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前戏” 更好“入戏”
2011-01-01史斌
新课程·上旬 2011年4期
观看足球比赛,经常会看到场边有运动员在做跑跳等活动,这是在做上场前的热身运动呢!热身运动使得运动员由观看比赛的状态迅速地转入了竞技状态,从而发挥出良好的比赛水平。
我们的课堂也有着同样的现象,学生由休息或课间活动的状态进入课堂中各门功课的学习状态也要经过“热身”,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专门安排了课前的“热身”时间,即课前的两分钟预备。
但是,因为这两分钟时间太短,往往会被忽视,在我们的身边常有这样的镜头。
镜头一:预备铃敲响后,教室外面的活动,学生开始一边打闹着,一边进了教室,教室里学生依然是热闹非凡,有的大声交谈,有的随便走动,有的歪歪斜斜地坐在座位上发呆;教师则开始离开办公室,慢慢向教室踱去,他们估计在上课铃打响前一定能够“提前”到达教室,所以显得“从容不迫”。
镜头二:两分钟的预备铃结束了,上课铃刚响,才有几个教师突然冲出办公室,大步流星地赶向教室,踏着铃声的“尾巴”进入课堂,沸腾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了,除了极少部分学生准备了即将要上的课本和重要的文具以外,其他学生的桌子上都是乱七八糟,匆忙中开始了新课。
镜头三:预备铃敲响后,老师和同学们都养成了很好的习惯,每次预备铃一响,同学们就会准时进教室,老师们往往也会提前进入课堂,可这两分钟就这样干坐着:学生端坐着,齐刷刷地看着老师,老师显得有些尴尬,静静地等着上课正式铃声的响起……
镜头四:预备铃敲响后,老师和学生都提前进入课堂,索性提前两分钟上课,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变成了四十二分钟。
……
由于没有认识到课前两分钟预备的重要性,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例层出不穷。用好这两分钟,既可以培养师生情感,构建和谐课堂;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终身受益;还可以积累巩固所学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下面就数学课如何利用好这两分钟,课前的两分钟预备可以做哪些事情,谈谈个人的一点心得:
一、利用课前的两分钟,做好师生课前准备
课堂预备铃声一响起,学生就要准备好课堂的学习用品,整齐地摆放在书桌的左前角。如书本、作业本,数学课的话还需要铅笔、尺、草稿本、圆规、学具等,这样就避免上课了,有些学生还要转身翻书包,低头搜书桌,斜身向同学借等情况的发生;教师准备好教学用品,避免了教师因为教学用品准备不充分而影响教学进程,还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用品没带齐,让学生代替自己去办公室去取的情况。
二、利用课前的两分钟,进行心理自我调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不立”,心理准备是课前准备的思想基础,少年儿童本身适应能力差,许多同学虽然身在教室心却还在课间有趣的活动中游弋。我们要学会在课前2分钟的时间里,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心态,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巧妙的自我调节法,从心理上保持平和稳定的状态,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很快接受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素质。
三、利用课前的两分钟,语言交流融洽情感
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的需要,有时要刻意地创设一个情境,下好“套”让学生往里“钻”。可以讲讲故事,开个有目的的小玩笑,或者用语言渲染一种气氛等等。
四、利用课前的两分钟,进行数学知识比拼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我利用两分钟的时间尝试让学生做了一些数学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
1.讲数学故事。安排学生自己查找有关数学的小故事,比如“零的由来”“数字的起源”“圆周率的故事”……这样既增长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