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行人员失眠症与心理干预的相关问题分析

2011-01-15116013空军大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失眠症飞行员

116013 空军大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陈喜林1赵春华2肖支仁3周红4张晓慧5杜长伟6刘玉华7孙乙鹏9张嘉丽10武海英11

116500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65711部队心理科 石莹8

失眠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但疗效往往不确定,且有副反应。2004-06—2010-12我们采用认知结合放松心理训练方法及以多参数生物反馈为主的心理训练,治疗飞行人员失眠症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我院疗养的57例飞行人员,均为男性;机种包括运输机(26名)、直升机(17名)、教练机(14名);年龄22~50岁,平均35岁;病程3个月以上。诊断符合以下标准[1]:①主诉为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②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其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睡眠时间短,睡前表现烦躁、焦虑、紧张。全部病例均排除因精神紧张刺激而引起的暂时性失眠及躯体症状如疼痛、高热等造成的睡眠紊乱。

1.2 主要仪器 智能反馈型音乐放松催眠治疗系统1台;智能身心反馈系统1台及JD/PW-5型高级肌电/皮温生物反馈仪(北京博达技术研究所研制生产)。

1.3 方法 治疗前患者均进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2]测试,SAS标准分≥50且<60为轻度焦虑,SAS标准分≥69为重度焦虑。放松训练通过播放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录制的标准指导语实施。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生物反馈治疗仪的使用方法,训练在一个安静的房间中进行,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一次最多不超过3人。患者在进餐后30 min进行训练,不饮酒、咖啡和刺激性的饮料。训练前摆脱生理的心理紧张,如饥、渴、尿、便等刺激的影响,同时松解衣领、腰带等。患者取仰卧位,电极放于患者双侧额部眉弓上方1~2 cm处,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 cm左右。开机后稳定4 min记录肌电值为基值,每次均同时配以放松训练标准指导语。记录训练后最低肌电值。治疗均为在患者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放松能力用肌电下降能力评定[3],治疗效果以平均每日绝对睡眠时间评定。

2 结果

2.1 心理测试结果(表1) 治疗前轻度焦虑者占73.7% (42/57),重度焦虑者为26.3%(15/57)。治疗后SAS复测结果,可见焦虑状态在57例飞行员中(轻度42例,重度15例)有不同程度改善,改善率为63.2%(36/57)。

表1 57例不同机型的失眠患者治疗前后SAS测试结果[n(%)]

运输机飞行员患失眠症26人,最多,占45.6%;教练机飞行员患失眠症14人,最少,占24.6%。运输机飞行员在治疗前均存在焦虑症状,其中轻度焦虑者占76.9%(20/26),重度焦虑者占23.1%(6/26);直升机飞行员在治疗前轻度焦虑者占76.5%(13/17),重度焦虑者占23.5%(4/17);教练机飞行员在治疗前轻度焦虑者占64.3%(9/14),重度焦虑者占35.7%(5/14)。经治疗后运输机飞行员的改善率为57.7%(15/26),直升机飞行员的改善率为70.6%(12/17),教练机飞行员的改善率为64.3%(9/14)。

2.2 放松能力评定 肌电值下降最低2.86%,最高62.87%,平均肌电下降(29.15±12.49)%。

2.3 平均每日绝对睡眠时间改变情况 57例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平均每日绝对睡眠时间为(4.78±1.12)h,治疗后为(6.98±1.22)h,平均增加(2.20±0.10)h,治疗前后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1,P<0.01)。

3 心理干预与心理训练

失眠症是一种影响睡眠质量的常见睡眠障碍,目前,对于失眠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安眠药物对症治疗,但其药物的毒副作用和生理心理的依赖作用限制了其使用的剂量和时间。大部分学者认为,安眠镇静药物连续服用时间不宜超过4~6周。因而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治疗失眠症更有应用价值[4],尤其对于飞行人员等特殊职业人群,认知行为疗法被认为是目前较有效的非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心理训练的一部分,心理干预与心理训练包括素质性心理训练(心理诊断、心理疏导、团体心理训练),专业性心理训练(个体、团体心理咨询,仪器心理训练),康复性心理训练(心理治疗、其他心理干预)。本研究采用的是认知结合放松心理训练方法及以多参数生物反馈系统为主的心理训练。

另外,运用团体咨询使飞行人员感受团体氛围,学习模仿他人、提高社交能力。个别咨询则使飞行人员深入探讨和解决个体问题,心理卫生教育增进了飞行人员对心理现象的了解和对己对人对事的认知,正是由于上述单独或综合作用提高了心理训练的效果。综合性心理训练能够较大程度地改善军人人格结构,促进自我和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心理干预与心理训练对失眠症的疗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组病例中许多在院疗养员服用过安眠药,但失眠症状仍不能解决,然而经过我们应用多参数生物反馈疗法等多种方法治疗后全组患者绝对睡眠时间普遍增加,肌电值下降,焦虑症状明显改善,说明应用认知结合放松心理训练方法及以多参数生物反馈为主的心理训练虽起效缓慢,但作用持续稳定,治疗失眠症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普遍开展。

[1]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13.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7.

[3]张苏范.生物反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2-35.

[4]李敬阳,刘畅,栾树鑫.认知治疗结合刺激限制与放松训练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C]//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西安:中国心理学会,2004:183.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失眠症飞行员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很皮很皮的飞行员
2021年7月22日,演习期间,美军飞行员从F-16战隼中挥手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飞行员的酷装备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