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虚拟得很
2011-01-04童孟侯
文/童孟侯
“大师”虚拟得很
文/童孟侯
我读文章就像我购买油画一样,不大看重这个画家是什么大学毕业的,是什么家的协会会员,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更对他的“人肉”不感兴趣。我看到我中意的油画,只要囊中不太羞涩,就买下;我发现喜欢的文章就读。
大约40 年前,我在旧书店淘到一本文怀沙写的《屈原离骚今译》。这个名字听起来像老头子的作者,是在1953年译的屈原《离骚》。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没几年,那时,他肯定是个小青年。可是《离骚》是伟大的古典名著,轮得到这么个小青年来译吗?于是,小文同志老老实实在后记里写道:“本书原稿曾请郭沫若师及游国恩先生代为校阅,得到帮助不少,特此志谢”。
当初,我的古典基础甚差,直接读《离骚》有困难,我是仗着这个文怀沙读懂《离骚》的。我一直以为这个姓文的人很了不起,竟然是中国用大白话来译《离骚》的第一人!
我从《离骚》里读到了无穷的诗韵和悲怆,估计文怀沙也从屈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他在后记里是这么说的:“这诗篇中似乎有太多的有关诗人自我的表现。但是由于他的所谓自我植根于灾难重重的人民的灵魂深处,因而它所宣泄的便不能被理解为只是局限于个人而已。”
请注意“自我的表现”这五个字。
后来我真正见到文怀沙这个“翻译家”已是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已经是个老人,到上海来作一场报告,很是轰动。他提到一件事:说他蹲监狱的时候和一个指挥家同屋,指挥家实在没事干就叫家人送总谱来给他,《红灯记》的、《红色娘子军》的。管监狱的人没话可说,要看“样板戏”嘛。不久,指挥家就让家人带贝多芬的、施特劳斯的、柴可夫斯基的……总谱。管监狱的人看见那上面没有文字,只有一些“蝌蚪”,估计反动不到哪里去,于是递给了他。
从此,指挥家就在牢里读谱、背谱,天天在铁窗里挥舞着双臂,读到柴可夫斯基的《悲怆》热泪盈眶啊!管监狱的人想,这家伙一准是疯了。
指挥家在外面的时候应酬不少,读谱的时间不多。如今关在牢里,他背下多少古典交响曲的总谱啊!据说粉碎“四人帮”之后,指挥家出狱了,非但身体倍儿棒,指挥上的造诣比以前深厚多了。
文怀沙说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逆境中也可以做到不荒废。
三四年前,有人突然很认真地查了查文怀沙老先生的来龙去脉,查一查他大师的称号,结果发现疑点多多,于是责备他算个什么“大师”?!
我感到在这个大师满天飞年代,要当大师是比较随意的,当个“国际大师”又有何难?无需上报无需审批,有人在媒体喊上这么一声,被喊的就定为大师了。
痞子作家王朔说得很逗:“每天睡觉前对自己默念三遍,起床后轻轻喊三声,在人堆里悄悄嘀咕三声,对着镜子端详自己,越看越像……果断地走出门去,一个真正的大师就这样诞生了!”
前不久我受邀到上海郊区出席一个桃花节,一进门,只见桃花园摆着好几个摊子,一个女士专门用粽叶和草编织小青蛙、蝈蝈和蜻蜓什么的,哄孩子的,她的台子上标明:“编织大师某某某”。另一个摊子是个先生,他说只要游客说出自己的名字,他立马就可以用这名字作诗一首,并写成毛笔字送给游客(当然是要收钱的),他的摊位上也标明他是个“书法大师”。
我想,靠小手艺赚点辛苦钱的都可以当“大师”,能翻译古典名著《离骚》的文怀沙,称他一声大师还是可以的吧?再说了,不管文怀沙80岁还是90岁,肯定算是高龄了,有人给这么老的关过牢的吃过苦的老大爷戴一顶“大师”的帽子,也是逗老头开心。要是文老大爷义正词严地拒绝,是否有些不礼貌?再说了,大师又不是职称,不是职务,虚拟得很。喜欢不喜欢这称呼取决于个人所好。比如人家要称京剧名家裴艳玲为大师,她立刻打断:梨园行,只有梅兰芳大师,我都成大师了,底下就没有唱戏的了……
这话很谦虚,也很实在,大师太多,办事的人就没处找了。就像“文革”的时候,两三个人就可以成立一个造反司令部,就可以当总司令。结果,搞得朱德反而不像总司令了……
我觉得我们要较真,最好不要找这么老的老头,可以去找口齿伶俐的年轻点的大师嘛,我看有些喜欢抛头露面的人,好像也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呢。
童孟侯 中国作协会员,擅长幽默文学,出版幽默随笔散文集《你有权选择幽默》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