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里铭记着一段历史

2011-01-08张煌新

四川文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东江纵队邹韬奋文化名人

□张煌新

这里铭记着一段历史

□张煌新

1,地处深圳市后花园的龙华西南面,在羊台山南麓与塘朗山交会之处,昔日有一个名叫白石龙的小山村,如今早已成了大都市。这里,是茅盾、柳亚子、何香凝、邹韬奋、丁玲等一批中国文化精英生活过的地方。

白石龙地名的由来,有一段美丽的民间传说:白石龙在唐宋时期是一块荒峦之地,鸟语花香,优美的地理环境和山清水秀的生态便成了鸿雁之家,成群飞行的鸿雁时常出现在高空中。白石龙群山茂盛,豺狼虎豹满山跑,河中鱼虾水中游,是一幅天然如诗如画的美境。白石龙的山犹如龙腾飞跃之势而出名,白石龙后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块巨大的白色之石,透明如雪。传说在烈日当空炎暑酷热之时,当人们走近这块大石时,炎暑酷热便立即消失且变得凉爽。每当月白风清之夜,这块巨石会光芒四射,映得四周千姿百态,特有一种奇观,由于有了一块白色的巨石,巨石所在的山又呈现出龙的姿势,后来人们就把当地的村名叫做白石龙。

古时白石龙的秀丽风景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历代文人雅士也前来游览。例如宋朝时期的广东第一才子宋湘,曾经到过白石龙浏览,并且在巨大的白石上题诗留念。可惜的是到了鸦片战争时期,罗马天主教进入了白石龙,见到这块巨大的白石后,深知这是一块水晶宝石,于是请来石匠将大石打成小块,然后运往马来西亚等地出售,从此这块美丽雪白的大石就消失了。

抗战时期,白石龙这个小山村被誉为“小延安”,东江纵队的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在山深林密的羊台山建立起敌后抗日根据地。正因为有了白石龙这方敌后安全区,69年前,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这段辉煌的历史选择了白石龙。1942年前后,一大批中华文化名人从香港转移到此,这些文化精英在东江纵队的保卫下,白石龙村民的热情招待下,稍作休整后又奔赴到祖国大后方,继续活跃在宣传文化战线,为抗日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前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曾撰文这样写道:“……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以羊台山为根据地,英勇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营救从香港撤退的大批抗日民主进步人士和文化名人,为中国革命史册写下了壮丽的诗篇。当年,我和从香港撤退的父亲邹韬奋一起,在龙华的白石龙村度过了难忘的岁月……”

让我们记住这段白石龙的红色岁月:1942年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一切是那么的惊天动地,不可磨灭。当年白石龙老百姓的英勇壮举,可歌可泣。

2,在白石龙老屋围右侧,林立的高楼中夹着一栋毫不起眼的民房,那是白石龙天主教堂。它曾经是当年营救中华文化名人的接待站和指挥部,它为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作出过特殊的贡献。

茅盾、邹韬奋、戈宝权、叶以群、丁玲、张友渔、胡绳、胡风、廖沫沙等一批在中国文化界举足轻重的文化名人,生命中都有一段与龙华白石龙相关连的历史。这是广东游击队遵照党中央南方局负责人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冒着生命危险、往来奔走在秘密交通线上,把三百多名闻名中外的作家、艺术家、名记者以及各方面的民主人士安全转移到东江纵队根据地白石龙。秘密营救前后历经几个月,文化名人中没有一人受损。营救中华文化名人的过程载入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中。

抗战以来,尤其是“皖南事变”之后,第二次反共高潮波及全国,国民党反动派对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的迫害进一步加剧,许多著名的教授、学者、作家、戏剧家、音乐家、美术家以及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在内地不能立足,先后从桂林、重庆、昆明、上海等地辗转到香港。为了团结和支持这些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开展抗日救亡和文化工作,中共香港文化工作委员会,在香港文委的支持下,汇集了在香港的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针对国民党反动派蓄意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彭泽民联名发表致蒋介石的公开信,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围攻新四军的滔天罪行;邹韬奋、茅盾、金仲华、恽逸群、范长江、于毅夫、沈兹九、沈志远、韩幽桐等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对抗日进步力量的压制和迫害。他们还努力促成民主党派联合组成“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并发表政治宣言,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主张,同时创办各种进步报刊,成立国际新闻局和通讯社,向全世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罪行,宣传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伟大胜利,掀起了香港抗战文化的高潮。

1941年11月,日本侵略军企图侵占我香港,陆续调集2万多兵力集结于广九铁路、宝太公路、惠深公路一带,拟对香港实行全面的军事进犯。就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1941年12月8日,日军分东西两路向香港岛进攻,美丽的香港便遭到日本侵略军的沦陷。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封锁了港九交通要道,实行宵禁,在全港进行大搜捕,疯狂逮捕爱国民主人士、爱国文化人和抗日积极分子。

在香港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大批内地文化人士和知名民主人士处境十分危险,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对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安全极为关注。日军发动进攻香港的当天,时任中共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指派正在香港的八路军驻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这些中华精英。中央书记处急电周恩来、廖承志、潘汉年,刘少文,要求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积极营救滞留在香港的各界知名人士、民主人士的安全撤退、转移和安置等工作,并要求东江游击区做好转移接待和安全保卫。特别是对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梁漱溟等,要全力保证他们安全撤离香港。

经过周密布置,1942年1月在香港地下党组织的配合下,港九抗日游击队按照廖承志列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名单,设法摆脱了日军特工人员的跟踪监视后转移到了秘密住地。从1月5日开始,被营救人员分批从香港偷渡过海,由武工队员护送到港九抗日游击队交通站,然后分东西两条路线送往东江抗日根据地。东线护送工作由蔡国梁、黄冠芳、刘锦进等率领的武工队负责,西线的护送工作由黄杨高、曾鸿文指挥的武工队负责,越过大帽山到达元朗,渡深圳河进入梅林坳来到白石龙根据地。

首批文化界知名人士茅盾、邹韬奋等几十人化装成难民,从香港铜锣湾登上一艘小艇,为了尽量装得更像难民,有人背一小袋米,有人背着一个破包袱。拂晓时分,乘日军哨兵换岗之机,小艇趁机冲出敌人的封锁线,天亮时分他们在九龙悄然上了岸。随后的几天,滞留在香港的几百名民主人士和文化畀人士,被秘密安全转移到九龙交通站。11日清晨,第一批数十人离开九龙交通站,经过荃湾、元朗,通过日军封锁线,于13日顺利到达设在白石龙天主教堂的东江纵队指挥部。

从1月中旬开始,一批批文化界知名人士由在香港的党组织和东江纵队党组织的精心安排下,通过日伪军的封锁线抵达白石龙根据地。在前后几个月的紧张艰苦的秘密工作,东江纵队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从日军严密封锁的港九地区营救了爱国民主人士和左翼文化界人士八百多人,其中有三百多人是通过白石龙根据地隐蔽转移的。他们当中就有:何香凝、柳亚子、何汝堂、梁漱溟、茅盾、夏衍、邹韬奋、张友渔、胡绳、戈宝权、千家驹、乔冠华、廖沫沙、胡风等这些著名的中华文化精英。这次成功的大营救活动,为我党推翻蒋家王朝以及后来的新中国建设保留了一大批才华盖世的栋梁之材!后来,白石龙的百姓都说,新中国的文化精英是从白石龙走出去的。这话听起来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当年白石龙确实走出去了一批文化精英。茅盾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文化部长,乔冠华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外交部长,胡绳曾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柳亚子是著名的文化人和民主党派人士。

3,1942年1月13日傍晚时分,茅盾夫妇和邹韬奋等第一批三十多位文化名人到达白石龙后,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家的稻草和褥子、毯子,在天主教堂的墙边铺好一个个床位,好让这些秘密转移来的文化名人在根据地睡上安稳觉。这些文化名人刚到白石龙就喝上了村民特意为他们挑来的红薯粥。稍作休息后,东江纵队司令曾生、政委尹林平、副司令王作尧以及杨康华都前来会见了这些刚到的文化名人。当时在场的有白石龙村民、东纵游击队员蔡兴富,这位老游击队员回忆说,当时东纵领导和每位文化名人一一握手,并关切地说:“你们一路辛苦了,到了白石龙就是到了后方,要好好休息。”

当天晚上,东江纵队和白石龙村民设“狗肉宴”招待文化名人,在游击队指挥部所在地,狗肉的香味在四周飘溢。煤油灯下,东纵领导给文化名人们敬酒,接风洗尘。蔡兴富回忆笑言:“在外面站岗的小战士,闻到狗肉香味都直流口水。那年头天天吃的是杂粮粥,一年到尾难得吃一次荤菜,更别想吃上美味的狗肉了。”

酒酣耳热之际,文化名人何香凝当场赋诗:“水尽粮空渡海丰,敢将勇气抗时穷,时穷见节吾侪责,即死还留后世风。”柳亚子也赋诗:“芦中亡士气犹哗,一叶扁舟逐浪花,匝岁羁魂宋台石,连宵乡梦洞庭茶。轰轰炮火惩倭寇,落落乾坤复汉家,挈妇将雏宁失计,红妆季布更清华。”

吃完“狗肉宴”后,大家兴致正浓,文化名人喜欢文雅。于是,在指挥所外面的空地上点着几堆柴火,游击队官兵,文化名人和白石龙村民搞起了篝火联欢晚会。游击队战士粗犷的歌喉、理论家们的高谈阔论、诗人们的即兴朗诵以及名演员的说大鼓、唱京戏等的出色表演,把热闹的氛围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白石龙的村民在联欢晚会上也放声高唱自编的客家山歌:“榄子打花花串花,革命军民是一家;保护同志是本分,天大险恶也唔怕。”山歌声在羊台山下白石龙山村的夜空中久久地回荡。

为保证文化名人的安全,他们到达白石龙的第二天,就被转移到白石龙后山的密林深处隐蔽起来。几天后数百名脱险的文化名人到达白石龙后,国民党顽军配合日军两面夹击白石龙,东纵游击队在老百姓的配合下,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袭击。出于安全考虑,游击队总部派人在白石龙后山的山窝里搭起隐藏的山寮,让这些文化名人居住。邹韬奋夫妇、茅盾夫妇、胡绳夫妇、于伶夫妇等二十多人住进了深坑山寮,邹韬奋的儿子邹嘉骅、邹嘉骝和女儿邹嘉骊也住在了一起。

山窝里的条件是十分艰苦的。当时,文化名人的生活也只能按比游击队战士高一倍的标准,一天一两生油,二角菜金供给。邹韬奋一家也和战士们一样吃着粗糙的菜饭,惟一能改善生活的就是偶尔到龙华墟去采购物美价廉的狗肉,抑或掏几个鸟蛋充实一下生活。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白石龙的村民踊跃捐粮食,送自家种的青菜和生活用品,积极支援这些文化名人渡过难关。有了老百姓的关心和爱护,这些文化名人信心十足。邹韬奋提出要把这支队伍练成一支过硬的文化队伍。茅盾则说,这是作家与抗战相结合,创造革命文学的最好时机。不少的文化名人给战士们和白石龙村民上文化课,胡绳、戈宝权、黎澍等人还直接参与游击队的政治工作,使白石龙根据地处处都充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那时,在文化名人的建议和帮助下,创办了《东江民报》,邹韬奋挥毫题写了《东江民报》的报头,茅盾也为副刊的《民声》专栏题了字。邹韬奋和众多的文化名人还经常为报纸写稿改稿,使报纸的影响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没有想到这些大文人对我们这么和蔼可亲。”白石龙村民东江纵队老战士陈英清楚地记得,一天夜里他给邹韬奋送热水,邹韬奋连忙热情地招呼他,并客气地对他说:“感谢,你们太辛苦了,我们住在这儿就像在家里一样。”

茅盾的夫人经常找小战士聊天,嘘寒问暖。有一次她碰到在站哨的陈英就问:“你那么小就参加游击队了?”

“为了打鬼子!”

“你怕不怕打仗?”

“不怕!”陈英回答得很坚决。听到这话她关切地对陈英说:“晚上山里气温低,你要多穿点,别着凉。”

“文化名人没有一点架子。”蔡兴富回忆说,当时他家有几分田地,文化名人经常下地帮他和其他村民干活。很快,文化名人们和白石龙百姓,游击队战士打成一片,教游击队员识字学文化,邹韬奋的夫人还教大家唱革命歌曲。那段日子白石龙每天欢声笑语,文化名人的到来给白石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勃勃生机。

2月中旬,党中央获悉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安全到达白石龙根据地,特发慰问电给予了东江游击队和港九党组织参加秘密营救的工作人员通报表杨。

在白石龙休整后,这批文化名人要分头分批离开游击区转移到内地。为防止敌人偷袭,白天隐蔽在山里休息,晚上才进行转移,每天要行军三小时以上。陈英回忆说,由于转移路线靠近日军警戒线,必须十分小心地穿行在灌木丛中,他有时还帮文化界人士背包袱,搀扶他们穿越险要路段。有一次遇到土匪袭扰,负责警卫的战士用机枪还击,一下子就把土匪打蒙了,以为遇上了八路军大部队,便立即掉头逃命了。

白石龙是这些文化名人秘密转移的中转站,许多人很快就离开了,有的在白石龙住了两三个月才离开。邹韬奋、戈宝权、胡绳、沈志远等几位著名文化人由于身份太过于暴露,不容易通过国民党统治区,便到4月才陆续转移。邹韬奋本来是去桂林的,但国民党在沿途都挂着他的相片,并密令“一经发现,就地惩办”,因此党组织将他的夫人和孩子送到桂林郊区,邹韬奋本人却安置在梅县西南八十多里的江头村隐蔽下来,直到9月末才离开梅县前往沦陷区上海,然后再转道到苏北解放区。这是邹韬奋一生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经历过的流亡生活。

广东党组织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日军严密封锁控制的危险环境中,神速地组织了空前规模的营救行动,成功地营救了众多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廖沫沙赞扬说:“像这样庞大的文化队伍,把他们从敌人的虎口中安全的抢救出来,这不但是我们党一项伟大的功绩,而且在历史上也是空前未有的一次严峻、艰苦的大撤退。”这次秘密营救大行动,既保护了一大批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才,赢得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知识分子的赞誉,对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加强全民族的大团结,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4,2005年9月2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坐落在白石龙村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正式落成开馆,纪念馆主体是当年的天主教堂,是当年东江纵队安排文化名人栖身的地方。纪念馆院子里迎面矗立着一块巨石碑牌,上面刻着邹家华亲自为纪念馆题写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十二个笔力遒劲的大字。巨石碑牌后是一座高6米的大型主题雕塑:胜利大营救纪念雕塑。雕塑是几面迎风招展的红旗,红旗上雕刻着被营救的几位文化名人代表的头像。纪念雕塑两侧是汉白玉石刻“大营救图”,刀法简练,画面壮观。纪念馆后面是一个烧制成紫红色的大型群像浮雕,浮雕上精彩纷呈,有反映当年深圳抗日的烽火,有当年东江纵队战斗的场面,有当年被营救的文化名人,有当年白石龙的百姓……气势恢弘,蔚为壮观。

在纪念馆内陈列了很多当年文化名人使用过的旧物,睹物思人,让人顿生感慨。在图片展览区里,陈列了上百张文化名人的照片,以及后来他们中间一些人的题字和文章。其中有一幅是时任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王作尧的题字,他对于这段往来深情地写道:“白石龙的绿水青山,留下了爱国文化名人纷至沓来的足迹。白石龙的清风明月,又伴随着他们的笑语欢声渡过东江,转移到内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白石龙大营救并安置文化人的往事,无疑是沧海一粟。虽然大都市的高楼大厦能包围住这座小小的纪念馆,但是藏不住那段烽火四起的红色岁月,人们总要记忆白石龙这个红色经典故事。白石龙大营救文化名人这段历史邹家华甚是熟悉,2008年前后,这位前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曾两度来到白石龙村看望村民,与当年给予其一家人帮助的村民和老革命座谈,共忆红色往事。

白石龙这座“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成了深圳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批批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学校、共青团组织纷纷前来参观学习。白石龙,这个昔日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今日已建设成为有大都市气派的山城,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十多万人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经商、安居乐业。白石龙因为有了一座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也因了当年的那段文化名人大营救的历史,茅盾、柳亚子、何香凝、邹韬奋、丁玲等这些中国文化精英生活过的地方,她必将永远名垂史册。

猜你喜欢

东江纵队邹韬奋文化名人
文化名人与淮扬菜
抗战时期东江纵队的统战策略
抗战时期东江纵队的统战策略
你,是我永远的追随
一见钟情结良缘
你,是我永远的追随
生命不息 著述不止
连连看
东江纵队纪念馆(罗浮山)
述往事 思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