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老人伊斯特伍德
2011-01-01曹寇
董事会 2011年5期
它展现的并非一个导演的成败得失衰老与否,而只是让你看到一个个体对生命和死亡的艰涩思考
地点分别是美国、英国和法国,这部影片完全是围绕着三个以不同的方式深受死亡的困扰的人展开故事的。乔治是一个工人阶级蓝领,因为他可以和死人说话,而与死亡的世界建立了某种特殊的联系;地球的另一边,一个名叫玛丽的法国记者刚刚经历了一场濒死的可怕体验,已然撼动了她对生命的认识,甚至还对她在现实当中的生活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作为伦敦的一名在校学生,马库斯刚刚失去了最为亲近的人——双胞胎兄弟杰森,所以他正在绝望地想要寻找答案。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不顾一切地探求事情背后的真相,他们的生命也终于开始有了交集,因为他们都相信死后的世界有可能或一定存在,也迫使着他们的未来被永远地改变了。以上是美国最新电影《从今以后》(Hereafter)的大致情节,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必须从上个世纪60年代谈起。不仅因为《荒野大镖客》三部曲(1964,1965,1966)使伊斯特伍德成为当年最招人喜爱的偶像明星,成为美国牛仔的代言人,而且那是美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年份。“迷惘的一代”正在被“垮掉的一代”所覆盖,黑人和女权主义等人权运动风起云涌,性解放摇滚乐迷你裙牛仔裤塑料制品……也自那时开始风靡全球。战后的保守主义至此走向彻底终结的同时,人类的思想解放翻过了一道史上最高的屋脊。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始自那个年份。当然,伊斯特伍德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即便他现已年逾八十。
现代人的生活意义并非古典主义的建功立业、名垂千古。换言之,吃老本或“资格主义”遭遇现代生活完全是不堪一击和可耻的。作为“老一代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伊斯特伍德弃其名号如敝履。他在满腔热忱、心怀敬畏地出演众多电影的同时,还导演了诸多杰作。《换子疑云》中对人类法律机器的质疑、《百万宝贝》中对生命与爱的凝望、《决不饶恕》中对“正义的残忍”和“衰老的青春”所作的沉思……它们无不震撼人心且直击灵魂。可以说,这三部电影统一地表达了伊斯特伍德电影作品的滞重而又空盈的美学风格,而且这一美学风格是伊斯特伍德的,是个体的。
《从今以后》沿袭了上述的美学风格。正如看过该电影的人所达成的共识那样,这并非伊斯特伍德最好的电影,甚至还可以说,它不是一部好电影。冗长而沉闷的叙述,三条互不相干的线索最后过于巧合地交叉(尤其是女记者玛丽和通灵师乔治的一见钟情),让人们昏昏欲睡的大概并非沉闷本身,而是逻辑和节奏的失序,且后者足以滋生前者。当内容(情节)和形式(电影叙事策略)彼此侵害,其结果只能如此。
即便如此,我仍然要盛赞伊斯特伍德。这部电影展现的并非一个导演的成败得失衰老与否,而只是让你看到一个个体对生命和死亡的艰涩思考。如果不告诉你导演的名字,你完全无法想象它是一个老人的作品,它的实验性质和审慎态度以及精致的画面语言,只能来源于一个对待职业保持欲望和活力的导演之手。伊斯特伍德是一个现代人,现代个体,现代艺术家,现代性使他超越了一个古老个体才无法摆脱的年龄印迹——现代性使他趋于终极,而非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