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迫切追求

2011-01-01莫慧玲

新课程·上旬 2011年4期

  摘 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理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只有课堂教学真正有效了,新课程的理念才算得到了有效落实。在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有效引入是前提、有效提问是关键、有效生成是根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让学生学得生动、学得自主已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但是,凡事皆有度:如果太过追求学生的“动”,教学就易于流于形式化,那么,究竟应如何把握新课程的小学语文课堂呢?在这里笔者认为,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把握住了新课程教学的实质。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追求的重点。
  一、有效引入,激发兴趣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性条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合理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可以较为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的拍手歌时,通过课件出示了黄鹏、百灵、锦鸡等动物的图片,建立了词语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将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对于像“翱翔”这样难以理解的词语,教师没有抽象地以词解词,而是采用雄鹰展翅飞翔的形象直观的图片展示了“翱翔”的情境,使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了词语,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有效提问,启发思维
  课堂教学有效性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设置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最好手段。目前,在当前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虽然不再“一讲到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结果,教师的不断发问,使学生忙于作答,没有思维与想象的空间,没有自我的内化,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被动地往前“跑”SqhXgyJ6BgurFLiXw7Y/r7/N7HVZbM4o9tbT49Vf3i4=,课堂教学因此失去应有的效果。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讲究提问的质量、时机、艺术,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1.难度要恰当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首要指标。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老师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所提问题的难度,应以较高水平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例如在执教
  《邮票齿孔的故事》就有这么个教学片断:
  教师:(学生掌握了生字之后):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有趣吗?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可别忘了请下面的拼音朋友还有你小组里的学习伙伴帮忙哦!
  学生:读课文。
  教师:读得多认真啊。还想读吗?那好!不过,这次读课文得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读了这一课后,有一个问题总是搞不明白:究竟是谁发明了带齿孔的邮票呢?同学们,请你们说说看。
  学生1:我认为是那位先生发明的,因为是他第一个用别针在邮票上刺了一个个小孔。
  学生2:我们认为应该是阿切尔发明的。因为那位先生是没有小刀,一着急才用别针刺小孔的。
  教师:看看,两种意见都出来了吧!大家先别争,请认真默读课文,我希望大家从课文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样随着问题的一步一步深入,首先建立了学生对课文故事的兴趣,6~12岁的孩童对于故事的喜好性非常的大,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故事的引导下走进语文世界的美妙境界中。
  2.深度要适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深度要适宜,不能过深,也不能太浅。因为深度适宜的问题会使教师的教学在关键处着力,使问题击中要害,使学生进入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中。例如,在讲《我不是最弱小的》这课时,就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大家把课文读了几遍了,能说出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是受了谁的影响?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你还喜欢谁?
  三、有效生成,呈现精彩
  教师善于有意制造“生成”的机会,善于在不经意间捕捉生成的机会并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有效生成,这是教学有效性的最高境界。这样的课堂才能呈现生机与活力,才能有期待的课堂。
  总之,新课程为基础教育领域带来了春天般的可喜变化,作为一线教师,只有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使新课程真正发挥其培养学生素质的本来功效。
  参考文献:
  [1]张珍莺,林高明.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生成.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12).
  [2]祝小珍.积极学习心理:有效学习的基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论坛,2008(3).
  [3]罗志惠.小学语文有效讨论学习的探索.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3).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