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2011-01-01宋立新

新课程·上旬 2011年4期

  学生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只有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真正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引导学生探究时,不要把自己制造的教学任务强加给学生,而要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儿童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引导学生自学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行的北师大版课本,指导学生按“预习—导学—交流—解惑—检测—提升”六个环节进行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
   预习是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动手,自己阅读理解教学内容的过程,预习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围绕新知识设计问题造成学生的知识冲突,来激发学习兴趣。利用课前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认真学习新课内容,学生刚开始不会预习,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我们在组织他们预习时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即由“扶”到“放”。
  第一阶段——扶:在新课学习时,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和难点给学生布置一个个自学指导,让学生带着要求和问题去学,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找到难点,提高课堂质量。
  第二阶段——放:通过第一阶段的预习,大部分学生基本学会预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预习提纲应增加两项内容:一是列出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让学生在预习时首先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在课本上例题的解题过程中,注明理由。前者是为扫除预习新课时的遗忘障碍,后者是让学生重视以往学过知识,使学生养成言必有据的良好习惯。北师大版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学生自学过程中,通过认真观察情境图,感知图中有话,不懂的地方要打上问号。然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学习兴趣更浓,对所讨论过的知识印象更深刻,掌握得更牢靠。
  二、求异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传统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是常用的教学形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让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一个答不上再多问一个,答对了,就算全班都懂了。其实,这样的一问一答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生都懂了,也不意味着此问题就这一个答案。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发言的机会,纵使有不同的想法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或否定,只好放弃了。这种强制、封闭的教学限制了学生个性和主体性的发展,长此以往,容易养成学生一种服从、保守、循规蹈矩的人格特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同一个问题注意用“谁还想说”“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等话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勇于创新。因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运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善待新奇的想法,鼓励学生“别出心裁”。
  三、自编自练,体验成功快乐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我总是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多给予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和多种鼓励,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
  四、营造宽松愉悦的民主氛围,留给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究的空间
  学生只有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才能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才会勇于探究。为此,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树立“学生本位”的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学中还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观察、去探究、去发现。没有探究,就不可能发现;没有发现,就不可能有创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记得章鼎儿评课对学生活动进行了统计,其意见大致为:师生时间比为1∶1时,教师为及格;时间比为1∶2时,教师为好教师;时间比为1∶3时,则为优秀教师;如果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几句话点到而已,则为特级教师。当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求如此,学生自主参与的时间因课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我认为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活动时间应在25分钟左右。空间上应采用个人独立研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以及小组与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一定难度的问题上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总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由过去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研究、探讨、提问、总结、解决问题,享受到独立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少以前对数学课不大感兴趣的学生都乐于学数学,成绩慢慢赶上来了。优等生在解题中不满足一种思路,乐于寻找优化解法,成绩更加优秀。
  当然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愿意与各位同仁继续研究与探索,希望能真正做到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方法。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新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