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
2011-01-01祝洪章
求是学刊 2011年5期
摘要:传统农区的经济发展路径应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城市工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探索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单纯等同于在传统农区办工业,而是在农村社区范围内按照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和方式建立和发展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并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农村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一元化的过程。这一发展道路的推进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并有可能通过主导产业培育、承接产业转移、产业集群和生态工业发展这一路径获得实现。
关键词: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
作者简介:祝洪章(197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师,从事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项目编号:08BJY081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0)05-0048-06 收稿日期:2010L-06-12
一、引言
传统农区主要是指那些经济以农业(主要为种植业)为主,人口以农民为主的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传统农区的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按照河南大学耿明斋教授根据地形特征提出的“平原农业区”概念,传统农区包含“河北和河南境内太行山伏牛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北的地区:大别山和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苏北和淮北地区;山东省境内京沪铁路以西地区以及纵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中部的广大地区”,如果再加上北部低中高原、江南丘陵山地、四川盆地、西南中高原山地、青藏河谷等其他地形区域的传统农区,那么,传统农区所覆盖的面积之广,人口之多则不难想象。
传统农区的经济建设路径应如何选择呢?主流观点认为应以农业为主,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通过提高土地的单位产量和收益,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还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也就是农业市场化,包括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对农业现代化进行延伸,来实现传统农区经济快速发展。持这类观点的人数众多,影响广泛,是理论探讨的热点。
然而,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传统农区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吗?传统农区经济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就业与收入问题,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对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积极作用不容否认。到目前为止,农业仍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力,但农业现代化必然降低农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农业产业化初期虽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较强,但随着产业化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会逐渐平稳下来。甚至有所下降。而截至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约为7.2亿,为达到初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指标,我国必须减少至少4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按照2008年农村出外务工人员1.4亿人计算,农村仍存在近2.6亿的剩余劳动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先行地区的经验已经表明,如此庞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单纯依靠农业所无法解决的重大课题。
那么,城市工业又能否解决这一课题呢?据农业部2008年的统计数据,1982—2008年的26年间,我国城市工业解决了农村近1.4亿人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平均转移量为500多万人,但农村每年的新增劳动力数量约为600多万,如果仅仅依靠向城市转移,现有的2.6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加上每年新增加的600多万,即使每年转移1000万,至少还要近70年的时间。更何况,向城市转移的农民工具有半城镇化性质,个人进城较多,家庭落户较少,这一方面导致城市在吸收农村的年富力强的、相对较高水平劳动力的同时,将“老弱病残”滞留农区,因而出现农区“空心化”现象,使农区经济更加恶化;另一方面,进城农民工所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而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工作,岗位需求的弹性大,流动性强,本次金融危机过程中,农民工就因经济形势恶化出现大量返乡现象。而且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文化闭塞、意识落后的传统农区与先进农区具有竞争关系,相比之下前者处于明显劣势。
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区工业以“苏南”、“温州”、“珠三角”等模式为代表,为解决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甚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做出重要贡献,进而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一些学者支持农区工业化(如刘伟,1992;张培刚,2002,等等),一些学者质疑农区工业化(如陈祥生,2003;周天勇,2001;郭克莎,2002,等等),但在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下,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城市工业都无法独自解决农区经济发展路径难题之时,推进农区工业化势在必行,可以说农区工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前提,是中国整体工业化进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问题的关键已不在于是否应该推进工业化,而在于应该以何种方式推进工业化。汲取我国以往农区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传统农区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大胆但理性的选择之一。
二、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单纯等同于在传统农区办工业,而是在农村社区范围内按照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和方式建立和发展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并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农村社会,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一元化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并指出我国的工业化是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遵循我国新型工业化理论的基本思想,结合传统农区工业化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我们认为传统农区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应包含以下主要特征。
1、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特征。近些年来,我国以传统工业化模式为特征的农区工业增长出现了明显的放缓之势,这主要是由农区企业不合理的增长方式造成的。长期以来,我国农区工业化发展走的是一条以增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营的道路,所以农村工业发展质量并不理想。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传统农区的工业化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地说,就是在传统农区工业化发展中。不仅要注重发展的现期效应,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发展的长远性、持久性和永续性,特别是要强调传统农区工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代际共享和代际均衡。同时要更加注重处理好农区工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农区工业化发展带来环境恶化的问题。
2、信息化的工业化特征。中国不像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成熟阶段发展信息化的,而是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同时发展。这为传统农区工业化实现技术层次和产业结构层次上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信息具有的明显的外溢效应、极强的技术创新性、广泛的技术渗透性、强劲的产业带动性,有利于传统农区通过信息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带动工业化。传统农区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产品水平的提升间接为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同时,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农区企业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营销和服务的全过程,使企业开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短,产品质量好、成本低、服务好,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是一条以教育发展和技术创新为动力的工业化之路。教育落后和缺少技术创新已成为制约农区工业化的瓶颈。工业化是与教育发展和技术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业化的实现关键在于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加速。教育水平提高和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是实现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动力和源泉,一方面通过传统农业向科技依存型农业转化,促进传统农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各产业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以信息、技术的提升为关键。在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必须依靠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工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以产品质量好、价格低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打开销路,争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三、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行性分析
传统农区有自身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困难,比如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科技力量薄弱,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利用外资水平低,对外开放度不够;融资困难,资金缺口较大;教育落后,低素质人口数量依然巨大;农区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等。但同时,也拥有其起步的相对优势和一些条件,这些相对优势为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可行性。
1、农产品原料丰富。在工业化进程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始终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区拥有充足原料和广阔市场的绝对优势。2008年,传统农区粮食总产量为39917.5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50%。其中,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1.76%、84.93%和77.22%。同时,各省、自治区又有其特色的农产品优势,如安徽省的油菜籽、小麦、稻谷、豆类、花生和棉花,山东省的蔬菜和水产品,黑龙江省的大米、玉米和大豆,吉林省的玉米和水稻,河南省的小麦和玉米等。产量大、品种丰富的农产品既满足了基本的食用需要,又为农产品深加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
2、劳动力资源丰富。截至2008年,传统农区共有人口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9.44%;传统农区共有劳动人口(15~64岁)5.16亿,占全国劳动人口的59.86%,从总抚养比来看,传统农区13个省区中有8个低于全国36.72%这一比率,传统农区总抚养比的平均值为35%,亦低于全国水平。而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更是众所周知的劳动力输出大省。2008年,除了江苏省职工平均工资为31667元,略高于全国平均职工工资29229元之外,其他12个省、自治区的平均工资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传统农区的劳动力成本较为廉价。
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为传统农区各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技术、职业教育培训,转换为丰富的人力资源。
3、国际、国内产业大转移。从世界历史角度考察,迄今为止全球经济共完成过三次产业中心的转移,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次产业转移,也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的转移。从我国国内历史来看,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农区可以选择适合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积累工业化的资金,安排当地劳动力就业。
4、环境污染程度相对较低。人们消费结构升级,特别是对营养、健康、绿色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相对较少,这使得传统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2007年,“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10个省、自治区的每亿元GDP的排污量总和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和湖南等7个省的所有平均排污量均低于全国水平。”环境污染程度低成为了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巨大优势,传统农区可以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进入对环境要求高的生态、旅游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因此扩大了产业选择的范围。
5、支农、惠农、保农政策提供支持。十六大以来,中央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出台了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等多项涉农补贴,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中央财政实际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逐年增加。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保障制度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为传统农区的农民创业和择业提供了“安全网”。
6、后发优势效应明显。后发地区通过强制性和诱制性制度移植变迁可以形成后发优势,传统农区可以直接模仿、吸收和采纳先发地区已经形成的有效的制度,避免了因不断“试错”而支付的高额成本,并使这一过程的时间大大缩短。制度性后发优势使后发地区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改变激励机制、降低交易费用和风险。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知识经济虽然一般会弱化后发优势,但传统农区的工业化不同于较高工业化水平基础上的后进国对先驱国的赶超,由于传统农区的工业基础非产薄弱,最初阶段所需的工业知识信息的获取成本非常低廉,获取方式却相对更加便捷。
综合以上,传统农区若充分利用其后发优势和现有条件,有可能实现以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未曾出现过的跨越式大发展。
四、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分析
虽然我国传统农区因农业竞争力、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区位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应采用区域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但传统农区工业化道路的本质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本文仅立足产业角度就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路径作一简略分析。
(一)培育主导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
我国传统农区在进行产业规划时,应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关联效果显著、收入弹性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并重点给予财政、税收上的支持,保证其优先发展;对于进入或者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制定产业进入和退出机制,限制企业在这些行业的进入,鼓励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或者更新改造原有技术和工艺,从而促进产业的优胜劣汰。应发展以区域内农产品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具有一定加工技术含量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在此基础之上发展知识型农区工业,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要求出发,加速中国农区工业从“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的最终转变。
1、加强传统农区农业与工业的相关性。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将传统农区定位为低价的粮、棉、油、烟等初级农产品的供应基地,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格局使传统农区难以发挥自身独具的优势,不得不将经济发展过度集中在人均规模日渐缩小的耕地上,忽视了耕地之外的各种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发展滞后。2000年,我国农村工业与农业关联度系数只有0.4%。即使在传统农村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乡镇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并不高,尤其是发展的初期。
目前,传统农区中农业优势明显的,可以立足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同时,围绕特色农业上工业项目,实现农业优势资源的工业化。在实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产业分工提高技术层次,通过市场化完善制度条件,为产业集群化发展空间积蓄组织条件,把原产地品牌作为特色农区产品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要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据联合国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比例关系。专家测算,在我国,导致收入贫富差距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因素约占20%。为此传统农区应大力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整合、盘活农村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各级公共教育投资向乡村倾斜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待遇;尽快实行偏远山区的寄宿制教育;积极发展远程电化教育,建立农民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民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转产转岗就业能力;积极鼓励当地初、高中毕业生报考农业中、高等院校的农业专业;建立农村人才基金,为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各类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创新农村人才评价、利用、奖励等制度环境,激励、扶持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脱颖而出。
2、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基础,不断延伸产业链。单靠发展农业而发展农区,是摆脱不了目前困境的,必须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积极发展与农业联系密切的农产品加工业、畜牧养殖业、运输保鲜储藏业、绿色农业及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工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门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生产链的延伸可以向横、纵两方面发展,延伸生产链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现代化的迂回生产方式使区域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形成许多区域产业链条,按照其与主导产业的关联性,可以分为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旁侧联系。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这些产业联系对整个区域的各产业链条产生影响,带动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积极扶植潜在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顺利适时地转换,使区域产业结构始终保持最合理化。当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一些结构效益下降的衰退产业被淘汰时。如果没有产业政策的支持,完全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实现这一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产业结构变化的结果可能与预期目标相偏离。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常常需要在政府行政力量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影响企业的行为来完成。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都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六大要素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其中政府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影响钻石体系另外几个核心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从而达到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ehList)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指出,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国要想培育发达的工业,就必须对尚且幼稚的工业加以保护。汉密尔顿(Hamilton)和克鲁格曼(Krugman)都强调保护幼稚工业和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过程中,通过政府的产业政策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前,政府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既要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又要引导微观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应当成为引导新型工业化积极健康发展的施动者。作为变革的启动者和制度的安排者,政府必须创建通向市场经济的必备制度和意识。建立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要着眼于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采取深化改革的措施和办法,积极探索和开拓新型工业化道路。
经济转型理论认为,由于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加接近民众,也就是说比中央政府更加了解所管辖的民众的需求和效用。所以,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而传统农区的新型工业化,由于是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以产业集群为表现的大工业化的模式,所以不能走以往以乡村为单位的分散工业化,而必须有大视角、大眼界,必须打破地域界限,谋求地方政府之间基于区域经济同质性的合作机制。各级地方政府要打破地域界限,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分工与协作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现行行政部门自成体系,造成“条条垄断”、“块块割据”的局面,妨碍了区域合作,削弱了农业经济的整体功能,农村市场陷入了支离破碎的境况。突破“部门的条条束缚”和“地方的块块封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农区发展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二)承接产业转移,形成支柱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初级产品加工业产业转移趋势明显。我国的产业转移的来源地相对集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来源地主要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等地,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全国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区,其产业转移的力度不断增大。产业转移要求较强的产业配套。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实现传统农区的跨越式发展,将大大加快其工业化进程,迅速形成支柱产业,随着传统农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也将推动其城镇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1、做好承接产业规划。承接产业转移,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本地区现有产业结构,制定产业规划,使之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做到既着眼于当前发展需要,又面向未来发展趋势;既着眼于国内外产业对接,又考虑优势互补;既考虑同周边经济区域的分工协作,又着眼于自身的主导产业和特色。突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其次,传统农区在承接梯度转移中,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2、把高新技术产业即科技密集型产业作为承接梯度转移的重点。应借助发达地区信息、技术等优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引进发达地区的科技密集型产业;选择一批有一定基础或条件的、可以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的新兴产业,进行优先培养或与发达地区联合,将其做强做大;加强工业聚集区建设,把工业聚集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3、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形成集聚效应。应通过组织配套,加强对产业转移承接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政策支持到位,服务协调到位;通过设施配套,完善传统农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道路、人居环境、社会治安等;通过产业配套,培育发展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科学规划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完善产前、产中、产后各项生产性服务功能。形成产、供、销相衔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经济生态链;通过人才和技术配套,发挥学校作用,大量培训技术人员,创新用人、选人机制,创建高水准的人才市场,从而为产业转移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三)通过产业集群,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据统计,我国农村由于产业布局分散导致产业组织规模不足,由此引发重复投资与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使得资源利用率降低40%,基础设施投资增加20%~30%,行政管理费用增加80%,人力资源消耗增加1%~2%,最终表现为资金利用率降低20%左右。据河南省有关部门统计,农村工业用地每公顷的产值仅及城市工业用地的十分之一。由于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工业布局分散,农村工业发展所需的供水、供电、供气以及交通、通讯、仓储等设施,几乎每个乡村甚至企业、农户各搞一套,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而产业集群可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技术溢出和衍生企业的便利性能够促进新企业不断产生,公共服务部门的职业培训、技术支持有效地弥补了农村企业的先天不足。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可以不断改善本地基础设施条件与经济发展环境。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促进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农区,依据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生态工业园区,而且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生态工业的核心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农村产业化、农村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产业集中的过程。具有开放功能的循环经济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循环范围的拓展,将越来越多的关联企业吸纳进来,使最终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最终污染物的平均处理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传统农区在我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必须探索工业集约用地的方式。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借助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循环经济,以此为传统农区的相关企业带来生产成本优势和区域营销优势,构筑信息共享的平台。同时,通过引导农村工业区域的集聚,形成新的城镇,或扩大城镇容量,推动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农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向工业、服务业的纵深延伸,将城市与农村联结起来,逐渐在城乡之间建立起多元化、多形式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循环运动的渠道,突破了二元的结构,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耿明斋,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4,(1)
[2]吴艳玲,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5)
[3]牛飞亮,黄庆华,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知识经济时代西部地区的制度创新与人才战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4]郑秀峰,中国农村的产业发展及方向选择[J],经济经纬,2004,(2)
[5]杨文举,孙海宁,发展生态工业探析[J],生态经济,2002,(2)
[责任编辑 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