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1-01-01董献丽

新课程·上旬 2011年4期

  新的课程改革给现行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涯,而且也将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教师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
  一、教育观念要“变”
  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枷锁。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首要的就是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1.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领会中学素质教育创新理论。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
  2.转变教育观念必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提高业务素质。所以高中政治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此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3.转变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
  二、教学模式要“变”
  我们的课堂之所以要“变”,那是因为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把预设的教案当做亦步亦趋的向导。
  2.模式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置家庭作业),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单调的、不变的模式(端坐、不得插嘴、课前礼貌用语)。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
  3.单一化。突出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角色的单一化。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4.静态化。课堂中无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真正的互动与交往应该是平等展开的,而对程序性知识也就是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涉及甚少,学生对不少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之所在,而不知其所以来,更不知其所74a6b6ae61140d33726ded7c2748dbe9789fa3ff3e1f180838e90f3f94eba091以去”。
  新课程要求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上使他们的智力活动都“动”起来。用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激发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上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会学”。其次要含蓄,问问题不可以问得太白,不能老是“对不对?”“是不是?”,要尽可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三、学习方式要“变”
  教师确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发展、善于创新的意识,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性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主体性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政治课教学模式应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素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相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
  总之,我们要从升学压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着眼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进行调整和改革教法,适应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如此,思想政治课必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