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淮学院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建构

2011-01-12王金云

天中学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课程计划课程管理校本

王金云,杨 阳

(黄淮学院 社会科学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黄淮学院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建构

王金云,杨 阳

(黄淮学院 社会科学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黄淮学院课程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课程管理意识薄弱,教师缺乏课程管理权利,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考试制度制约着课程管理的落实,学校缺乏课程管理运行良好的氛围。针对存在的问题,黄淮学院应从三级课程设置的权限、学校课程规划、课程实施的保证与支持、课程的监督与评价等方面建构课程管理模式。

黄淮学院;三级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模式;建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这将学校对课程的管理正式列入我国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之内,使学校真正具有了课程管理的自主权,形成了高校教育“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管理机制。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是期望在国家、地方与学校各级权限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整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且在发挥中央、国家对课程统一领导和管理职能的同时,调动地方学校(包括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三级课程管理意味着管理主体多元化,国家、地方与学校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三者的统一整合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反映了一种顺应时代要求的改革理念,即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当代社会进步对培养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的紧迫需求,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受教育者的当代特点、个体及群体之间的差异,使受教育者真正得到自主、全面、持续的发展。我校积极执行国家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并且对我校的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但是我校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在三级课程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校三级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相关的调查和访谈,发现我校课程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课程管理意识薄弱。我校部分教师仅有教学意识,没有课程意识,主要表现在,课程缺乏创造力,导致课程不断走向孤立、封闭、萎缩,走向难、繁、偏、旧;学科视野狭窄,容易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缺乏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渗透,缺少综合课程活动的实践与磨练;教师被权威的教材束缚了自己的思维,总是被专家或管理者牵着走,缺乏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

(2) 教师缺乏课程管理权利。在我校课程管理中,课程计划、课程决策、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评价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教师被排除在课程决策与课程开发之外,没有权利参与课程决策、课程设计。

(3) 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面临很多困难,主要表现在,课程开发的理论准备不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被窄化;部分教师缺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缺乏专家、家长、社会人士的配合。

(4) 考试制度制约着课程管理的落实。我校的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考试目的功利化、考试形式单一、考试质量监控制度不够健全、考试内容缺乏科学性等。

(5) 学校缺乏课程管理运行良好的氛围。课程管理的运行环境是学校,课程管理是以学习为基础的,但是目前我校缺乏这种相互交流、合作沟通的氛围。

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建构

我校课程管理包括针对国家课程的课程管理、针对地方课程的课程管理以及针对校本课程的课程管理;从学校课程管理的阶段划分,学校课程管理又包括课程生成系统的管理,课程实施的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的管理。这些划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结合我校课程管理现状,我们构建了学校课程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图(自制)

(一) 三级课程管理课程设置的权限

如图中圆内所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国家一级的课程管理职能部门制订国家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框架和课程标准等宏观的课程政策,并指导、监督地方和学校贯彻执行这些政策。地方一级的课程管理职能部门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其职责是根据国家的课程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并指导学校合理地实施地方制定的课程计划,其在课程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是向学校提供服务与支持,管理的重点是在过程与质量上,管理的有效性基础是制度设计和课程领导的权威精神。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则是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组织活动。

(二)学校课程规划

对学校而言,学校课程包括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是学校在面对不同的课程时,具有不同的“编制”意义。具体来讲,我校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规划系统的管理主要集中体现在对课程计划的管理方面,而对校本课程的规划系统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课程开发的管理。学校课程规划也就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过程,并且给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以指导。

1.我校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设置的管理

我们认为,增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是课程管理的根本所在和最主要原则,我校需要从两个方面实施对国家课程计划和地方课程计划的管理。

(1) 制定适合我校特点和实际需要的课程计划

一方面,我校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必须严格依照国家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切实保证学校课程计划与国家课程计划和地方课程计划的一致,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控制课时总量,不能随意增加或者减少课程门类及课时。

另一方面,学校要对国家课程做适当的调适,把国家课程变为学校可操作的课程,以符合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这实际上是学校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规划的过程,也是新课改取得成效的具体要求。地方课程在学校中的运行,同国家课程一样,需要学校进行设计和规划。学校对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要积极主动寻求地方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对地方课程做出具体的调适,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师、学生、资源等条件,给予系统的规划。目前,我校在课程规划方面存在以下几个劣势:科研实力整体不强,还没有形成规模;教师来源面偏窄,缺乏思想、文化与学术的交融性;思维和教研活动受到区域限制,与外界交流少。所以,学校应在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控制课时总数的同时,在课程的学时分配、课程表的安排上灵活处理。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要保证课程实施时能够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目标。

(2)加强对国家课程计划以及课程标准的学习

国家课程计划是由教育部组织制定并“自上而下”推行的,但是国家课程的真正实施必须依靠教师。因此教师对国家课程计划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就成为影响国家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校要组织教师开展对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讨,帮助教师理解国家课程,增强教师对国家课程的认同感。首先,学校要为学习和研讨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提供制度保障,使之成为重要的学术活动。其次,学校还要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培训、课程目标培训、课程实施的方法策略培训、校本课程培训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等,使教师通过培训,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明确新课程的目标、结构及实施原则,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策略。

2.我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1) 确定合适的校本课程目标

确定合适的校本课程目标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校本课程目标与国家课程总体目标应该保持一致。其次,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再次,校本课程目标要能充分体现我校的特色和办学指导思想,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个性充分发展的人。

(2) 突出校本课程的应用性

开发校本课程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可以开设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身心健康和生活职业技能等校本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应以选修课为主,学生根据校本课程方案自愿选择。校本课程开发的标准有三条: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及个体特点;对学生的发展有所帮助;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近年来,我校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这就要求校本课程突出应用性,以就业为导向,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 拓宽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课程开发是集体配合的工作,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广泛吸收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力量,真正实现教师与课程专家、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社区人员之间进行广泛合作。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实施者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对于学生的需求、教师本人的情况都有深刻的了解。学生是校本课程的最终选择者,学生最清楚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什么样的校本课程对他们的发展最有利。而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实现家长与学校的良性合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可以借助家长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使长期以来存在于学校教育中的相对封闭的倾向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以,只有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力量,拓展校本课程开发渠道,才能让适合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课程脱颖而出,才能为我校建立特色课程奠定基础,才能为我校实现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有作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提供保证。

(三)课程实施的保证与支持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国家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实施也负有管理责任和义务,而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的最主要场所,在课程实施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开发和管理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在课程开发全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包括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总和。主要包括三部分: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以及信息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撑,再好的课程理想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不能进入课堂,当然更不能带来实际的效果。特色课程需要特色课程资源的支撑,特色课程资源是我校凸显办学特色的生长点。我校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可以增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适应性,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目标和校本课程目标。

(1) 拓宽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首先,学校要立足实际,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开展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活动,弄清本校有形和无形的课程资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认真筛选,选择最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加以运用;要制定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计划,对校内外课程资源作适当的调配,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要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师生走出课堂,走出教科书,走出校门,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拓展校外的课程资源,发挥家长与社区资源的优势,积极与校外机构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再次,要促进科研成果向课程资源的转化。高校的科研成果不仅具有经济、社会效益,而且有内在的教育价值,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使科研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课程资源。

(2) 加强教材管理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教材的选用制度,让教师、学生等参与教材选择的过程。选择教材时,要以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文化基础,合理选择。此外,要积极引进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以及电子教材,不断增加教材使用的多样性。其次,对已选用的教材要在征求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不适合我校和学生实际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便在教学中实现课程改编、课程拓展以及课程整合。再次,学校要重点组织和鼓励优势学科(专业)以及有多年教学经验、学术造诣较高的教师编写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为建立我校特色课程奠定基础。

2.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1) 营造增强教师课程意识的环境氛围

课程意识的培养是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工作中实现的,是客观大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主观的努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学校层面上讲,我校要鼓励、肯定和保护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职业情感、职业兴趣和职业道德。对在教学改革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为教师提供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激发教师的课程实践参与意识,鼓励和督促教师提升自己学历层次,更新知识和教育观念。从教师个人层面上,教师也要通过各种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

(2) 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课程意识的转化。一是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培训方式包括请专家做讲座、集体研讨、教师个体自学、案例分析、教学研究、课程开发等。校本课程建设培训能够弥补通识培训中理论—实践“两张皮”的现象。通过培训强化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将课程知识运用到课程实践中的能力,从而不断消除教师课程权力的误用和滥用。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一方面,建立弹性课程体系制度,教师可以自己决定如何开发课程,进行课程规划,以建构一套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多样性课程评价制度,改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课程评价机制。在考查教师的教学情况时,应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尊重教师的安排,从相对长远的角度向教师提出教学建议,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3.对教学活动的管理

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实施还是校本课程的实施,其主要途径和方式都是教学活动。首先,我校要认真组织教研活动,组织备课、听课、评课活动,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其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再次,要有重点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使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成为课程的“主人”。同时,继续推进我校大学生科研立项,以科研立项为抓手,提供一些操作性强的课题,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并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使教学科研真正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主渠道、主阵地。

(四)课程的监督与评价

1.对课程评价的管理

我校要组织力量,并寻求与相关专家的合作,建立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就是评价的标准,科学的评价标准是获取真实性信息和资料的保证。学校和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评价标准综合化。应注重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关注评价对象发展的纵向差异与不同需求,注重对知识以外的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综合能力素质的发展。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评价主体间、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间的“理解式对话”,增强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参与和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以多渠道的反馈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第三,评价方式多样化。采用质评与量评结合的方式,注重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与实效性,丰富评价方法。第四,关注发展过程。重视激励、调控与发展,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

2.对课程考试的管理

考试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形式,是针对学生的一种课程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校要严格按照国家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对考试进行监督和管理。其次,要在考试制度上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在考试内容、考试命题、考试模式、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我校对考试的管理应在坚持教务处进行考试常规管理的同时,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听取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反映与呼声。要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正确认识考试基本功能,科学设计考试量化体系,合理选择考试评价方式,理性确定考试评价时间,全面而有计划地改革高校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的教育考试与评价体系,实现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考试评价的跃升。

[1] 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 胡东芳.论加强课程权力表达能力的必要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3] 朱永新.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4] 余文森.校本教学研究新内涵[J].中小学教育,2003(7).

[5] 林荣日.论我国转型期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权力博弈的性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1).

G444

A

1006-5261(2011)03-0132-04

2010-11-25

黄淮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

王金云(1963―),女,河南遂平人,教授。

〔责任编辑 张彦群〕

猜你喜欢

课程计划课程管理校本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基于PDCA循环理论江苏开放大学课程管理模式构建
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探讨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无缝隙 无漏洞 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