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激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2011-01-23王伟
王 伟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北京 100081)
大学生这个年龄的群体和其他群体相比,是一个生活事件比较多的群体,从入学开始到毕业,一般为4年的时间,从学业上要完成几十种科目的考试结业,从心理上要完成从青少年到成年初期的过渡、满足各种如恋爱、交友等需求,从身体上可能会罹患各种疾病,这期间要面对入学适应、贫困压力、集体生活、考试、就业压力等事件的冲击。虽然大学生被认为是朝气蓬勃的一代,但是在4年间完成如此多的转变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有一部分人在众多事件的冲击下,被击倒,轻者抑郁、焦虑需要调节,严重者退学、休学以治疗,更甚者走向了自杀。现在全社会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采取了相应的预防与干预措施,在常见的精神疾病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精神科第4位常见的精神疾病往往被忽略,如果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长远发展,这个疾病就是和应激相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1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即PTSD,这种疾病在中国是以灾难后最常见的精神疾病的身份跃入人们视野的。此病曾在参加战争的美国士兵身上出现,并被赋予极具战争意义的词如“炮弹休克”等。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此病不仅发生于战争,所有的灾难事件都会引发类似的症状,名字也更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说明其与创伤、灾难的紧密关联。
自2008年以来,中国社会各类灾难频发:地震、爆炸、矿难、泥石流,每次灾难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都会给亲身经历者、伤者及家属、救援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严重的会罹患各种精神疾病,其中PTSD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可能和抑郁症、焦虑症及精神分裂症共患存在,也可单独存在。它和其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等不同的是,它具有明确的致病原因,即必需经历了灾难(后皆称创伤事件)为前提,这种经历可以是亲身经历,例如地震中的伤者,也可以是目睹,例如地震中的救援人员,还可以是精神感染性的,例如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干预的精神科医生二次创伤;一般认为亲身经历创伤的患病率与症状程度都要更严重,如战争中的肉搏、生活中被强奸一般都认为是最为严重创伤的事件之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也是围绕着创伤展开,它典型的三组症状是创伤事件的再次体验例如地震幸存者总是反复梦见地震,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人、事与物,还有是创伤后的高度警觉例如总是处于惊吓状态。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人的健康影响是深远的,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内心的幸福体验,重者丧失职业功能,成为精神残疾。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很高,不仅在较大的灾难后患病,日常生活中创伤事件也会引起此病,例如在亲人的突然离世后患病。
一般认为个人经历了超出人之常情范围的,几乎对所有的人都会明显带来痛苦的事件后,都有可能会患此病。美国曾做过全人口的患病率调查,终生患病率为9.2%[1],中国目前还没有进行全人群的流行学调查。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为一种精神疾病自有人类就已经存在,但是真正的对它进行正式确认是在 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统计诊断手册》第三版。 要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首先要了解创伤,此病是以创伤为核心的疾病。很多人误解如果没有大的灾难,就不足以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事实上,诸多学者研究后发现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并不比特定灾难后低[2~3],因为有些创伤事件是大家都能体会的例如地震,而有些却是个别人的如遭受性骚扰。
2 应激、压力与创伤
压力(stress)是个体面对不能处理或破坏其生活和谐的刺激事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创伤(trauma)是一个人亲身经历或目睹他人遭受严重伤害、乃至于威胁生命的极度压力性事件。 创伤与压力引发个体应对反应时就成为应激源。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应激源包括强烈的自然灾害、躯体攻击、暴力性侵犯、战争等创伤,同时也包括生病住院、家庭、情感、学业、人际关系等生活压力。
按照压力的强度可以将压力分为单一性生活压力、叠加性压力和破坏性压力[4]。单一性压力如各类生活事件中的入学考试、就业等;叠加性压力分同时性叠加俗称“四面楚歌”和继时性叠加俗称“祸不单行”;叠加性压力是极为严重和难以应对的,压死骆驼的就是最后一根稻草;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性压力,就是俗称的灾难如战争、地震、被绑架、遭强奸等,对人的心理健康破坏极大,及早干预是必须的。
3 大学生创伤事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3.1 大学生创伤事件
曾有学者对中美大学生应激源做比较研究发现,中美大学生的应激源均由社交恐惧、生存焦虑和角色紧张三个因素构成[5]。这表明,大学生无论是国内和国外所遇到的应激问题是有共性的。应激虽不等同于创伤事件,但在评估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事件的应激源时往往包含创伤事件。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大学生普遍遭遇创伤事件。
Vrana 对440名大学生调查报道,84%的学生至少经历了一件足以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创伤事件,33%以上的学生经历了至少四件的创伤事件,和没有经历创伤事件的学生相比,经历者存在着更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而且经历的创伤事件越多,症状越严重[6]。国内对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创伤事件评估,杨晓云[7]曾对2575名医科学生做创伤事件的开放性调查,获得有效问卷569份,调查结果表明,近半数学生经历过创伤事件,比例为 45.87%,而生活压力事件在大学生中更是普遍存在,比例达94.55%。
3.2 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
Breslau1991年在对一项青年人的调查中发现,23.6%的人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国内对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不多,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发现最早报道的在1998年,安徽农业大学心理咨询室教师方明[8]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华东冶金学院(工科)、安徽大学(综合)、安徽农业大学(农科)、蚌埠医学院(医科)、安徽师范大学(师范)、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军事)的 842名大学生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为7.01%,这是目前唯一可以在知网数据库搜索到的,关于综合类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确诊报道,其后的学者,更多的是对医科类大学生的研究,例如前述的杨晓云[7]对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来源于大连市、沈阳市、锦州市三所医科院校的医学生,她的研究结果推广到全部大学生有待斟酌,但有参考意义,还有陈海珍的研究也来自医学院校的学生。还有一点需一提的是,他们都没有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进行诊断,只是采用了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进行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筛查。杨晓云报道筛查阳性率为13.3%[7],陈海珍报道阳性率为16.6%,孙越异对南京9所高校880名大学生调查,阳性检出率为5.3%[9]。
3.3 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应激源及患病的影响因素
陈海珍认为遭受性骚扰或性侵害,被人袭击、恶语中伤、殴打或伤害、与亲属发生矛盾、就业困难、人际关系差、环境不适应为PTSD的影响因素;孙越异结论为非受灾地区大学生 PTSD发生率受接触地震消息媒体的时间长短的影响[9]。方明报道说女生患病率高于男生,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杨晓云的发现则为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
有关应激源,方明则对确诊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大学生应激源进行了分类,具体有亲人死亡或重病、父母离异、本人重病、车祸、失恋、受处分、高考失利、公开场合受辱、留级、干部被撤职;杨晓云则将创伤事件和压力事件区分开来,她将创伤事件分为虐待、灾难性事件与暴力攻击,压力事件分为家庭因素、个人学业、人际关系、个人情感与环境变化。
从两位学者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仅仅灾难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失恋、干部被撤职这样的生活事件也是可以导致精神疾病的。
3.4 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
创伤性事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还有诸多变量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除事件的强度和性质外,个体生理心理特征、历史文化因素、家庭与社会支持情况等均与之有关。这就提示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下图1更能明显的说明这个问题[10]。
图1 应激—精神病易发性的关系模型
精神病发病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个体的疾病易发性(深色条文)和心理压力(浅色条文)两方面的作用。图上端的第1个组合中深色条文表示易发性低,浅色条文表示心理压力较小,因此不会产生问题。第2个组合中,出现了中等强度的心理压力,但也没有产生问题。第3个组合中的情况是个体精神病易发性较高,但在压力水平低的情况下没有产生问题。最下面的两种情况是高易发生性与中等强度、高强度压力的组合,当压力超过人的心理承受限度之后,精神病就会发生。
从图1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第一个启示:为什么在同样的压力下有的人生病有的人却不生病,因为他们的个体素质不同,这提示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每个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了解每个大学生的患病个体易感性,即针对影响精神病易发性的因素进行干预。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研究中,一般将干预分为三个阶段即创伤前阶段、创伤阶段和创伤后阶段。结合上图,创伤前阶段即易发性阶段,具体指的是遗传基础、固有的家庭因素、个人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状态,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其中可能是易感性高的学生要给与高度的关注。
第二个启示,即使个体素质较好,如果创伤事件足够大,一样可以使个体导致疾病,这提示要对创伤事件做出评估,尤其在公共危机时刻要全面干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来说即创伤阶段的干预,由于创伤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这时候有效的手段是灾难性教育,如果学生很早就在意识里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和“天灾难抗”的思想准备,那么遭遇创伤事件时创伤的感受性会降低。
第三,压力有时候并不是别人评价的,而压力的强度往往来自受创个体自身的评价,因此提示教育工作者如何改变个体在受创事件上的评价,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减少受创感受,以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中属于创伤后干预,多数研究证明,良好的社会支持与经济保障会减少患病以及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对大学生来说,来自于父母、学校、同学的关爱、理解、支持,将利于疾病的康复。
[1]Kessler RC,Sonnega A,Bromet E,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M].Arch Gen Psychiatry,1995:1048-1060.
[2]崔乔礼,姜 潮,贾树华.警务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66-68.
[3]傅 璟,赵 铀,宋 豪.汶川大地震妇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抽样调查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2):744-746 .
[4]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13-314.
[5]凌文轮,方俐洛,王萦巍.中美大学生应激相关问题的跨文化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5):327-329.
[6]Vrana S,Lauterbach D. Prevalence of traumatic events and post-traumatic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a nonclinical sample of college students[J].J Trauma Stress,1994,7(2):289-302.
[7]杨晓云,王娥蕊,李 娜.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特点及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7,23(2):78-82.
[8]方 明,李春保,王 佩.大学生精神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的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280-281.
[9]孙越异,张 宁,姚 瑛.非地震灾区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情绪应对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3):199-200.
[10]Dennis Coon,郑 刚译.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