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精细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11-01-05王绍让
王绍让
(浙江工业大学保卫处,浙江杭州310032)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著名学者马丁·特罗教授在高等教育分层理论里对教育阶段进行了量的解读。他认为,当15%左右的适龄青年进入高校学习时,该国家高等教育将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999年我国开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扩招,2002年普通高校的毛入学率已达15%,基本符合大众化教育的量化标准,截至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26.5%,高等教育已完全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重视生源数量的增长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忽视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和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资源有限和投入缓慢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实力储备
教学资源有限与教学质量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生师比、教学科研生均值等方面,随着生源数量的急剧增加,有限的教学资源被进一步稀释,生均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广东省高校的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扩招前生师比为11.94:1,2004年扩招后高达29.35:1,远远超过教育部规定的指标要求。虽然高校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的扩招,但仍然存在生均指标不达标的现象,有的甚至差距较大,导致教学科研等设施设备超负荷运作并且生均值很低,这样严重制约高校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有下滑的趋势。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往往重视面积、规模、招生人数等“外围”的增长,而轻视教育投入、师资培训等“内涵”的发展。一是教育投入不足。由于高等教育经费有限,高校往往在教学科研条件改善上有心无力,有的高校甚至还负债累累,导致建设严重滞后,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二是实践实习活动不足。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调研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高校最缺乏的是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也说明高校实践实习教育的缺失,使能力结构不能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匹配,所学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三是教师培训不足。一方面有的高校师资力量薄弱,研究生、博士生等入职后立即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缺乏应有教师培训;另一方面对教师的培训缺乏精细科学的规划,没有形成持续发展的培训机制,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限制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重科研轻教育”和多校区格局难以形成人才培养的内力支撑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之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科研作为一项显性指标为高校越来越重视,甚至出现了重科研轻教育现象。一方面教师考评机制偏向科研方面。如教师聘任、考核、职称晋升都是偏向科研,并且有具体量化的指标要求,同时科研也能给教师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教学质量考评机制不够科学合理也导致教学的边缘化,虽然高校对课堂管理、成绩考评都有一系列制度,但很难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无法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授课结束即任务完成,很少参与课堂以外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使教学处于应付状态。
高校的扩招,大多数高校都需要建设新校区,但是新校区往往是从文化“沙漠”中建立起来的,而这种文化对学生如何为人处事影响很大。许多高校的新校区都是采用边建设边使用的模式。一方面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新校区往往只重视基础建设,轻视或者没有精力关注文化设施建设;同时只重视园林景观物质建设而轻视其与精神文化的联系;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缺乏积淀,文化氛围薄弱,校区文化活动开展层次较低、重复率高,没有较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校园文化的精神和特色,没有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应注重教育投入、师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等,更要加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采取人才培养与社会的相适应的标准化评价机制[1],并对人才的培养过程进行严格精细的控制和管理。如何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大众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培养高质量人才适用性的分析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人才质量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应用和拓展精细化管理理念,可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管理服务实效。
(一)精细化管理理念可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过程管理的细节化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目的是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方式是对整个工作实现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精细化管理理论起源于企业的生产管理,最早出现在1911年美国著名学者泰勒所著的《科学管理原理》,其中提出了对生产过程进行细节的控制和管理,并总结了一套合理的精细的操作方法;精细化管理理论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理论,其以避免浪费、精益求精为指导思想,认真分析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无效流程,同时持续不断地改进生产方式。之后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在日本企业中迅速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该理念也随着日本的经济发展而传向其他国家的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目前该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广泛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
精细化管理是一门系统的科学管理理论,重点强调管理服务工作要做细、做精,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对于精细化管理理论的研究,许多学者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在管理思路上,提出“六精五细”及“精、准、细、严”等理念[2];在管理模式上,从采购、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提出全面质量保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管理方法上,提出ISO9000、TQC(全面质量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在管理层次上,提出理念层、评价层和方法层,其中方法层也称执行层,内涵包括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精益化等[3]。
(二)精细化管理理念引进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拓展性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适用性主要表现为:(1)可行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尤为重要。就人才培养而言,可以将高校的教育过程与企业的精细化生产流程相对应,将高校看作企业的供应方,人才作为产品,招聘单位是需求方。企业采用精细化管理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理高校也可以应用该理念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精耕细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效益。(2)必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人才需求分类越来越细,对综合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对人才要实现细致化、精细化培养;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育方法、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满足人才发展需求,这也需求高校对教育过程和模式进行精细化管理。此外,精细化管理还有助于提高高校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切实提高教育实效。(3)拓展性。人才与企业生产的产品有本质的区别。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精确度越高越好,可以实现标准统一的精细化管理;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学生,其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爱好特长。因此,在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与高校实际特点相结合,与人才培养规律相结合,进一步拓展多样化、个性化等内涵特征,以满足人才培养精细化的内涵和要求。
图1 精细化人才培养体系三层式结构
三、精细化管理下的高质量人才培养结构及特征的诠释
(一)精细化人才培养体系为三层式结构图式
根据精细化的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可以分为对象层、分析层与指标层。其过程是通过对对象层的分析,进行细节的分解量化,最后形成对应的指标层。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三层分析,将人才培养体系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体系、保障体系等四个大的方面,再对每个方面进行特征分析,形成多样化、细节化、个性化等标准要求。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指标层投射出精细化管理的全部特征
指标层体现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核心理念。要做精做细人才培养工作,指标层应体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方面面。(1)多样化。多样化是高校精细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之一,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不同种类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与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并不矛盾,正是因为运用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认真细致分析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学生素质能力发展要求的多元化,才要确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这也是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2)细节化。细节化是要求关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以精益求精的方式做好每一项工作。细节化方法主要有横向细化和纵向细化,横向细化是将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容,横向细分为数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细分为更小的部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纵向细分是按照培养过程和时间顺序将培养流程划分为数个工作单元或工序,并细分为更小的单元,直到不能再分或不必再分为止。细节化同时还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责任的细化,将人才培养各单元的责任落实到唯一的责任人身上,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无人负责的现象。如海尔的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要求每个螺丝、每块玻璃都要有相应的责任人。(3)数据化。数据化是对人才培养细节标准化后的量化定额。对人才培养的每个细节进行科学分析并进行细致的量化,用科学的数据来显示人才培养过程的实际效果。如对学生接受实践教育课程数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应关系,进行数据化的分析,从而可以确定学生所需接受的实习实践教育的课时,进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数据化可以改变粗放、模糊、笼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使各个细节都有量化的标准,达到人才培养的精准化要求[4]。(4)信息化。信息化是精细化人才培养的技术手段,即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来。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和智能技术[5]。信息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人才培养服务。如实现博客学习交流、网络视频教学等,开展师生间的互动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智能打卡等上课点名制度,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学生到课率;另一方面是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化(OA系统)以及管理信息系统(MIS)等,对高校信息传递、工作安排、教学管理、就业培训等实现自动化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服务的效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5)个性化。个性化是要求人才培养精细到每一位学生,这是精细化管理理念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拓展应用。个性化在酒店的精细化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要求每位客人进入酒店时就要实现个性化服务,根据客人的不同情况和实际需求快速、准确、细致、到位地提供服务。如发现入住某酒店的客人鞋带断了,服务员发现后马上购买过来送至客人房间,给客人带了惊喜和优质的服务印象。对于高校精细化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才特点,量身制定培养方案,实现“因材施教”的人本教育模式。
四、精细化管理下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和模式的创新,应与基本原则协同、与社会需求链接
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目前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型、应用型、技能型三大类,那么精细化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格也必然是多元化的而非统一的标准,但其建立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的原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学校办学水平和条件等实际情况,合理适当地确定精细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2)改进的原则。在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持续研究分析,不断改进和完善精细化人才培养体系。(3)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建立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兼顾个体的培养方案,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个性化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主要解决培养途径问题,其核心是把握精细化的教育过程,就是将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通过培养路径有效地链接起来。如图2所示。
图2 精细化人才培养途径构建
图3 人才素质构成分析示意图
(二)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应与人的科学发展质素相匹配
1.精细化的素质培养。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分析及与高校学生能力的关系匹配,可以将能力构成分解为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品质方面三个一级指标,再细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然后再细分为培养体系所要求达到的三级指标等。如对于知识方面,可以采用专业资格证书、专业软件培训证书等细分指标来实现。如图3所示。
2.精细化的教学体系。精细化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共三大方面。(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的优化和细化是精细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在通过对社会人才需求标准和学校实际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对专业的设置进行合理优化,建立与需求匹配的对应专业或对原专业合理细化分类。在同一大专业背景下实现分层分类的模块,同时对相应模块进一步细化,以社会需求人才的专业要求和能力结构为细化标准。如同德国对人才培养提出“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指导思想,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精细分类指导,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6]。(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根据专业设置及专业分类的不同方向进行细化、量化和标准化,形成不同种类的课程体系。这里尤其是要重视实现跨学科复合课程的设立,增加学生课程选择的自主性,实现对复合专业类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还要对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细化研究,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要求。(3)教学方法。精细化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改变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讨论式”及“开放式”等教学手段[7],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这也符合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学思结合”启发探究式的人才培养教学方式。
3.精细化的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主要分为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两大类,专业实践可以细分为就业岗位实习实践、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主要指以了解和服务社会为主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针对各种类型的实践教育建立相应的细化标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1)就业岗位实习实践:要求学生以一般工作者的身份进入企业、科研单位等参与一线工作,使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深化和提高,同时积累相关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2)课程及毕业设计实践:主要指课程、实验、毕业环节所开展的实践教育,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强化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3)科研实践:包括参与导师的课题、学生自主立项课题和科技竞赛等实践活动,通过量化的指标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4)社会实践:可以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实践内容,如低年级以服务社会、了解专业为主,高年级以培养专业能力为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8]。
4.精细化的师资力量建设。师资力量是人才教育培养的主力军,其细化为教师招聘、教师培养和教师激励三个指标。(1)教师招聘。根据人才的多样化培养需求有侧重点地招聘各种类型的教师,如科研水平高的教师、具有专业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也可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各类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员来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2)教师培养。一方面让教师也到专业实际工作的第一线实习锻炼,使教师授课内容更接近专业实际,使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更高。许多高校也在建设职业和教师资格等“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为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搭建平台。同时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对教师的成长发展制定合适的培养标准,确保人才培养的需求。(3)教师激励。根据精细化的原则将教师激励内涵分解成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工作是由需求开始,然后激发动机,实现教学目标,最后满足需要。可以将教师考核体系分解为基本素质、工作绩效等两大二级指标,再细分为三级指标等,如将工作绩效分解为教学工作量、人才培养工作业绩等三级指标[8],并根据构成建立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教师主动教育培养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5.精细化的保障体系。这主要是指人才培养所需的标准化的硬软件实施,硬件包括教学设施设备、图书馆资源、运动设施、后勤硬件建设体系、产研学实践基地、安全保卫设施等;软件包括教学考评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行政办公信息系统等。需按照精细化指标层要求来实施,建立各类保障机制的目标和标准,明确工作中每一个细节,同时确定每一个细节中的负责人、岗位要求和工作标准,实现精细化管理,营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图4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6.精细化的考评机制。考评机制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1)评价主体:应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包括行政管理人员、教学督查、学生、社会企事业单位人员、往届毕业生等,全方位考评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要对每位成员的工作职责、标准和要求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指导,强化评价管理的科学化。(2)评价内容:主要指人才培养体系构成要素及相关的量化指标,包括上述的教学体系、实践教育、师资力量、资源保障等,同时也对每一项建立的标准、流程、实效等进行细致的分解、量化,实现量化的考评。(3)评价方法:实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实现“PDCA”的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P是明确评价的对象、内容、标准以及执行计划;D是具体执行评价环节,落实到评价的每一个细节,了解和掌握评价的内容资料;C是检查和反思评价的执行情况,持续了解评价对象等反馈情况,找出存在的不足和漏洞;A是采取措施改进这一评价循环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优化评价体系,并为下一个PDCA循环做好准备。如图4所示。
总之,高校人才精细化培养体系具有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其指导思想是不断追求人才培养质量的精益求精,实现的途径是对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细节精心制定标准和指标的量化,并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同时进行全面“动态”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实现快速反馈和及时改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形成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
[1]钱国英,等.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12,84,85.
[2]王丽静.高职精细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95-100.
[3]孙贺.高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09.3,5.
[4]温德诚.精细化管理实践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45,47,56,58.
[5]游战清,等.企业信息化理论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8,19.
[6]徐理勤.现状与发展——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67,68,148,149.
[7]蒋冀骋,等.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7,178.
[8]徐涌金.高校教师激励专论[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32,33,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