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在绘本教学中的运用
2011-01-01朱建梅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5期
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的图书,它的语言简练生动,版画大而精彩。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借助现成的图片讲解,有时甚至把绘本的内容当作看图讲述,简单地让幼儿看图来讲解绘本内容,使幼儿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尝试了以活动单导学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幼儿园“活动单导学”是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幼儿发展是“活动单导学”的根本目标。因此在教学时,利用活动单让幼儿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使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合作学习来促进自身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自主探索
1.个体感悟
因为绘本的物像形态生动、色彩鲜明,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幼儿从封面开始有序地自主阅读一遍。然后告诉老师故事里都有谁、讲了些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相互之间会表示不同的看法。如幼儿在自主阅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第一遍之后,就纷纷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有一位幼儿说:鼠小弟还可以请大象来帮助它。因为大象力气大,使劲地摇一摇树,让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不就也能吃到苹果了吗?
2.小组合作
在个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4人一组一起阅读,边看边讨论。然后选代表讲解故事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高涨,有的边讲边表演。这种先学后教,让幼儿主动去感知、探索的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幼儿的兴趣很浓,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一种“导学”的过程,教师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幼儿喜欢的形式,让活动产生最大的教学效益。
1.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在绘本教学中,笔者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绘本内容。例如我从《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的封面引导幼儿观察,苹果树很高,鼠小弟怎样才能吃到苹果呢?幼儿好奇心强,一个个阅读得非常认真,有的在阅读过程中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老师,我知道了,是海豹帮助鼠小弟摘到苹果的。
2.实物情境
在绘本教学时,我布置一些与绘本内容相关的实物,让幼儿亲自操作,来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学习兴趣。如我事先准备了一棵苹果树,请幼儿到前面摘苹果,当树下面的果子被摘掉,而个子矮的小朋友又摘不到上面的苹果的时候,我就让幼儿想怎样才能摘到苹果。结果幼儿说出了许多办法,然后过渡到鼠小弟也想吃苹果,它是怎样吃到的呢?在这样的情境中,让幼儿去感知绘本内容。
三、利用课件
1.PPT课件
PPT课件能将绘本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幼儿面前。如我制作了《鼠小弟吃苹果》的课件,将大象的卷、海豹的抛等配上声音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加深了对绘本内容的理解,知道了各种动物不同的本领,以及鼠小弟与海豹合作的快乐。
2.实物图片
为了让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内容,可以利用简单的图片提示,让幼儿看到图片之后,能讲出下面的内容。例如在上《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时我依次出示小鸟、大象等的图片,通过提示,幼儿很快就能阅读绘本内容。
四、情境表演
绘本的很多句式是重复或排比,这有助于幼儿记忆和阅读。因此,在幼儿感知绘本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节。
如上《鼠小弟荡秋千》,让幼儿分角色扮演小鸟、大象、狮子、猪先生,并学习说句式“你太重了,荡不了”,引导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绘本的快乐。
因此,运用活动单导学进行绘本教学,为幼儿创造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幼儿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许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