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1-01-23罗凤曼谢志萍郑向华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高素质机电课程体系

罗凤曼,谢志萍,郑向华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机电工程系,成都 610031)

1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背景和必要性

高等教育中,学校品牌的落脚点在专业,而专业建设的核心在于其课程体系。往往人们谈到一所学校,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所学校的某个知名专业,相反,若想不起该所学校有什么好专业,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这是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一个专业设置得好坏,与其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息息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得好,专业就有良好的基础;反之,专业发展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失去成长的活力。

纵观全国高职高专院校,10年前,有的模具专业全国闻名,有的数控专业享誉学界,有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是龙头……而机电一体化专业,开办的院校都不多,因其而成名的几乎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制造开始在全球占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机电类人才已经成为国家急需的九大类人才之一[1]。相应的,开办该专业的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增长,有一些院校将其创办成品牌。目前还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在“说专业”主题活动中,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最难说清楚的,说不好就易表现为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比机类专业多懂一点电,但机械不如机类,又比电类专业多懂一点机,但电知识和技能又不如电类,有点“四不像”。专业说不清,课程也就理不清。因此,明确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构建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是开办该专业的院校的首要任务。

2 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专业均定位于培养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岗位能力的人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根据教育部指导文件将其定位为: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线岗位的高素质应用性[2]或高技能人才[3]。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定位为: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及系统的应用、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开发、管理、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4]。高职学校中,被教育部确立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建设专业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定位是:培养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5]。这里面有2个关键,其一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其二是一线岗位高素质应用型或高素质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高技术,是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机械技术及其他技术相融合而构成的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曾于1996年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我们对机电一体化初步定义为‘在工业产品和过程的设计和制造中,机械工程和电子与智能计算机控制的协同集成’,包括以下11个方面:成型和设计;系统集成;执行器和传感器;智能控制;机器人;制造;运动控制;振动和噪声控制;微器件和光电子系统;汽车系统;其他应用”。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的定义:“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涉及机械制造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测试和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接口技术、计算机技术、伺服驱动等多种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现代工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力,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机电一体化技术[6]。

可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将这些内容系统化,进行分类,有效整合,便可形成该专业的课程系列。同时,培养机电一体化一线岗位高素质应用型或高素质技能人才,需要从一线岗位出发,梳理出岗位所必需的素质和技能,并按素质和技能的形成阶段来安排课程,则可将课程系列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3 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模型与实例

3.1 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模型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对机电一体化行业、企业和毕业生进行调研,得到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分类、学生就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岗位所需素质和技能的原始信息。然后组成由行业专家、从事本行业的优秀毕业生代表、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资深教学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专家组。根据国家政策方针和本校实际条件,定期举行课程开发研讨会,并由该专业所有教师参与旁听并发表建议,共同确定机电一体化技术分类,列出围绕分类技术需要的课程系列,再根据课程之间的衔接性以及岗位素质能力养成规律分阶段将课程系列整合成课程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体系构建模型

3.2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实例

采用该模型所确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分类技术是:机类技术、电与控制类技术、综合类技术。围绕分类技术的课程系列见表1,就业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见表2。

表1 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类技术的课程系列

表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岗位所对应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由于课程之间有衔接,专业素质和技能养成有一个从入门到精通的过程。根据这一规律,将课程体系化(见表3)。

表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4 结语

课程体系的构建既是专业的核心,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本文提出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案和模型既立足于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有据可依,又能充分体现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可供机电类其他课程体系构建参考。

[1][佚名].未来几年中国急需的九大类专门人才[EB/OL].(2008-07-14)[2011-03-15].http://edu.sina.com.cn/gaokao/2008-01-04/1817116392.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0]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4]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教学计划[Z].2010.

[5][佚名].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EB/OL].[2011-03-15].http://www.docin.com/p-19174632.html.

[6]邱士安.机电一体化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高素质机电课程体系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