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说话』看海南人

2011-01-19彭伟芳

椰城 2011年5期
关键词:儋州文昌三亚

□ 彭伟芳

从『说话』看海南人

□ 彭伟芳

考察海南人的语言生态,你可以发现有趣的现象。比如讲军话的海南人,他们并不完全集中于海南某个区域,而是像独特的热带雨林一样,“散布”于海南西部和南部的儋州、昌江、东方、三亚等部分地区。儋州的中和镇与王伍镇人讲军话,周边的其他乡镇讲的多是儋州话,军话处在儋州话的包围中,相对于讲儋州话的儋州人来说,讲军话的儋州人是少数,却并不妨碍他们友好相处,世代繁衍生息。

多说一种“话”,多一门工具

临高与儋州和澄迈接壤,临高人要学儋州人的儋州话,或学讲澄迈人的海南话不是太难的事情,但据我们了解,大部分临高人既不说儋州话,也不说海南话,他们坚持说自己的临高话。倒是好些跟临高临近的儋州人和农场人,既学会说临高话,也学客家话等方言。懂“话”越多的人,左右逢源,交际甚广,比别人多些商机和别的机会。

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许几十里之隔语言就有所不同,文昌、琼海、万宁、陵水、屯昌等市县,同说海南话,但总是有些音调的不同。文昌话的“蜜哪”(什么),琼海人说话的尾音“溜”,都在不同程度显示当地人的个性,文昌人往往世故圆通,风趣幽默,表情丰富;琼海人很多时候热情质朴,言行一致,更像谦谦君子。

我们还了解这样的情况:总说海南话而很少说普通话的学生,数学成绩可以很好,但语文成绩往往不容易上去,英语分数也受影响,原因是学生们在由海南话转换成普通话写作时,比直接用普通话写作的人多一些障碍。为什么有些家长喜欢把孩子送到县城、海口或内陆读书,其中缘由就是想让他们学好普通话,用好普通话,并多长见识。专说海南话的孩子在学英语时,破擦音往往发不好,这是因为海南话里发破擦音的机会不多。习惯讲海南话的人说普通话,说得不那么地道,人家会笑他说的是“漏气”普通话。说英文时不“地道”,也容易有自卑心理。

有人吃说不好普通话的“亏”

海南好些基层干部,脑瓜灵活,综合素质不错,但因为普通话说不大好,往往怯于表达,或是言行上显出拘谨,因为这一点,可能会错过一些所谓“进步”(即被提拔) 的机会。而那些在内地读过书,或是在大陆生活过的海南人,多少有语言优势。有个海南朋友,因为在内蒙古自治区生活过一段时间,说起普通话来,嗓门粗,咬字准,有京味,表达特别顺畅,现在是公司副老总,公司里涉及对外谈判之类的事情,非他莫属。

海南建省刚来海口的人,偶有这种情形:到市场买菜,用不同语言价钱上会略有区别,比如说你讲海南话,能买一块钱一把的青菜;讲普通话,一把青菜人家会要你一块二,甚至一块五。现在这个现象已罕见,市场里的大小老板似乎都可以讲普通话,你不容易太具体地区分谁是谁。

普通话在海南最“普通”

大致上说,海南岛历来“五湖四海”,城镇的本地人多能听、能说普通话,谁来海南都不容易感觉被“欺生”,因为海南历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哪个区域的人们所讲的语言都难于占“绝对优势”,普通话较为通行。

海岛原先无人居住,大约在3000多年前,古百越族的一支从两广大陆横渡琼州海峡到达海南岛,这就是今天黎族的祖先。后来,汉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相继移居海南,逐步形成海南今天多民族聚居社会。经过历史演变,各民族的某些特征在不断被“同化,”但是作为本民族最基本特征的方言被世代保留和延续,形成了今天众多的海南方言。

海南的主要方言

1、海南话狭义的海南方言,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方言。海南话使用最广泛,使用人数最多,全省有500多万居民通用,主要分布在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定安、屯昌、澄迈等市县的大部分地区和陵水、乐东、东方、昌江、三亚等市县的沿海一带地区。在不同地方,海南话语言和声调有所不同,一般以文昌人的语音为标准口音。

2、黎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黎族的语言有本地、美孚、加茂等5个方言。全省有110万人使用,是海南少数民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主要分布在琼中、保亭、陵水、白沙、东方、乐东、昌江等7个民族自治县和三亚、五指山两市。

3、临高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比较接近壮族语。海南约有5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临高县境内和海口市西郊的长流、荣山、新海等地。

4、儋州话属汉藏语系汉语粤方言系统,海南约4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儋州市北部、西部地区以及昌江、东方县的沿海一带地区。

5、军话属汉藏语系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系统。据史书记载这是古代从大陆迁来海南的兵士和仕官留下的语言。海南约有1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昌江、东方、儋州、三亚的部分地区。

6、迈话属粤语方言系统,比较接近于广州话,主要分布在三亚市的崖城和水南地区,使用人数不多。

7、苗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使用人数约5万余人,是海南苗族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的琼中、白沙、保亭、五指山等民族自治地区。

8、回辉话系属目前学术界尚未定论。是海南回族的语言。约有6000余回民使用。主要分布在三亚回辉、回新两村。

9、村话(即哥隆话) 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跟黎话比较接近,使用人数约10万人,主要分布在东方、昌江两县市的昌化江下游两岸。

10、客家话属粤语方言。在儋州、农垦各农场、三亚港附近的汉族水上居民使用。

此外,解放后特别是海南设为经济特区以来,从大陆迁来海南的外地居民中,也有使用白语、客家话、潮州话、浙江话、云南话、福建话、上海话、北方话的人群体。

海南建省之后,来海南居住、从业的“老外”也日益增多,别说英语可以找到“知音”,三亚的某些饭店、酒点和商店,牌匾上除见英文之外,竟然还有俄文!俄罗斯人到三亚度假休闲,像是赶集一般。海南岛的人文环境,越来越有小小地球村的味道。

猜你喜欢

儋州文昌三亚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文昌发射场暮色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An Analysis of Zhuang Language Policy in Guangxi
第四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在梓潼县隆重举行
儋州宣言——2017年12月16日“苏东坡与文化儋州”全国专题学术报告会通过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儋州调声: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海南儋州:特色加品牌农业更出彩
被惯坏的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