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大学生羽毛球教学步法的实验研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2011-01-02高文强

体育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步法学时字形

高文强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 桂林 541004)

普通高校大学生羽毛球教学步法的实验研究
——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高文强1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 桂林 541004)

结合国内体育教学动态,设计并做实验研究了从“1”字形、“一”字形组合形式步法的教学方法,并将此方法与“十”字形步法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实验,以期摸索出一套在普通高校的羽毛球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普通高校;羽毛球步法;训练方法;实验研究

当今世界羽毛球运动朝着快速、全面、进攻、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快速、灵活的步法为前提。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一般都没有进行过羽毛球专业的训练,正是对其进行基础技术教学阶段,应重视对步法训练,因为不掌握正确的步法,就会影响各种击球手法的学习和掌握,而在比赛中如没有到位的步子,就会使手法失去应有的积极作用。普通高校羽毛球限选课中步法的常规教学沿用的是竞技羽毛球教学的教材而组织练习,步法传授主要通过单一的技术动作学习入手,将羽毛球步法分解成“1”字形、“一”字形、“十”字形、“Ⅹ”字形、“米”字形等若干个单项技术的反复练习。其特点是较容易掌握基本技术,但是实战能力运用能力差,通过对普通高校在学生羽毛球步法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过程进行总结,为普通高校羽毛球步法的教学、训练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9级羽毛球选项班的68名(男 56人、女12人)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步法、步法训练方法方面的书籍、期刊和文献资料。

1.2.2 实验法

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9级羽毛球选项班的学生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实验。

1.2.3 数理统计法

采集教学前后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1.3 实验设计

1.3.1 对照组“十”字形步法练习

采用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在前4周14学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在后4周14学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在步法教学中,每2学时羽毛球教学中保持10min的步法练习时间。在步法的练习和测试时,不要求结合羽毛球的手法(注:第一个2学时的课程和最后一个2学时的课程均是步法测试)。

1.3.2 实验组“1”字形、“一”字形组合形式步法练习

采用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在8周28学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在步法教学中,保证步法的连贯性,并在每2学时羽毛球教学中保持10min的步法练习时间。在步法的练习和测试时,不要求结合羽毛球的手法(注:第一个2学时的课程和最后一个2学时的课程均是步法测试)。

在羽毛球教学的每个学时中,根据步法教学内容和复习内容的不同,将队员分为4个人/组,分为2~3组,分别在不同的场地上进行步法练习,练习步法的总时间为10min,并在32学时内完成其他规定的教学任务。整个步法教学分三个阶段完成,在初始阶段,可结合步法教学内容,多次重复完成从中心交叉点→某一端点→交叉点的步法动作;在步法移动动作掌握到一定程度后的中间阶段,可选择适合的场地进行小组和步法练习,即完成从交叉点→第一择端点→交叉点(或通过该点)→第二择端点→……→交叉点,这是比较复杂的小组合练习;在练习的最后阶段,将所学动作进行有机组合,选择合适的场地,合理分配练习者,每一次练习中完成4点练习,在两侧移动时手触左右两侧单打边线,向前场移动时手触羽毛球网,向后场移动时其中一只脚要求脚踩羽毛球场的底线。羽毛球移动步法与羽毛球场地选择见表1。

1步法练习的适合场地选择

2 结果与分析

2.1 进行教学前后的比较分析

在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规定教学任务的第一节课程中,采用“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方法,采集数据,进行t检验,其结果见表2。

表2 教学前“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情况分析

表2统计检验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场地移动速度上,实验组成绩均值略优于对照组;从两组实测成绩的最大值、最小值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但两组无显著差异。

2.2 实验检测与统计

在对照组与实验组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后的3d时间内,采用“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方法,采集数据,进行t检验,其结果见表3。

表3教学后“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情况分析

在对照组与实验组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后的3d时间内,采用“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方法。表3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场地移动速度上,实验组成绩均值优于对照组;两组实测成绩的最大值、最小值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2.3 进行男大学生教学前后的比较分析

在对照组的男生与实验组的男生在规定教学任务的第一节课程中,采用“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方法,采集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男大学生教学前“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情况分析

表4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场地移动速度上,实验组成绩均值优于对照组;从两组实测成绩的最大值、最小值分析比较,并从步法合理使用次数分析,对照组的成绩优于实验组,但两组无显著差异。学生在“十”字步法练习中,比较吃力地完成练习,因为强度比较大,所以在每次练习的后阶段,学生是比较难坚持练习,在耐力上是比较弱的。如果精神或者身体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学生会选择放弃练习。在移动速度上差异不明显,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整体速度较慢,主要是因为教学对象羽毛球运动基础较差、授课时间较短、教学中专门练习时间有限,因此,教学经过中没有一味要求运动的速度;练习过程中较多地是强调羽毛球运动的韵律性和节奏感。

在对照组的男生与实验组的男生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后的3d时间内,采用“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方法,采集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男大学生教学后“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情况分析

表5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场地移动速度上,实验组成绩均值略优于对照组;从两组实测成绩的最大值、最小值分析比较,并从步法合理使用次数分析,实验组的成绩略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实验组的学生在“1”字步法与“一”字步法组合练习中,可以较好的完成每组的练习要求,每组练习的强度与密度是比较好控制的,在体力上学生也是可以接受的,并成绩得到一定的提高。

2.4 进行女大学生教学前后的比较分析

在对照组的女生与实验组的女生在规定教学任务的第一节课程中,采用“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方法,采集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6。

表6 女大学生教学前“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情况分析

表6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场地移动速度上,实验组成绩均值优于对照组;从两组实测成绩的最大值、最小值分析比较,并从步法合理使用次数分析,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无显著差异。

在对照组的女生与实验组的女生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后的3d时间内,采用“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方法,采集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7。

表7 女大学生教学后“十”字形步法移动测试情况分析

表7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场地移动速度上,实验组成绩均值优于对照组;从两组实测成绩的最大值、最小值分析比较,并从步法合理使用次数分析,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无显著差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通过教学实验对比,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基本技术的时间明显缩短,步法的掌握对于手法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3.1.2 移动速度

教学前后数据对比得出,男生的场地移动速度差异不明显,女生的场地移动速度差异明显。在测试过程中,在移动速度上对学生只提出“尽快”的要求,而在测试过程中,教学对象的服装也影响到步法的移动速度。

3.2 建议

3.2.1 制定合理的高校羽毛球教学大纲与计划,充分考虑学生的竞技能力和个人特点。

3.2.2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更为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3.2.3 区别对待男女大学生的教学,提高男女大学生的运动能力。

3.2.4 加大学生的运动强度与密度,强调羽毛球运动的韵律性和节奏感。

1 章司路.乒乓球教学中步法练习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6):125-126

2 段文义.羽毛球手法和步法持球练习教学实验[J].四川体育科学,2003,(2):36-38

3 蔡巧红.儿童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特点及其训练[J].体育科学研究,2003,(2):21-22

4 都军,王岩.少年儿童羽毛球步法移动技术的教学[J].辽宁体育科技,2005,(2):92

5 姜晓宏,张力.羽毛球选项课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验[J].辽宁体育科技,2005,(4):68

6 汤志强.羽毛球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步法训练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院报2004,(2):59-60

7 赵静,刘文娟,王慧丽.乒乓球步法教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6):98-99

8 陈莉林.羽毛球运动员步法与力量灵敏素质的关系[J].体育科学研究.1998,(01):21-23

Ordinary College T eaching B adminton in the Experimental R esearch-footwork Guili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AO Wenqiang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4)

in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badminton limited selection of the routine teaching continue footwork is competitive badminto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rganized practice,mainly through a single footwork teach technical movements,badminton footwork of learning“1”glyph decomposed into,“one”glyph,“ten”glyph,“Ⅹ”glyph,“m”glyph etc several individual technology practice.Its characteristic is relatively easy to master basic skills,but actual combat ability using ability is poor,this paper combines domestic sports teaching dynamic,design and experiment research from the“1”glyph,“a”glyph combination forms of teaching methods,and footwork with the method of“ten”glyph footwork comparative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so as to find a set of teaching badminton in the colleg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ordinary university;badminton gait;training methods;experimental research;

高文强(1978-),男,广西北海人,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步法学时字形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字形体结构的意蕴及其影响
大众武术健身之步法问题辨析
六步法创建有效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时数调查研究
学习不是“刷学时”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女子跆拳道49 kg 级优秀运动员比赛步法使用成效
添一笔变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