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的故事效应
2011-01-01吕桂宗
新课程·上旬 2011年4期
摘 要:故事教学是思想品德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参与课堂,体现主体作用。
关键词:故事教学;实施;反思
我们学校属课改实验区,使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它是帮助学生学习,陪伴青少年成长的思想品德教科书,该教科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学生“学”的角度为出发点,是名副其实的“学本”。就是说它是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学生自己学,从而完成对自身品德、修养、性格、乃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
故事教学是思想品德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参与课堂,很好地避免空洞说教,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收到独特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故事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例如《莱特兄弟的故事》:一个牧场,住着一户牧民,每天父亲出去放牧的时候,都要把两个年幼的孩子带上。一天,当他们走过一座山岗的时候,看到一群大雁从天空中飞过,身边的儿子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那样在蓝天上自由飞翔,那该多好啊!”父亲听了接过话说:“孩子,你能飞啊,不信你试试看。”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学着大雁的样子,张开双臂,起跑……跌倒了。“孩子,你飞不起来,那是因为你还小,爸爸就能飞,不信你看……”,结果,爸爸也没有飞起来。这时,爸爸意味深长地说:“孩子,爸爸飞不起来是因为太老了,不过,等你们长大了,就一定能飞”。果然,当哥哥34岁那年,兄弟俩终于飞上了蓝天。
一、故事教学的实施
在中小学,学生喜欢听故事是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可能不喜欢某一门功课,不喜欢某一个老师,但没有几个不喜欢听老师讲故事的。我们经常听学生这样说:“老师,课堂上多给我们讲些故事吧,我们喜欢听故事”。可见,青少年学生爱在玩中学,爱在乐中思。故事是生动地讲述出来的,可以让学生在故事情节的召引下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讲,更加积极地思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故事教学的科学实施,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故事选择要有针对性
(1)故事要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是故事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在故事讲述中能够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二是故事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在具体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根据每节课的讲授要求,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选择故事,编撰故事。如《莱特兄弟的故事》,它不仅是初中生所熟悉的,也是同学们容易理解的。同时还能与各年段的教学内容相联系,可用于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成才及坚持不懈的精神等教学内容。
(2)故事还要给学生以新鲜感。故事应从生活中发现,尤其是学生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的故事,故事虽小,意义丰富,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发掘生活故事蕴含的哲理、道理,我们就有无穷的教学资源。当然对生活中故事,要根据教学需要再加工。恐怕很多人都有喜新厌旧这种习惯,老师和学生手上都拿着一本同样的教材,我们都看过了,新鲜感早过去了,课堂上我们再照葫芦画瓢式的讲一遍,课堂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故事讲述要有艺术性
故事教学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故事的讲述。讲述故事要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来,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不断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共同完成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在故事进程中就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所谓故事讲述的艺术性:一是故事讲述要有悬念。通过故事讲述过程中不断设置的悬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发展,体现故事教学的魅力。如《莱特兄弟的故事》,就可以设置如下的悬念:“孩子真的能飞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告诉孩子呢?”“难道爸爸就一定能飞吗?”“兄弟俩最后飞上天了没有?”等问题来制造悬念,组织教学。二是要让学生参与故事、猜故事。教学用的故事根据需要加以改编,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宽泛,情节设置的自主性更强,可以增加许多互动环节,如让学生演一演某个片段、某个角色,猜一猜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体验式教学情境创设的一种积极尝试。
3.故事效应的多重性
故事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故事蕴含的深刻寓意,然后对照自己的所思、所学、所做,找出差距和不足,鞭策自己,改正自己。
寓道理于故事之中,有利于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具体地受到健康的思想感情的感染。借助于故事,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效果往往比冗长的论述要好得多。然而讲故事毕竟是一种教学手段,是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服务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也不能只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或把故事当为谈资或逗趣的材料,而是通过讲述故事,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达到“以情激趣”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故事是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是一个影子。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许多故事筛选出来,选择情趣高雅、富有教育意义的例子,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因为这些故事源自生活,能够让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触发他们去思考更多生活中的案例,从而间接实现“生活教育”的目的。就像《莱特兄弟的故事》一样,故事教学组织得好,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放飞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使自己在将来飞得很高、很高,很远、很远……
二、故事教学的反思
思品教学使我深切地感到,课堂上的说教学生不爱听,教学效果也不佳。在教学中适当讲述一两个故事,既能打动学生的心,也便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寓于故事中的道德知识和行为要求。但课堂上一味讲故事也不行,一味讲故事,只能喧宾夺主,那么如何妙用故事呢?其基本要求是:
1.“准”
所谓准,就是要紧扣教学要求,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把握故事与所教课题内容的关键点,并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要把握好故事教学超越教材,超越教材不能让学生甩开教材,而是让学生从教材出发,超越教材的局限,最后再回归教材,感悟与反思所学。
2.“趣”
趣就是要生动有趣,对学生有吸引力。故事本身就具有趣味性,特别是曲折的情节、惊人的场面更使故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要注意掌握时间,掌握分寸和火候,一味强调曲折的情节,既会拉长时间,也会分散主题。
3.“精”
每节课讲的故事不能多,一堂课只有45分钟,故事一多,反而相互冲淡,容易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由烦生厌,反而产生了消极作用,难以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也无法充分发挥每个故事的教育作用。
4.“新”
新,就是要注意选择反映时代气息的新人新事,增强时代性。对这些故事,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有所接触,课堂上讲这些故事,无疑对学生有很强的震撼力,即便是旧故事,也要赋予它新内容,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故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效果是明显的。以上我仅仅是以一例来加以说明而已,难免会以偏盖全,只当是以同行共勉吧。
(作者单位 福建漳州市南靖县山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