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家的天职

2011-01-01王十月

鸭绿江 2011年2期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个概念,天职是什么。古人认为四时变化,百物生长,是天的职能,因此称之为“天职”。简单地说,天职就是指应该承担的责任。
  每一个职业,都有其天职。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从业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我们都知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天职,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说出真相是记者的天职,为公众服务是公务员的天职……
  那么,作家的天职是什么?写作的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或公认的能脱口而出的答案。或者曾经是有的,但这些年来,我们淡忘了。
  有作家笑我迂,说没必要去追问这概念化的问题,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与写作无关,就像许多公务员能脱口而出为公众服务是公务员的天职,但在工作中却从来没有树立起这样的意识一样。我反驳说,一个心中没有树立服务公众意识的公务员,肯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同样,一个心中对自己的天职没有了然的作家,也不会是一个合格的作家。很难想象,一个作家连自己从事这一职业该尽什么责任都没有弄清楚,却稀里糊涂地在那里写啊写,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来。
  这其实是常识性的问题。但这些年来,我们却忽略了一些基本的常识。
  正因为常识的被忽略,于是我们失去了基本的标准,对一部作品的评判,失去了大声肯定或否定的勇气。前不久,和一位作家朋友争论到另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因在他看来,评判一篇作品好坏,第一位的是艺术性,第二位的是艺术性,第三位的还是艺术性。很显然,这位作家遵循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所谓“纯文学”的标准,但在我看来,这一标准,是违背了文学常识的,只会把我们的文学带进狭窄的死胡同。在我看来,评判一篇作品好坏的标准,除了艺术性之外,还必须得有思想性、社会性、知识性等诸多要素。打个比方,我们评判一位厨师炒的菜,会从“色、香、味、意、形、养”几个方面去评价,而所谓的艺术性,好比是文学这道菜的六大要素中的“形”,一道菜,如果只是看上去好看,相信没有谁会说这个厨子手艺好。同理,一个作家烧出来的文学这道菜,若只有所谓的艺术性,或者说只有知识性,社会性,或者思想性,也不会是一道好菜。《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就是因其在“色、香、味、意、形、养”各方面都达到了高度的水准。
  想到当年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期间,有老师讲授零度写作,讲得兴起,由零度写作转到对“底层写作” 的批评,突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大意是说文学离生活越近,离文学性就越远。课后提问,我就问老师,怎么看杜甫的“三吏”、“三别”的文学性和生活的关系,老师一时很难自圆其说。现在想来,当时该问一问这位老师作家的天职是什么。
  有读者会问,你小子说起来头头是道,在你看来,作家的天职是什么?
  我心中肯定是有明确的答案,我的创作,也一直承担着这一责任。但我在这里并不给出答案,这答案,应在每个写作者的心中,在你从事文学创作时,得提醒自己,你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你的创作,是否有违作家的天职。我觉得,这是我们创作的大前提。
  我们常说,写作的人要解决几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就是我们的天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