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粹
2011-11-21
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
人民日报评论部发表《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说:同样看待一件商品价格,有人显得很“淡定”,有人表示“鸭梨”很大;同样面对一桩刑事案件,有人焦虑等待“正义到来”,有人则在寻找“程序瑕疵”;同样衡量一项改革措施,有人双手赞成,有人却提出质疑……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变化。从一种声音到百花齐放,从千人一面到丰富多元,反映出思想的极大解放,也体现着中国的前进方位:在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不同利益的调整与博弈,自然带来不同诉求的表达;随着开放扩大和全球化深入,传统与现代、国外与本土,不同价值观念也必然产生碰撞交锋。
多元表达难免会有“异质思维”,甚至给人“鸡同鸭讲”的感觉。在这过程中,我们欣赏理性平和讨论,期待闻过则喜的态度,但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一些人在讨论中容不下异见,相互对骂攻讦,动辄给对方扣上吓人的帽子,用意气之争代替真理追求;一些人对待批评建言,非但不虚心听取,反而搞起了“诽谤定罪”,甚至以权力意志压制不同声音。鲁迅先生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一种自信。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态的形成。
在这个意义上,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在对话中协调立场,在交流中化解矛盾,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相对于普通民众,手握权力的执政者尤其需要这种“包容”。如果说前者的狭隘只是语言暴力,后者的狭隘则可能带来真实伤害,如果说前者的包容体现的是素质修养,后者的包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更是执政为民的需要、法治社会的要求。“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不乏各种偏激声音,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而不能主观地归之为“对着干”。相反却应看到,在一个多元社会,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既是尊重公民的表达权,也是纾解社会焦虑、疏导矛盾冲突的必然要求。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其实,不同声音乃至反对的意见,还是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资源。所谓“听不到不同意见不决策”,只有允许不同声音存在,才能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做出理性判断和正确决策。所以毛泽东同志认为“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所以邓小平才说“七嘴八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所以中央领导才反复强调“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多元乃繁荣之奥秘。一个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需要多样的个性表达,越需要整合各种意见形成统一意志的能力。以包容心对待不同声音,在“存异”中“求同”,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成为“一袋各不相干的马铃薯”,并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凝聚、升华。
“主旋律”的共识化问题
北京日报发表中央党校教授辛鸣的文章说,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主旋律”,一个社会也必须倡导自己的“主旋律”。但一个社会事实上的“主旋律”与所倡导的“主旋律”之间往往可能不尽吻合。培育共识是“主旋律”建设的第一步。之所以要强调共识,是因为现在有一些同志对于“主旋律”的理解存在误区。比如,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思想乱了社会才乱,用“主旋律”把思想统一起来搞“清一色”、“一刀切”,不就没那么多麻烦了吗?其实,这种想法在现代社会不仅是一厢情愿,简直是天方夜谭。
从形式上来看,“主旋律”确实是“一”,但这个“一”是“多”的集聚、是“众”的共和。“主旋律”是各种声音和谐的结果,不是一个音符单调的重复。一个声音不经历史的磨合与社会的选择是不能也不会成为“主旋律”的。社会的“不同”、“多元”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僵滞、寂寥、死气沉沉与鸦雀无声的社会是没有活力、没有前途、没有希望的。所以,尽管现在是“矛盾凸显期”,但我们又把它称之为是“黄金发展期”,其道理也在这里。
社会情绪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你对我“仇富”与“报复”,我对你“歧视”与“排斥”,相互心里都憋着一肚子的气,甚至一肚子的火,一有机会就会发泄乃至爆发出来。有些外国人很奇怪中国人为什么会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网络上炒个不停,其实中国网民心里很清楚,炒的不是那些事件而是心中的情绪。“我爸是李刚”让一起意外的车祸诠释了权贵的骄横张狂,局长的“色情日记”则成为了民众丑化官员荒淫无耻的鲜活样板。当社会对这种情形的恣肆渲染与过度解读中不仅仅有当然的义愤,甚至还有更多幸灾乐祸的时候,阶层分歧就不再仅仅是职业与身份的差别了,而具有某些对抗性了。
分歧思共识,对抗求和解。没有共识,怎能理解?不能理解,何来和解?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在阶层的分歧中寻得共识,轻则一盘散沙、没有合力,重则滋生对抗、水火不容。只是,共识的精义在于“共”,在于“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