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致因与应对——以国家级贫困县阳新县农村学校为调查对象
2011-01-16李建波刘河旺蔡克家
李建波,闫 彬,刘河旺,蔡克家
影响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致因与应对
——以国家级贫困县阳新县农村学校为调查对象
李建波1,闫 彬1,刘河旺1,蔡克家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阳新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分别从农村学校体育的管理、物质条件、体育师资、体育教学、课余体育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致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按影响程度划分为最重要致因与次重要致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对策,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致因;应对
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是我国基本国情,它直接导致了教育投入不均,区域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加大,教育不均衡现象日益突出,在学校体育工作方面表现尤其严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是我国体育教育的基础,我国现有普通中小学86万6千多所,农村约占89%;在校中小学生1亿6千9百多万,农村约占74%。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成效,意义重大。以国家级贫困县阳新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为调查对象,对影响其工作开展的致因进行调查分析,探究相应对策,对消除教育失衡,维护教育公平,有效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影响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因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关键词“贫困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等为检索关键词,查阅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查阅了相关纸质文献。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阳新县农村学校46所,其中中学14所,小学32所。在32所小学中,中心小学和完全小学28所,村级教学点4个。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在每所随机抽取的中学和完全小学中,每年级随机抽取6位同学作为学生调查对象,其中男女生各半,合计1 260人;在村级教学点中,因其往往只有部分年级,且每年级人数3-12人不等,故打破年级编制,每个教学点随机抽取10人,合计40人,学生调查对象共计1 300人;把每所学校的体育教师(专、兼职)作为体育教师调查对象,共计104人;把每所学校的分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或教务处长等管理者作为管理者调查对象,共计34人(部分完全小学和村级教学点由一位乡镇级体育辅导员负责体育工作)。遵循社会学问卷制定的原理,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以封闭式问题居多的方式进行设计。请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采用重复测试法进行了信度检验,经检验,结果证明信度和效度较好。
1.3 数理统计法
以阳新县农村学校调查问卷中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对专家问卷、体育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管理者问卷的评估结果以列表排序的方法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均分并排序,运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影响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致因序表。
2 阳新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现状
2.1 阳新县农村学校体育管理结构及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情况
在调查的46所阳新县农村学校中,设有分管体育的副校长的学校有21所,多集中在中学和中心小学,占总数的45.65%;直接由教务处或体育组管理体育工作的学校有4所,占总数的8.69%;由乡镇级体育辅导员兼职体育管理工作的学校有14所(个),多集中在完全小学和村级教学点,占总数的30.43%;没有体育管理机构的有7所(个)(其中完全小学3所,村级教学点4个),占总数的15.21%。
由于学校体育管理的归口不同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各学校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情况也不一致。完全执行的学校有12所,占总数的26.09%;部分执行的学校有27所,占总数的58.69%;完全不执行的学校有7所(个),占总数的15.21%。
从调查情况来看,阳新县大多数学校的体育工作在管理层面上得到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作为全国性的体育法规文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执行。
2.2 阳新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物质条件
在调查的46所阳新县农村学校中,达到鄂教体艺[2003]23号文件必配类体育器材的配备率的只有7所,全部是中学和中心小学,仅占总体的15.22%。所调查的器材设施中,部分是“普九”时期突击建造或购买,因养护保管工作不到位,破损程度严重,基本失去使用价值。总体来看,各学校现有物质条件普遍匮乏,难以满足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需求,并呈现出中学优于小学,中小优于完小,完小优于教学点的局面。值得欣喜的是43.48%的学校能够因地制宜自制器材(多集中在小学),对于拓展农村体育工作的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阳新县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师资状况
在所调查的阳新县农村学校中共有体育教师104人,其中专职教师有76人,多集中在中学和部分中心小学,占总体的73.07%;兼职教师21人,占总体的20.19%;代课教师7人,以小学为主,占总体的6.73%。以教育部教体艺[2008]5号文件和《湖北省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检查评估细则(试行)》为标准,阳新县农村学校中学专职体育教师在数量上已基本达到规定要求,而小学有较大差距,村级教学点差距最大,有3个教学点没有任何体育教师。在现有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青年教师比重较大、学历不高、职称较低、科研能力欠缺、待遇相比较其它学科教师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影响了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
2.4 阳新县农村学校开设体育课堂和课余体育锻炼情况
在所调查的阳新县农村学校中,中学的开课率为100%;中心小学和完全小学中有16所,开课率为51.14%;村级教学点不能正常开体育课,多是在检查的时候开课,检查结束后体育课随之停开。总体上看,有9所中学坚持做大课间操,6所中学坚持做早操,占中学总体的13.04%。因为走读的原因,小学的早操和大课间操制度落实得不完善,12所(个)学校完全不做早操和大课间操。
2.5 体育中考、运动队训练竞赛及体育特长生升学情况
在所调查的阳新县农村学校中,58.13%的学生对体育中考有抵触情绪,认为体育中考的项目不合理,照顾不到不同特点的学生,并且在考试过程中存在作弊现象。有14所学校有自己的运动队,多集中在中学,占总数的30.43%。这些运动队多在赛前进行训练,大多数队伍在比赛后解散,参加的竞赛多以校春(秋)季运动会为主。中学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欠佳,升学率仅有10%。
表1 影响阳新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致因
3 影响阳新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致因列表排序法结果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将影响阳新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致因由粗到细、由大到小分层排列,得出结果(见表1)。从全部的18种致因中把位于前9位的主要致因进行相近项目合并,按影响程度划分为最重要致因和次重要致因两类:
第一类,最重要致因,共包括5种:
第1位:领导、政策及管理机构致因;第2位:体育工作经费致因;第3位:场地器材设施致因;第4位:体育教师致因;第5位:对体育兴趣致因。
第二类,次重要致因,共包括4种:
第6位:体育工作评价制度致因;第7位:体育课堂效果致因;第8位:激励措施致因;第9位:体育中考和体育特长生的促进作用致因。
4 影响阳新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致因的应对
4.1 应对领导、政策及管理机构致因
上级部门和分管领导对体育工作不重视,支持力度不足的现象和我国基本国情有关,是根本性问题,难以一步到位地解决,需要分步骤,循序渐进。首先,体育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是根本,应该积极主动利用一切资源做好本职工作,用所获得成绩“换取”领导部门的理解和关注,从而取得补偿性支持。其次,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政府官员的行政任务来抓是关键。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农村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保障。政府部门要重视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建立责权明确的县、乡(镇)、校三级管理体制,明确责任人。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责任人晋升的考核指标之一,工作成绩的好坏直接和其政绩挂钩,引导政府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倾斜力度。行政部门需要建立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县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支持力度[1]。最后,在常规管理上要建立对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群体活动和体育考评等全面的管理体系。要制定规划,落实措施,负责到人。通过实地考察,确定长远规划,并制定出长、中、近期目标,然后采取措施,分期分批地实现这些目标。
4.2 应对体育工作经费致因
体育工作经费的欠缺制约着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是问题的重中之重。行政拨款是解决经费短缺的主要途径:建议把体育工作经费作为专项经费纳入预算,并与学校总体经费增长同步。它包括日常办公、设施器材、学生体检、运动竞赛、教师补助等方面。其次,多渠道争取是解决经费问题的有益补充:它包括企业赞助、城市学校的支援等方面。实际上,很多企业有慈善捐助的意愿,部分城市学校也具有对口支援的条件,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渠道和它们接触、交流,争取它们的支持。
4.3 应对场地器材设施致因
场地器材设施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直接因素。首先,农村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器材,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积极动手开发自备器材,还要尽量提高现有器材的使用效率,减轻学校负担[2]。其次,要争取社会多渠道的支持。企业赞助和对口学校的支援不仅仅体现在经费上,还应该包括体育器材,2010年11月华中农业大学体育课部向阳新县王英镇毛坪完全小学捐赠体育器材[3]就是很好的例证。
4.4 应对体育教师致因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一线教师和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与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4]。首先,现有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再学习,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通过提高文化素养、强化科研意识、建立激励机制、加强与高校及体育科研机构的联系[5]来提高科研水平。其次政府要有计划地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实行定向培养,解决分配渠道不合理的状况;教育主管部门也可制定政策,号召和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偏远农村锻炼,国家给予一定的再就业优越政策。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6]。另外,在现阶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体育教师跨校任教的方法来缓解师资短缺的矛盾,并通过交流促进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5 应对体育兴趣致因
体育兴趣是少年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因,它直接对中小学生的体质、锻炼意识产生影响。现在,由于学校一味追求体育考试成绩,体育课成了纯粹为应试而进行的课程,造成体育课枯燥无味,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把学生参与下午课外体育活动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给予保障,坚持走读制学校课间操和寄宿制学校早操及25min的课间操制度,改变一切体育活动围绕体育中考指挥棒的不良现象;其次,减少竞技性竞赛,增大趣味运动竞赛比重,经常开展具有现代化特色、地方特征、民族特色的小型多样体育竞赛或展示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另外,体育教师应注意在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体现趣味性,注意运动风险防范,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来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4.6 应对体育工作评价制度致因
对体育工作的评价对学校和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现行评价制度比较片面,往往注重体育中考的成绩和运动会的名次,这严重挫伤了体育工作者日常体育工作的积极性。体育工作评价制度除体育教学和竞赛外,还应包括课外体育活动指导、业余运动训练、学生健康体测、自制器材、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等方面,并合理分配权重,使体育工作评价制度更完善。
4.7 应对体育课堂效果致因
体育课堂是体育工作的根本,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体育工作的质量。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效果,体育教师要提高业务水平和责任心,钻研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中小学生特点上好体育课。另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尊重地方传统、突出地方特色、赋予乡土游戏健身、娱乐和教育的功能,把乡土游戏引入学校体育教学中[7]也可以提高体育课堂的效果。
4.8 应对激励措施致因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者一向不太受重视,如果加以良好公平的激励会极大地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高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是重要的激励措施。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福利待遇要与其它任课教师等同;组织课间操(早操)课余活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实施《健康标准》测试等要计算工作量;体育教师每年的工作服装、教学器材必须得到保障和落实;应制定并落实体育教师培训计划。
4.9 应对体育中考和体育特长生的促进作用致因
中考体育的初衷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所以,中考体育项目的选择应该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适当增设考核项目,以满足考生的特长和爱好。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学校和体育教师为提高体育成绩专门练习考核项目的弊端,也能够做到对学生差异性的照顾和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8]。其次,教育系统应加强考试纪律,给考生们一个公平的考试环境。
体育特长生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农村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水平和升学率不理想,示范作用不明显。所以,教练员要提高执教水平,努力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水平;其次,体育特长生本人也应该文化课和运动训练兼顾,提高全面素养,在普通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5 小结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是我国体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各种制约因素错综复杂,相互干扰,这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有很大关系。为了改变这个现状,需要政府部门、教育系统和社会从当前实际出发,全面更新体育理论思想去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农村学校体育的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设计等,使农村学校体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学校体育的工作质量。
[1]阮建中.对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建设的几点[J].体育教学,2008(3):33-34.
[2]吴凌云.农村小学体育设施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J].科技信息,2008(17):658 -659.
[3]何红卫,肖 梁.华中农大体育课部对阳新县王英镇开展教育帮扶[N].农民日报,2010-11-18(3).
[4]季 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张媛媛.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8(12):72.
[6]范剑锋,董新秋.改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建议[J].大家,2009(9):227.
[7]颜世刚,沈嘉奇.贫困地区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乡土游戏的探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4):95 -97.
[8]黄 龑.中考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8):88-89.
On Problems of PE in Poor Areas and Relative Solutions——Rural Schools in Yangxin(a national poverty county)’s as a Case
LI Jianbo1,YAN Bin1,LIU Hewang1,CAI Kejia2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0;2.Maopingwan Primary School,Yangxin Hubei,435000)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logical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re used to do the field research abou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 in Yangxin.The paper firstly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sports management in rural school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physical conditions,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physical education,after-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and so on.Then causes for these problems are carried out and divided into the most significant causes and secondarily important ones,according to their impacts on the PE work.Finally,some practical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of poor areas.
poor areas;PE work in rural schools;causation;response
G807.01
A
1003-983X(2011)05-0507-04
2011-04-06
李建波(1972-),男,湖北天门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华中农业大学体育课部,湖北 武汉430070;2.王英镇茅坪完小,湖北阳新4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