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尾桉顶梢丛生萎蔫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1-01-18吕德文
吕 德 文
(福建省永春县下洋林业工作站,福建 永春 362617)
桉树起源于澳大利亚,是桃金娘科桉树属的总称,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世界著名三大速生树种之一,也是最有价值的阔叶树硬质材之一。我国引种桉树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先后进行了广泛引种及相关研究,并从中选育出尾叶桉、巨尾桉、尾巨桉、巨桉等发展潜力较大的品种加以推广[1]。巨尾桉系巨桉和尾叶桉的杂交种,杂种优势显著,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轮伐期短、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短周期林产品的首选树种。
前几年,闽南地区桉树造林面积大,特别是将生长性能良好的巨尾桉的推广作为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随着巨尾桉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由于缺乏某些营养成分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生产上造成了严重影响。2010年,部分新造巨尾桉幼林出现了顶梢丛生萎蔫的现象,为了弄清原因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进行了调查和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调查地位于下洋镇涂山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3℃,年平均降水量1 500~1 800mm之间,土壤是花岗岩形成沙壤、红壤土。林地原为杉木采伐迹地,全面炼山后种巨尾桉。树苗为营养袋实生苗,按60cm×40cm×40cm规格挖穴,造林密度为110株/亩。
1.2 实验方法
在横林病害发生林地根据不同坡向、坡位及发病程度设3个25.82m×25.82m的样地,在溪头相应立地条件生长良好的林地设3个对照。每个样地中部设1个土壤主剖面,周围设4个副剖面,在0~40cm表土层取样,按照主剖面0.5kg,副剖面0.25kg比例混合。同时把每个剖面周围的4棵植株圈定为样本,测量记录其树高、地径、侧枝数、发病情况等,发病情况按照严重、较严重、轻度、正常分4个等级,并按照主采样区1kg,副采样区0.5kg的比例采集植株样品。考虑到种植时施有基肥以及根系的生长状况,调查时,我们另对一株发病严重的植株根系土壤进行取样作为参考。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比较土壤和植株的养分含量,参考林木元素缺乏临界值加以判断。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样养分分析
表1 土壤养分含量
表1(续)
交换性钙(mg/kg)交换性镁(mg/kg)铁(g/kg)锰(mg/kg)锌(mg/kg)铜(mg/kg)硼(mg/kg)pH值69.43516.5513.09656.712115.35224.0471.1304.9054.84413.5493.126103.745216.42132.4810.5225.1655.01011.3163.375108.267194.86741.0890.9784.98
续表
交换性钙(mg/kg)交换性镁(mg/kg)铁(g/kg)锰(mg/kg)锌(mg/kg)铜(mg/kg)硼(mg/kg)pH值57.16421.7553.34286.86291.70048.1180.5805.0354.89313.9403.36080.282163.60757.4550.5424.9556.91013.4473.36067.712257.21944.7110.7425.40293.72961.6321.57151.197171.00417.2160.2655.83
从表1可以看出发病区(横林)土壤大中量元素中,速效磷的含量明显比溪头(对照)低,平均值分别为0.891mg/kg、2.301mg/kg,横林土壤中速效磷的平均含量差不多只有为溪头的1/4,且其中有两个为痕量。速效氮的含量虽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病株根系土壤中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仅33.048mg/kg,为溪头平均含量的1/3。
病株根系土壤中全氮、全磷的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分别只有对照平均含量的35%和67%。在微量元素中,横林的全铜含量显著低于溪头(见图1,表2),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相差33.408mg/kg。虽然全硼的含量在横林、溪头两地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病株根系土壤中的全硼含量比较低,仅为0.265mg/kg,且全硼含量最低的也存在于横林,为0.265mg/kg。不过,在病株根系土壤中,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分别为293.729mg/kg、61.632mg/kg,分别高于对照近4倍。
表2 土样全铜含量方差分析
2.2 叶样养分分析
表3 叶样养分含量
表4 叶片全氮含量方差分析
表5 叶片全磷含量方差分析
叶样养分分析结果(表3)表明,横林叶样中氮、磷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溪头(见表4、5;见图2、3)。平均含量分别低于溪头15.5%和16.9%,卷叶中的含量则更低。铜的含量虽然在处理和对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卷叶中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仅3.166mg/kg,低于对照平均含量近30%。同时我们还发现,横林叶样中锌的含量远远高于对照,为对照叶样的4倍多。
3 结论与讨论
在现场的调查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植株的发病部位多发生在幼嫩组织,典型症状表现为:树冠顶部多枝,主枝不明显,上部幼叶萎蔫。发病严重的植株叶片布有褐色斑点或斑块。基本上和缺铜、缺硼症状相吻合,南方石英岩发育的红壤也特别容易缺这两种微量元素,而我们对发病严重植株的根系土壤分析的结果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其全铜含量仅为17.216mg/kg,全硼含量仅为0.265mg/kg,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数据。
综上所述,横林巨尾桉幼林所出现的顶梢丛生、幼叶萎蔫现象主要是缺乏氮、磷、硼、铜元素,尤其是缺乏微量硼、铜所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对于调查中发现小样方中几棵植株发病程度不一样,有的甚至没有明显发病症状,我们认为是种植时基肥的多寡以及植株个体间表现出来的差异所致,另外发病多发生在中上坡较干燥处,因此,干燥也是病情加剧的一个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溪头植株的总体生长量还不如横林,因此本次实验所选用的对照并不是特别理想。
4 建议防治措施
4.1 磷氮的补充
由于氮、磷肥有相互促进吸收作用,尿素和普钙混合穴施,对红壤旱地能明显提高肥料效果,N∶P2O5的比例大致为1∶0.5左右。
4.2 铜肥的补充
目前常用的硫酸铜(CuSO4·5H2O),水溶性好,价格便宜,可土壤施用和植物施用。但它有吸湿性,且在土壤中不易移动,因此施用时应翻入土中才有良好效果。
叶面施用,用量少,纠正缺铜见效快,尤其在干旱条件下更好,第一次喷施两周后再喷一次,每次用量3.3kg·hm-2。
4.3 硼肥的补充
目前我国应用最广的是硼砂,主要用于土壤施肥,也有用硼酸。进口品种为“Solubor”(Na2B4O·5H2O+Na2B4O7·10H2O)能在冷水中充分溶解,可适宜土壤施用和叶面施用。对于土壤施用,建议用量为2kg·hm-2左右,翻入土中为宜。
喷施浓度为0.1%~0.2%的硼酸或硼砂,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5~7d,对缓解缺硼症状具有明显效果。
[1]梁鸿焱.闽东桉树品系造林效果综合评价研究[J].热带林业,2006,34(1):24~26.
[2]黄泉生.福建仙游县桉树高效栽培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06,35(1):44~45.
[3]杨民胜,李天会.中国桉树研究现状和科学经营[J].桉树科技,2005,22(2):1~7.
[4]白嘉雨.桉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
[5]张毅.巨尾桉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1998,16(4):27~30.
[6]黄晖.我国营造桉树人工林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热带农业,2004,(6):42~43.
[7]赵娟娟,洪伟.我国桉树抗寒性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25(3):284~288.
[8]谢耀坚.我国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初探[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5):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