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2011-01-01杨锦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4期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笔者将对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将课堂充分地交给学生,意味着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新型教学模式。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这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比较适合的教学模式之一。
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概念
所谓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的形式,教师通过布置任务,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遇到问题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促进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在自由、自主、合作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是适合时代发展、教育发展的先进教学理念。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终究是要走进社会这个大集体中的,那么在初中学习时,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班集体的适应能力,让其通过合作的方式增加对同学的了解,在相互的交流互助中增长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以便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满足了学生的自尊需求,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解决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小组之间的竞争氛围也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踊跃地表现自己,便于教师进一步进行教学工作;而且,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给予了课堂活跃的氛围,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应注意的事项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还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作为教师,应当未雨绸缪,避免一些不应出现的问题。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就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是合理的分组。有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完美,也使用小组合作的模式,结果却差强人意。原因就在于他们忽视了小组的合理分配。随意性、强制性的分组不仅无法完成教学目标,而且会有相反的作用,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和同学进行交流,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因而在分组时,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各方面,将学生有机地进行结合,并选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的组长,要保证各小组实力均衡,便于公平竞争。
2.选择合适的任务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关键
小组合作的任务并不是随机的、任意的。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模式时,更应该注意任务的制定。一个合适的学习任务,可以充分激活课堂氛围,让教学过程事半功倍。教师在制定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要坚持几个原则:首先,学习任务应符合学生发展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基础,适应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其次,为解决学生差异问题,达到因材施教,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结合教学实际制定任务;最后,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中,任务的制定还应具有一定的合作性和探究性,任务中应包含适当的合作和探究内容,以满足教学需要。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许多教师认为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中,教师只需布置任务,检查学习成果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教师在整个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应进行有效的组织、合理的引导并适当参与,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避免学生不交流、不合作,应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学习;其次,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能只顾让学生一味探究,教师还应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给予适当的引导;最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融入教学中,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在充分了解这种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讨,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该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宇航.共享共赢——信息技术课堂上小组合作的探究与实践.教师:理论研究,2008(10).
[2]李静.新课改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4).
(作者单位 靖江市刘国钧附属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