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2011-01-01张家保

新课程·上旬 2011年4期

  社会总是在不断变革中进步,在不断竞争中发展,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其成效取决于思维培养的竞争。教育要想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借助问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意识
  在讲《曹刿论战》时,为了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我讲述了一则高原苹果广告的故事:美国一农场主种植的高原苹果味美,无污染,畅销市场。有一年,成熟的苹果被突如其来的冰雹打得遍体鳞伤,经济损失似乎在所难免。智慧的农场主想到了一种好方法,挽回了经济损失。
  质疑:(1)农场主怎样才能减少经济损失呢?(2)有没有能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的方法呢?(3)这些方法都容易想到吗?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4)能不能把这些思维方式运用到写作中去呢?
  经过讨论之后,我告诉学生:农场主的方法是抓住苹果上的疤痕做文章。他从一般人意想不到的角度,拟了一则独特的广告:本果园出产的高原苹果,风味独特,无污染,请认准它特有的冰雹疤痕标记,谨防假冒。听完之后,学生不仅对农场主的新奇思维击节赞赏,而且受益匪浅。他们马上阅读课文,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有从乡人角度立意,抨击乡人无爱国之心;有从庄公角度立意,指责庄公不善战,急躁冒进;有从作战条件立意,指出做工作应取信于民;更有新意的则是一位同学对鲁庄公大加赞赏,赞扬他任人唯贤,敢于启用人才,重用人才,并联系到现今社会批评任人唯亲的不良行径。这些见解相对于以前,则新颖多了,深刻多了。
  二、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叶圣陶说:“语文教育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的训练。”因此,在开启学Ca+YrIJCx5Elj6vOQgaOIg==生创新思维意识大门之后,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这种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可以说,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方法:
  1.命制形式多样的作文题,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例如,借助成语题求异,如“雪中送炭”,其实并不是真正关心群众冷暖,如果干部心系百姓,暮秋时节就该把炭送到百姓家里,而不必等到寒冬雪飞时才行动;利用俗语求异,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撞钟”是和尚的分工,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们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地做着枯燥而平凡的工作,正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应大力赞扬;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或景物求异,如月亮,可提示学生,虽然满月易引起游人的思乡之情,但它只让人看到光明的一面,而隐藏了黑暗的一面;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常用器物求异,如对天平,可以剖析它自诩公正的楷模,却谁多给一点就倾向于谁的无原则性。
  这样的训练,常常能使学生对问题发前人之所未发,道前人之所未道,见解新颖深刻。
  2.以补写、续写、看图作文、科幻作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看图作文∩∩,正着看为∩∩,可以想象为石拱,彩虹,列车窗口,飞机烟雾,夕阳下老农愉快地插秧,体操运动员正对着镜子苦练;倒着看为∪∪,可以想象为别致的吊篮,悠悠的秋千。
  3.利用发现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谓发现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或材料,结合老师提供的一些问题或提示,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己发现并掌握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讲自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哪怕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其次要适时指导学生讨论发现的问题,明辨是非,为继续讨论再发现做好铺垫。通过发现、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既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更高层次的发现,又促进了集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热情,可以使学生掌握很多知识和技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可以使你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可以使你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马振海.素质教育:观念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第十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