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研究的主要策略
2011-01-01刘海生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5期
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由于层次低、幅员广、人员结构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差异大,推动难度大,困难重重。但农村教育关乎“三农”,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是实现教育公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要求。农村小学要走出困境,必须走校本研究之路。我校是一所山区中心小学,经过多年的摸索探究,形成了自己的校本研究策略:以校为本,以问题为导向,以整合为目标。
一、以校为本
以校为本,就是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划本校的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都符合本校的具体情况,使这一活动既具备时效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要求必须对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本校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进行分析
对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将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的程度如何。认清了,我们就可以研究哪些是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哪些是我们要加以诱导、转化或抑制的,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哪些是下一步要解决的,哪些是可以暂缓解决的。
2.对本校教师中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这一分析可以从一个比较高的视角认清本校教师群体总的优势和劣势,有利于确定本校总的教研方向,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抓不到要领的现象发生。就我们学校来说,经过分析,发现教师中除了学历均达标外,年轻人还比较多。这些年轻教师都很有活力,有较强的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要求,还比较能服从组织和领导。但由于年轻,他们教学经验相对就少,又由于身处农村,各种信息来源少,知识和观念的更新都慢半拍。这就造成了他们在教育教学行为上相对保守,不能敏锐地发现并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用的、稍纵即逝的信息,而有的虽然发现并捕捉到了信息,却对这些信息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处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进行教研活动规划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想方设法拓宽信息来源,提高广大教师知识和观念更新的速度;二是注重加强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处理信息方面的研究。
3.对本校各学科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每个学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不尽相同。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对于甲学科可能很有效,但对于乙学科却不一定适用。如果我们的教师一概不加辨别地照搬别人的模式,很可能就会出问题。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分析各学科教师对本学科课程标准的认识、对本学科教材的研究情况、对本学科性质的把握情况以及教学情况,从而发现他们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比较适合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研方向和目标。这也是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和不得要领的重要一步。
此外,教师之间也存在差异。个体不同,优缺点不尽相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对此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我们给每个教师安排的工作是否合理,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以及这样的工作安排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全校教师的整体优势。
只有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我们才可能制定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才可能使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真正获得实效,从而使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更有意义。
二、以问题为导向
我校的教研活动,都是以校本与片区为单位开展的。由教研组长指派,由某位教师上一节研讨课,大家去听课,然后一起评课,找出这节课的优缺点。这种教研活动看起来热闹,但目的不明确,内容分散凌乱,前后两次教研活动毫无衔接性,上次活动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下次活动的内容不同便不了了之了。笔者觉得这样搞教研没有多大意义,教研活动一直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参加活动的教师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提高。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大家都说不清这次教研活动到底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每位教师参加完教研活动后,几乎都还跟原来一样,自己觉得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样的教研活动没有经过认真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家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参加活动。因此,教研活动应当从问题入手,并且主张把要解决的问题当作相应的微型课题来研究。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本校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才有意义。
以问题为导向,当然首先就得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并不是某个人的心血来潮,更不是某个人的异想天开。它首先要求所有教师的积极参与,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样才能找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其次,也可以通过让一些教师上课,其他教师进行听课,然后大家从这些课中寻找出有价值的问题来。找出问题后,接下来大家要研究如何解决。解决的方案可能不止一个,我们可以让大家分组试验不同的方案,之后再进行比较,研究形成大家都较满意的解决方案。
三、以整合为目标
经过找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几个步骤之后,我们认为还没有达到教研的最终目标。因为这些解决方案都还是单一的、零散的,可操作性还是比较差的。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进行研究,要把这些方案与别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各种方法和手段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清晰的认识,运用起来才能比较容易上手。
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刚进入浅水区,今后将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只有坚持以校为本,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才会开辟出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东韶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