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提问\\作文的过程中绽放灵
2011-01-01郑诚
新课程·上旬 2011年4期
摘 要:教师要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朗读、提问和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绽放出灵感,捕捉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而不仅仅只是关注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
关键词:过程;朗读;提问;作文;快乐
有人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是哪一门?语文排名倒数第二,仅比政治好一点。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持这种观点的学生大多数是中等偏上的学生,而且数理化越是好的学生越是觉得学习语文没意思,他们普遍认为——语文阅读题做完之后,对自己作出的答案心中没有底,甚至不知道对错;反而没有数理化习题来得干脆利落,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了然于胸。而且遇到了难题,冥思苦想数日突然有了答案,那种感觉比考了第一还要兴奋高兴,甚至有点欣喜若狂,事后隔了几天甚至几个月,想起来还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的成就感呢?关键在于“冥思苦想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付出了艰辛的脑力劳动,洒满了他的汗水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心血,所以,当学生面对答案——艰辛的脑力劳动的成果时,怎么可能不涌起一种沉甸甸的成就感——那种劳动后“疲倦的快感”呢?由此可见,只有在过程中,学生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迸发出惊人的潜力,绽放灵感、捕捉快乐,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成功的感觉——痛快、兴奋、美妙、幸福……
既然“过程”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产生这样的过程呢?关键还是要立足现实,立足课堂。可以在阅读一篇长文或是一首短诗中,也可以在写作几则日记中,甚至是在解答一道课后习题中,预设这个过程,展现这个过程,随机地生成相关的过程,引领学生走进这个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探究学习、体验创造的喜悦。
一、在朗读的过程中绽放灵感,捕捉快乐
苏格拉底曾说过:“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浸润心灵。”由此可见,如果语文老师能把坚定与动摇、倔强与脆弱、高昂与低沉、稳重与轻佻、美丽与丑陋、高尚与卑劣、欢乐与悲哀等复杂的感情,通过声音语调的起伏停顿、轻重缓急,有爱有憎地表现出来,就会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就会让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共鸣。请看《夏》的朗读训练设计:
环节一:激动地看——请同学们看一组画面,同时配以热烈、急促、动听的吉他伴奏,现场演唱会歌迷们的共鸣声、尖叫声,充分渲染热烈、紧张、急促的气氛。
环节二:美美地听——先请同学们听男声配乐诵读,没有画面。听的时候要想象刚才看过的一组画面;再请同学们听女声配乐诵读,听的时候要感受其中的“情感”;最后请同学们第三遍听读课文,听的时候要感受“以声传情”的细节,同时要轻声地跟读。
环节三:热烈地读——先请学生集体读课文的1、2节,教师评价并展示朗读的要求,接着老师范读第二节的第一句;再请同学们集体配乐、配画面朗读1~3节,此时此刻,激动人心的吉他伴奏重新响起,色泽鲜明的画面在学生充满激情的朗读中如清泉般地流动着,流动到我的心间,学生完全投入了,我也陶醉了,虽然伴奏音乐短了几秒,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学生继续朗读下去的欲望,因为当我提出要不要再尝试一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欣然接受。
音乐再次响起,画面再次流动,课堂气氛再次热烈,我心中再次涌起的是更多的感动、兴奋——我成功地激发出学生朗读的欲望,拨动起学生心中的琴弦,在这样的朗读过程中,老师学生都投入了、感动了,怎么可能不绽放灵感,放飞想象,捕捉到快乐呢?
二、在提问的过程中绽放灵感,捕捉快乐
提问,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是阅读教学过程中一条常用的教学线索,也是一种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但是我们不能为“提问”而“提问”,这样的“提问”就会没有力度,更没有美感,甚至没有任何教学意义。例如:一位老师上《孔乙己》时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孔乙己的悲剧?学生答:科举制度!完了。另一位老师同样讲到此,却接着问:就这么简单么?那丁举人呢?学生想了一会,慢慢答:丁举人是成功者……老师又问:作为科举制度的失败者,就一定落到孔乙己这样的下场吗?那不参加科举的短衣帮呢?同学们又议论起来:是啊,短衣帮还能自食其力呢!从而慢慢悟到,科举除了给人以应试的能力之外,其他什么也没有。(学术界对科举的评价另当别论)作为科举的失败者,孔乙己失去了求生的能力,只能落得如此下场。通过这样的“玩味”,学生深刻地理解到鲁迅所说的科举制度的罪恶。后一位老师这样的提问,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肯定大有帮助。所以,我们力求用巧妙的,或许是诗意的问法引导学生进入美妙而神圣的语文殿堂。
请看笔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教学设计,具体有以下两个环节:(1)在课文教学的初读阶段,“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本是大家都习以为常的真理,所以学生对课文的题目本身就感到很惊奇,他们立即被这个题目所吸引,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笔者先欲擒故纵,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只看课文的题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用一个问句表述“你最想知道的”。这一环节为进行整体性的感知阅读积蓄了巨大的能量,学生的这种能量一旦释放必将绽放出令人惊叹的奇光异彩。学生所提问题举例:为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事物的正确答案到底有几个?怎样寻找事物的正确答案?知道“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什么作用?怎样证明或找到更多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了解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什么结果?……(2)在课堂教学的进行阶段,笔者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针对自己所提的问题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自己回答自己所提的问题,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自己回答同学所提的问题,这又是一件多么富有挑战性的事情呢?此时此刻,所有的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并保持着长久的注意,多角度地、全方位地、深刻地去感知课文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充分地体验到语文教学中的因为求索、创造而产生的成就感。这才是没有最好的答案只有更好的答案,所以,当我说“有的同学又拿出了教学参考资料”时,许多同学都报以善意的微笑;当我说“关于这个问题另一个班的某某同学有更好的理由,你们要不要参考一下”时,得到的回答都是响亮的“NO”;一个月后,当我说“下午的第一节课,照理说是效率最低的一节课,可是有一天的下午第一节课竟然连最冷漠无情的人都精神抖擞,那节课我们上的是哪篇课文”时,学生们脱口而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碰撞,心灵在放飞,积极的思考开始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体验到了发现的快乐及取得成绩后的喜悦,而“发现的快乐、凭借自己努力而获得真理时的惊喜,能给人以自豪感和自我肯定、自我尊重的内心体验”,[1]这正是一个学生思维觉醒、成为真正的人的开始。
三、在作文的过程中绽放灵感,捕捉快乐
作文是语文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独特媒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作文窥视学生的隐私地带,学生一些不愿意与其他人诉说或不便与教师当面诉说的秘密话语,却愿意在作文中与其信赖的语文教师袒露,或喜或悲,与语文教师分享欢乐,分担忧愁。如,某位语文教师在批改《家庭风波》的命题作文时,发现学生向他道出了家里的隐私:由于父亲包“二奶”,引发父母“冷战”,从而影响了他的学习情绪,导致成绩起伏不定,末了,叮嘱该老师保密。该老师不单为其保密,而且在作文评语中感谢学生对他的信任,并教给学生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后来,这个学生每次大考后都主动向该老师汇报成绩,高考志愿也找他商量。这就是在作文的过程中捕捉到的为师的快乐。[2]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到教法、内容,小到教材中的一个细节、布置的一道作业题,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学生更不应该成为“电脑加光盘的‘电灌’”[3]的牺牲品。我们都要尝试着进行创造性的发挥挖掘,在发挥挖掘中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绽放灵感、捕捉快乐。学生尚且如此,老师又何尝不是呢?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32.
[2]黎坚荣.领受可爱[N].深圳:深圳晚报:乐学周刊·校园,2009-09-08.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6.
(作者单位 江苏昆山市新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