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作文中的“符合题意”
2011-01-01王丽娜
新课程·上旬 2011年4期
认真审题,符合题意,是高考作文第一关,也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条。它需要正确地把握试题所涵盖的审题立意的角度、主要内容、中心、文体、字数等。要使所写的文章“符合题意”,就要对作文题目的每个字、词、符号、图表等仔细品读,细心揣摩,全面审核和理解其含义,正确地把握命题意图,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确立中心意旨。
一、对试题作适当分解,以求对作文要求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避免因遗漏而偏离题意
目前的话题作文命题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材料、提示语、话题和要求。话题作文的材料起个开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述一段小故事或给出一幅(组)漫画等,用意在于吸引考生注意力,激起考生的写作兴趣,将考生的思维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提示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或是补充介绍,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打开思路。审题的重点应放在提示语上,而不应过分拘泥于材料,如果过多关注材料,思路反而会受到约束。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话题和材料的关系,既可能是话题范围仅仅是材料蕴含的意义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话题范围远远超过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对话题和材料关系的分析把握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一环。要求(或注意)则是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诸如立意、选材、文体、题目、篇幅等方面的规定。
二、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一般说来,试题中总会有一两个对理解题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把握住这些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方法,审题就不会产生偏差。
1.要看懂字面义
准确理解题目的字面含义,是领悟题旨的第一步。例如“诚信”有诚实与守信用两层含义,有不少考生把握不当,忽视将二者联系起来理解,因而顾此失彼。或侧重谈“诚”,片面地将“诚”理解为“忠诚”,再引申为“愚忠”“服从”等。或侧重谈“信”,甚至将“信”误解为“信奉”“承诺”“信服”等。诸如此类文章,由于未能从整体上围绕“诚信”行文,因此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2.要吃透深层义
深层义是蕴含在题目里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感知。例如“善待自我”,对其深层义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从正面看,善待自我,就是完善自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包括提升自我、批评自我、超越自我、娱乐自我等;从反面看,如此“善待”要不得——迁就自我、放纵自我、包庇自我、戕害自我等。写出了这两种“善待观”,再说明善待自我不仅仅是“自我”的事,它还关系到家庭、社会和国家,这样文章就有了深度和广度,其社会意义也就显豁了。
总之,符合题意包含两层意思:(1)符合命题意图。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要求考生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准确:强调审题时要分清楚是非、优劣、高低、大小、可否等;全面:则强调审题时看清试题的各个部分的字面和深层的含义;(2)文章和题目相符。最近几年考话题材料作文,都要求考生自拟题目,更容易出现文题不符的情况。材料作文很宽泛,如何选准一个切入的角度非常关键,这个角度应该既体现在文章的标题上,也应该体现在文章的内容上。有些考生喜欢把拟写标题作为写文章的最后一步工作来做,也就是把文章写好后再来拟写标题,这就很容易犯文题不符的毛病。
(作者单位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