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学生复
2011-01-01邱际临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5期
近年来,不少省、市在中考中都增加了生物科的考试,如江西省赣州市近三年的中考都增加了生物科的考试,2010年中考生物的分值为40分。针对这一现状,作为中学生物教师的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呢?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中总结的有关经验:
一、把握中考命题趋势,指导学生复习
生物中考命题在试卷结构、试题内容、题型和考查形式等方面,一定会紧密联系实际,充满时代气息,体现以考生为本的人文关怀,同时体现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精神。
1.回归教材,指导教学
大多数省、市中考题的命制,紧贴教材,题目素材大多来源于教材,又区别于教材,充分体现了教材的重要性,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中考命题回归教材,目的是为了给中考教学一个暗示——不要脱离教材。很多试题的立意来自于教材中的实验探究、家庭小实验、教材知识的横向总结、教材内容、章节后的习题。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是对教材中的实验、图表、装置、定律等进行了精加工,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属于对教材的又一次创造、升华。
2.突出重点,加大试题覆盖面
中考试题知识覆盖面将逐年增大。由于生物部分的分值很小,又要照顾到知识点的覆盖面,所以在命制题目时,尽可能容纳更多的知识点,最终使得每道试题均涵盖了4~6个知识点,覆盖率达到85%以上。对于重点知识,加大考查力度,分配较大的分值。
3.紧密联系实际,突出生物的生活化
联系生活,结合实际,用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命题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争取使试题和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从全国近百份试卷分析结果来看,绝大部分题目都和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从实际现象中找到运用知识的巧妙思路。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
4.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中考所考查的问题是学生需要或想知道怎样解决的实际问题,这就使得学生的解题过程变成了主动解决实际问题、展示自己才能的过程。同时,体现教育价值的试题将会增加,这些题目不但要考查同学们的生物基础知识,还要使同学们更加关注健康、材料、环境、能源等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问题,体现生物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生物教育的人文价值。
5.关注社会生活热点
把握中考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垃圾、土地沙化等问题,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知识,维生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等知识,以及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等。这类题目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应用性,既考查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品质。
二、运用有效复习策略,提升学生中考成绩
1.必须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扎实的基础,只是一味做新题、难题,怎么能把问题研究透彻!更谈不上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看书,勤于思考,勤于动手
复习中很多同学不会看书,只是大量地做题,其实这只能是事倍功半。建议同学们静下心来,仔细地看一遍教科书,吃透书中内容,然后精选一些习题,从多角度思考,直到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为止。
3.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中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模拟实战,扫除“盲点”
到了复习的最后阶段,不妨采用模拟实战的方式,对阶段的复习效果作个全面的检查。每次考试完及时把试卷上的错误一一记录下来,仔细分析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认真听老师的讲评,及时总结,然后重点记忆,反复练习,扫除“盲点”。
总之在复习时,一定要依据教材,依据考试科目的说明,认真钻研课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造性思维,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在中考中定能取得优异成绩。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太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