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1-01-01徐薇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5期
从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而言,大众会计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培养学生对学习会计的兴趣至关重要。本文从自身教学研究出发,试从四方面讲述如何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事教学几年来,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反映会计难学,虽然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是效率低,一直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师生,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觉得,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陈旧、滞后等诸多因素外,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会计教学工作:
一、通过事例,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在开学第一节会计教学课时,我不急于讲新课,而是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的事例。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是有说服力的,通过这一系列的例子来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接着,我再让他们亲口说说会计工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关联。通过热烈的讨论,再次激起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为他们今后认真学习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前,创设情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如果教师在教前能精心设计好,使学生既轻松自然,又有趣味地进入学习情境,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中,激发兴趣
当学生在激起学习动机、产生求知欲望后,教师必须及时进行以趣导学,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3.教学后,增强兴趣
“温故而知新。”学习新知识后,我总是及时对已讲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使学生记忆得到加深。因此,在每一堂课结束前要让学生依旧保持兴趣,掌握课堂要点,这要求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结尾时,使结尾与开场前后衔接,成为新旧知识的纽带,把整个教学过程联系起来。
三、教学形式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化难为易,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在教学中将现实生活中与会计问题相关的成语、故事、比喻、小笑话、典故等引入课本,将课本中复杂、深奥的会计哲理、会计术语同现时生活相联系。通过会计问题生活化,就能把会计教学中出现的复杂会计问题简单化、抽象会计问题具体化、深奥会计问题通俗化。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也要掌握教学艺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使学生深深地被教师精彩的课堂组织艺术所吸引,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3.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与成绩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学生由于学习兴趣进而取得了好成绩,强化了学习兴趣,使兴趣产生更大效能,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我处处注意使学生特别是中下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来增强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师生沟通情感,培养兴趣
在会计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十分重要。只有师生间情感发生共鸣,教学互动,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益才能达到最优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调控。我们应该让会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充满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希望,体现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意识;同时,我们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角色置换,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学生的各种感受,以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师生之间更容易沟通思想感情,学生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自然就达到了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好会计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欲望,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和保证会计教学的质量,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