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方法的

2011-01-01徐锦文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1期

  再大再高的山,总有一条通往山顶的便捷通道,关键在于登山者勇于探寻;一篇课文,内容再丰富,知识点再多,总有一个适合文本、容易操作、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者精心设计。
  登山要迈好第一步。第一步走错了,肯定达不到山顶;第一步走偏了,肯定会多走弯路,费时又费力。如果把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比作登山,那么,第一个步骤,就是登山迈出的第一步。我非常在意这第一步。每备一篇课文总是想方设法找准这第一步,也就是常说的寻找突破口或切入点。
  设计突破口的方法很多。比如:根据题目的中心词设计突破口;根据题目的修饰语设计突破口;根据题目中的连词设计突破口;由对题目质疑设计突破口;由挖掘题目内涵设计突破口;由课文的关键词、句设计突破口;由课文的线索设计突破口;由课文的表达方式设计突破口;由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或行为设计突破口;由课文所写事物的特征设计突破口;由课文写作手法设计突破口;根据课文某个内容设计突破口;由古诗句切入课文;由歌曲切入课文;由旧知识切入课文;由课外内容,如故事、新闻、影视等切入课文;由文体知识切入课文;通过诵读、仿作等方法切入课文……
  究竟采用哪种方法把学生引入课文的学习,这要因文而定,因人而定,因时而定,因环境而定。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迈出了第一步,就开始了登山的行程。那条山径就是贯串整个学习过程的链条。它是具有磁性的,吸附了每个知识点。它的每一个环节就是教师根据每个知识点设计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由浅入深、有趣有序地组成这一完整的链条。紧握这根链条,将课文、教师、学生等课堂因素整合起来,就能曲径通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既达到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和教学效果的理想化,又给人完整的、一气呵成的效果,远优于传统的板块教学。
  所以,教师在确定了教学突破口以后,就要精心设计这根链条。先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列出课文的知识点,确定重点和难点。再围绕教学目标,对每个知识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进行问题设计。然后将这些问题,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浅入深地进行排列和组合。
  请看下面的案例: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中有这么一句话:“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这是美国一位海军次长说的。不妨就从此下手进行课文分析:
  1.美国海军次长是在什么背景下说这句话的?(得知钱学森要回国)
  2.这句话表明了他对钱学森回国持什么态度?(反对)
  3.他为什么不让钱学森回国?(钱学森太有才,太能干了)
  4.课文哪些内容反映了钱学森不凡的价值?(概括钱学森的经历和成就)
  5.他的这句话预示着什么?(钱学森回国受阻)
  6.钱学森在回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挠?(提炼:美联邦调查局的非法逮捕、关押;美移民局非法限制……)
  7.面对这些阻挠,钱学森是如何克服的?所有这些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梳理、概括:“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随时准备搭飞机回国;“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合同”;五年中搬了五次家;教育孩子心中装着祖国和亲人。表现了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定意志)
  8.钱学森回国过程中,最让你感动或敬佩的是他的哪句话或哪个行动?(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自己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穿插: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两个“不止一次”生动地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前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后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系,突出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成语:魂牵梦绕、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归心似箭)
  9.钱学森最终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的?这说明了什么?(写信给人大常委会求救,这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周恩来总理“立即指示”王炳南“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表现了周总理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对钱学森的高度关爱)
  10.如果作者把美国海军次长的话改成客观叙述好不好?为什么?(不好。那样不能形象地说明钱学森在美国军界首脑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原话显得真实可信)
  11.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说说理由。(读说写结合)
  “教师要不断探讨课堂教学艺术,创造情智共生的课堂,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出现根本性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生命化育人方略·教师读本》)一个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它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它能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快速思维、快速掌握全文内容的能力;它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乃至终身学习语文的能力。
  (作者单位:宝应县广洋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