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育形态下家长工作的有效策略

2011-01-01陈娅

新课程·上旬 2011年4期

  摘 要:家长工作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出现了抚养群体的复杂性、家长群体的差异性、教育观念的多元性等新的家长工作问题。笔者从教师角色的多重性、教师角色的丰富性、沟通方式的多样性方面提出了有效应对的策略。让家园合作产生有效互动,发挥教育的最佳效益。
  关键词:家长工作;教师角色;沟通方式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群体及需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提高家长工作的有效性,就需要从时代的发展特点和家长群体的需求,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如何来具体实施呢?本文从分析目前家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两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目前家长面临的新问题
  1.抚养群体的复杂性
  (1)抚养结构的丰富性。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障的发展,生命的轨迹普遍延长。家中三代、四代共存的现象越来越多,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结构是4∶2∶1,即4个50年代的祖辈,2个80年代的父母,共育一个00后的孩子,抚养结构由单一转变为多重。
  (2)抚养群体的冲突性。家庭中抚养结构的丰富性,导致育儿理念存在着显性的矛盾;50年代的祖辈,对于第三代的孙辈,普遍存在着“溺爱+经验”的育儿理念,对孩子生活照顾的多,包办代替的多,忽视对时代变迁的认识和新知识的及时纳入。80年代(00后的家长大多为这一年代)的父母,由于自身是独生子女的第一代,具有自我意识强烈、个性直率、思想开放、敢于直面表述、乐于接受新事物等特点。对同为独生子女的孩子的教育更为重视,常在早教、胎教中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是他们重视理论、实践能力弱,在育儿经验与实践能力方面常需依赖祖辈。现代的育儿理念与祖辈的育儿经验以及两者间近30年的差距,造成在共育第三代时常常发生矛盾。有时干脆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单向寄托在幼儿园上。
  2.家长群体的差异性
  (1)生活观念的不同性。由于家长间的教育程度、工作环境、文化和家庭背景不同,因此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和事物的判断值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往往将自己的生活观念渗透给自己的孩子。
  (2)育儿观念的差异性。80年代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从小重视孩子社会性情感的培养,认为良好个性的形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很重要;有的重视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有的认为情商、智商培养同等重视。家长们对孩子期望值的差异性,导致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的差异性。
  3.教育观念的多元性
  (1)教育价值观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家长对孩子教育价值存在着明显的两极性:①自由发展型,认为孩子应顺从他们的个性自由发展,成人的过多干涉会抹杀孩子的个性。②成人规划型,将成人自己的人生经验或愿景赋予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按既定的模式成长。
  (2)教育责任的认识偏差。家长对教育责任的认同存在着显著差异,有的觉得教育是学校、幼儿园的单向责任,家长的职责是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有的觉得教育是双向行为,需要家园互相了解沟通。教育责任认识的不同导致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态度截然不同。
  二、幼儿园有效的应对策略
  1.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各界对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呼声日益高涨,尤其是对于每天面对不同群体家长的幼儿教师来说,角色更趋丰富。
  (1)心理疏导师。80后的家长基本上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身文化素养较高,以及网络时代接受新教育理念渠道的丰富性,他们时常在理论上接受诸如赏识教育、个性发展等教育理念。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多采用“你真棒”“你最能干”“你是最聪明的”赞美语。随着孩子的生活环境由家庭扩大到幼儿园,见到更多的同龄人,他们在相处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矛盾和差异,作为自我感觉一直良好的孩子和家长来说,这时,教师的角色就是心理疏导师,必须用专业的教育教学和心理知识帮助家长与孩子正确认识自我,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解决心理上的挫败感,愉快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2)教育矛盾的调解师。50年代祖辈不认同80后父母的育儿理念,喜欢用老经验,而80后的父母大多不认同50年代祖辈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养00后的孩子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有时两者都会向教师诉说孩子存在的问题是对方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所造成的。这时教师以调和两代人的教育理念调解师的身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教育理念,使教养方式达到共识,减少家庭教育的矛盾。
  (3)家长的教育伙伴。随着80后家长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他们常常会自主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同时,目前大多数幼儿教师的年龄与孩子的家长年龄相仿。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因逐渐摒弃我是教师,我是专业的,家长不如我的不正确理念,淡化家长、教师间明确的角色意识,以同龄人或伙伴的关系,站在为了让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立场上,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适宜方式,获得家长的认同与好感。
  2.教师角色的丰富性
  (1)家长老师教老师。家长群体的职业是各种各样的,每个职业的独特性既能丰富教师的社会认知,又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比如:有的家长是服装设计师,对如何运用色彩装扮有一定的研究,我们就可以邀请她来幼儿园给老师们作有关“幼儿园如何美化”的讲座,让教师们在增长美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美化幼儿园的能力。
  (2)家长老师教幼儿。家长的专业背景不同,每位家长都有自己职业的强项和人格魅力,多种人才汇聚能发挥不可估量的“能量”。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他们在如何教养孩子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时也能用较专业的理论与教师进行沟通,但实践运用的机会较少,于是,我们有意识地为家长创设平台,让家长老师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或感兴趣的内容来给孩子上课,如对于时钟的教学、对于解放军的认识、对于环保教育的内容等,家长老师“另类”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既能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又能让家长们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更加理解教师的工作。
  3.沟通方式的多元化
  80后的家长们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较重,导致家长们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日渐减少,为了让他们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各方面情况,在沟通方式上要采取多元化。
  (1)便携式温馨提示。为了让家长们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采用便携式温馨纸条,写明一些情况让幼儿带给父母,让家长及时了解、发现。如明天要开展班级故事大王比赛,请鼓励你的孩子积极参加!今天孩子在园有点咳嗽,晚上请予以关注!今天孩子午餐时,胃口不好,请关注……这种形式能使家长们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和护理,做到家园沟通无障碍。
  (2)主题式沙龙。家长间年龄不同、爱好不同,交流点也不同,为了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增进交流,我们开展了祖辈家长学校、爸爸妈妈爱心沙龙等家长活动内容,在与同龄人面对面的交流中,他们不但感悟了正确的教育理念,而且体验了交流的快乐。
  (3)亲亲一家人聊天吧。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让家长也有了新的朋友圈,与同龄人认识熟知也是他们希望的,因此我们建立了班级QQ群,让家长们可以在网上交流自己的育儿经验和困惑,与老师也能交流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自己对孩子教育的想法等等。网站和QQ群建立,既拉近了家长间的距离,使他们常常以小团体结伴的形式在假期开展活动,又增进了家长和老师的感情,利于班级工作的实效开展。
  总而言之,教育是一项灵动的事业,需要时时改进与创新。只要时时改进、创新家长工作,那么肯定能发挥其应有的时代性和有效度,更好地服务于家长,受益于孩子,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
  [2]傅坚敏.让我们荡起双桨:现代学校制度下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实践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3]李晖,胡海建.现代幼儿教师的多元角色定位.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社,2010(8).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天水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