白字,反映省道编号采用黄底黑字。反映机场内的附属单位、酒店等设施采用棕色底白色字符,能与蓝色指路标志明显区分。
主干道指路标志汉字字高不小于40 cm,非主干道指路汉字高度不小于30 cm,一般情况下汉字字宽和字高必须相等,字数较多时,字宽可适当缩窄,但不得小于字高的0.6倍。全范围内的标志字体应保持统一。
指路标志的版面信息考虑整个机场路网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对版面信息建立分级体系,以及确定标志版面上指路地名设置的规则;明确不同类型的标志上的地名信息要求(包括地名等级、地名数量),以及地名信息重复次数要求,按照由远及近的原则,分级指引、逐步引导。保证重要信息不缺失、不遗漏,保证航站楼区和工作区内外部有效衔接(见表1、2)。
3.2.2 改善方案
3.2.2.1 标志牌版面设计
(1)方向性指示标志、交叉口预告标志建议采用5 m×2.4 m标志版面(见图5、6)。
表1 道路信息分级原则和路名表
表2 地名信息分级原则和名称表
交叉口预告标志应含指北针、当前路名信息、前行方向信息、相交道路的方向信息。
方向性指示标志的信息应主要选择一级、二级的路名和地名,为使用者指示前行可到达的主要干道和标志性区域。
(2)加强对航站楼区域不同功能区的指引。
白云机场航站楼现有面积37万m2,由主楼、连接楼、指廊和高架连廊组成,共分四层。第三层为出发及候机大厅,第二层为到达夹层,第一层为到达及接机大厅,负一层则通往地铁及停车场。航站楼设有普通出发厅、到达厅,分A、B两区,另设有数个贵宾厅,需在指路标志中合理指引。
(3)加强南工作东、西两个分区之间的指引和南、北工作区内的单位、酒店和机场附属设施的指引。
南工作区被机场高速主进场道路划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工作区。南工作区东部主要包括机场公安局、设备维修中心、急救中心、消防主站等机场相关的管理单位;南工作区西部则主要为南联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中南管理局综合办公楼、南航综合办公楼等部门的办公区域。
北工作区主要包括机场综合办公楼、民航快递区、航空货运站、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海关监管区、南方航空公司配套设施区等相关单位的办公设施和场所。
南、北工作区内的主要交叉口增设重要地名信息附属标志,标志颜色为棕低白字,附于悬臂式L杆的交叉口预告标志左侧,尺寸为2.4 m×2.4 m(见图7)。
3.2.2.2 标志杆件支撑形式改造
设计范围内部分路段的标志牌面受树木遮挡较严重,也有一些杆件的摆放和设置混乱,另外,在版面设计上增加了地名信息附属标志后,一些路段和路口的标志杆件不能符合改造后的支撑需求,需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杆件的支撑形式和基础进行相应的改造。
具体措施见表3所列。
3.3 亚运期间机场专用指路标志设计
3.3.1 亚运专用指路标志系统
亚运专用指路标志系统是为给亚运大家庭成员提供准确、清晰、快捷、方便的交通指引服务,确保亚运赛时车流、人流、物流安全运行的专用指路标志系统。
亚运专用指路标志系统的设置原则是在亚运专用道网络系统基础上,依托机场现有的指路标志系统,根据亚运临时交通特性的需求,按照机场的日常运作区域和亚运专用区域的划分,以及亚奥理事会专用停车场,运动员、官员、媒体专用停车场和社会停车场的设置位置,亚运签约酒店的信息等,进行信息的分级选取,连续指引,烘托出亚运气氛。
亚运期间,根据交通组织调整的需要,更换机场常规标志牌的版面,新增的亚运专用指路标志牌应优先考虑附设于标志杆、门架、路灯等现有杆件上。需新增的临时牌杆建议采用单柱式或双柱式标志(见图8)。
表3 标志杆件支撑形式改造建议表
3.3.2 地面标识系统
根据亚运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在相关道路的地面上设置亚运专用车道指示标识,与标志指引系统呼应,既能增强方向指引,又能起到烘托亚运气氛的效果。
3.4 其他措施
在对交通标志的版面、杆件和支撑形式进行改造的同时,应定期对路旁行道树的树冠进行修整,树冠半径应控制在2 m内,以避免树叶遮挡版面。
完善白云机场范围内的各类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权限,严禁个别单位未经允许在道路上随意设置指示标志。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管辖范围内所有指路标志设施的监督和维护工作,对因交通事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标志杆件弯转、倒塌和损坏的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4 工程实施效果
白云国际机场指路标识系统的改造于2010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标识系统合理缩减了标志数量,调整了版面信息,根据信息分级原则精简了冗余信息,使标志系统更加清晰明了。新的交通标识系统信息选取得当,标志的数量和位置适宜,无论外观还是指引效果相比改造前均有了明显的提高(见图9~12)。
5 结语
机场的指路标志系统与普通城市道路相比具有特殊性,机场交通组织复杂,指引信息必须结合交通组织形式进行整体考虑,保证系统清晰明了、主次分明,并且要避免重要信息的缺失和遗漏。该工程实施后,改善效果明显,达到了标识系统改善的目的。
[1]GB 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