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DIO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2010-12-31王丽萍

计算机教育 2010年24期


  摘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并结合佳木斯职业学院在软件应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对特色专业建设、三级实训模块、课程改革、师生评价体系尤其是实训环节的企业进校园、专业办公司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CDIO;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1]是国外最新工程教育模式,它代表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按照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十几年的发展和改革下培养出一大批实用的高技能人才。在得到市场与社会广泛认可的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从培养目标看,国家政策清晰,但职业院校本身观念模糊,与普通高校办学模式相似;从教学环境看,普遍缺少工程实践场所和实训体系,师生实战经验严重不足;从课程设置看,课程体系相对于市场需求滞后,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亟待提高;从评估角度看,高校评估与行业项目评估失准,师生能力素质评价体系亟待更新[2]。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等4所大学发起,全球23所大学参与,合作开发了一个国际工程教育项目CDIO模式。CDIO培养大纲将工科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CDIO提出了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用于评估教学质量,可操作性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CDIO在理念和做法上有很多相近之处,本文提出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到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来,在“拿来”的同时,提出“改良”的新思路,探索新途径,从而更有效地推进IT职业教育的改革。
  1CDIO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1.1CDIO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期,社会需求大量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型、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这些人从工作领域看不是从事计算机科研,也不是从事工程领域设计,而是从事生产、营销、管理、服务类的工作,他们在整个科研、设计、生产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他们需要本专业的高级技能、做事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当前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非常大,这类人才就由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负责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提高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CDIO的核心在于根据工程行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工程设计为导向、以项目训练为载体,来重新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CDIO提出的能力培养大纲综合地考虑工程基础知识、个人专业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技能,以及在整个企业和社会环境下进行CDIO的全过程,CDIO作为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和课程设计的框架体系,不仅符合我国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更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律。
  1.2我国CDIO工程教育实践现状
  汕头大学提出建立以设计为导向的EIP-CDIO培养模式[3]:注重学生道德(Ethics)、诚信(Integrity)和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的培养,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做人通过做事体现,做事通过做人保证,并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使所培养的工程师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
  浙江万里学院提出在集中实践性课程中实施项目化训练的IPR-CDIO教育思路[4]:将学生探索兴趣(Interest)、解决问题毅力(Perseverance)和社会责任感(Responsibility)培养,融入到项目研发的CDIO过程。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创造学生价值——TOPCARES-CDIO能力指标体系[5]:即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合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应用创造社会价值,体现了对学生价值的最高关注,并通过学生价值的培养进入社会实践来创造社会价值。
  北京交通大学提出“做中学”是一个学习方法论[6],是针对基础教育的,在我们的工程教育中叫做基于项目的学习,CDIO是“基于项目的学习”的一种模式,是工程教育的教学方法论[2];提出集成化课程设置,即在课程设置上要包括两个或更多的“设计—制作”实践项目,让学生从构思开始,经历产品设计和实现阶段。
  至此,CDIO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起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学习和应用各种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探索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培养之路,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2借鉴CDIO模式,推进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改革实践
  2.1企业进校园,专业办公司,营造CDIO愿景
  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体现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为适应市场需求,学院突出办学特色,形成了基地化特色办学模式,成立了新视线广告公司、启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延伸和拓展了培训实训领域,实现了“企业进校园、专业办公司”的产业化特色办学模式,成效显著。通过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打造公司化课堂,实施一体化教学,把计算机专业职场环境作为职业教育的环境,而不是内容;培养“做事”和“做成事”的能力;企业参与教学和实训项目开发的指导,学员在学习期间可以到孵化园的企业参观,并到部分企业进行岗前训练。严格保证学员的实训质量,建立企业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营造好CDIO愿景,要做到四个为主:
  1) 以产业界对人才需求为主确定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关键在于“人才再生产”能否“适销对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要以产业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开展教育活动。
  2) 以学生求职需求为主确立能力素质培养目标。求职导向、就业导向就是使学生具有就业的竞争力、职场的竞争力、国际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力,满足学生求职的需求。
  3) 以实践能力为主调整课程体系。行业、企业作为办学的另一个主体参与课程体系的建设,建立起以能力为本位、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4) 以实训基地为主培养专业技能。明确实验是验证理论,实训是用实际任务训练学生的能力。校内外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一方面努力促进职业教育院校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将企业文化、企业资源整合为教育力量,进而促使校企合作的效率和效益整体提升,并带动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大幅提高。
  2.2全真项目,双师教学,三级实训模块教学
  学院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培养工程借助于几十所共建企业的大力支持,实训课程和内容以企业的全真项目案例为主,通过实战演练让学员参与到项目案例开发过程中,从硬件环境、同事关系、公司结构、项目案例、管理制度、工作压力六个真实环境实施教学从而使学生得到切实的项目经验,丰富学生的软件应用技能。
  学院拥有一批有企业经历的资深双师队伍,在校从事教学工作三年以上,专门致力于专业课程体系的研发和教学,他们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项目实战经验。
  
  实训课程三级模块(见图1),一级模块为任务驱动教学,二级模块为项目载体实训,三级模块实战历练,保证学生达到学以致胜的目的。
  
  
  图1三级实训模块
  2.3基于CDIO模式进行课程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
  CDIO标准强调:要根据条件就现有教学场地加以改造,无论是教室、报告厅、工程实践场地、实验室,可使学生接触和使用到各种现代工程工具包括硬件、软件、仪器和设备,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人人可用、良好界面、互动、互学的工作学习场地。
  
  课程设计要求每个教师自选一门课,完成“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和“课程的一次单元教学设计”两个设想[7]。同时教师要讲解自己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的方案,并准备答辩,以此展示自己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新观念的认识水平。
  设计中基于“任务”进行课程的单元设计,基于“项目”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其目的是通过不同级别的任务和项目设计、研究、实践,激发学生具备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传播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团队协作、主动沟通的能力,同时训练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整体设计上要求做到四个一体化:
  1)“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在教学内容上将现实社会中的实际工作,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知识、理论和实践集成为教学计划的规定内容,通过“听中学/看中学/做中学”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文化理论学习能力同步发展。
  2) “员工、师生身份一体化”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师生在实训基地模拟演示性实习基础上,进一步转换角色,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现场环境中,真枪真刀地顶岗从事生产性工作,承担工作岗位相应的责任和任务。
  3) “岗位、课堂一体化”就是在教学形式上,突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将实际生产与学习真正融合为一体,在掌握业务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培养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使师生在职业岗位中学习,在学习环境中工作。
  4) “师傅、教师一体化”就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求教师既能动口、又能动手,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工程师的榜样。
  2.4基于CDIO模式的师生评价体系
  由评价主客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形成一体化师生评价体系。
  
  1) 评价主体不仅限于学生,还要评价教师;评价客体不仅限于校内还要由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评价。
  2) 评价内容紧紧围绕师生CDIO能力、知识、能力、素质、人文精神。能力包括: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承受压力能力。素质与人文精神包括:谦卑、忠诚、吃苦、朴素、主动、懂事、忠厚、节俭、合作、自律、自主、自省、善良、能干、孝敬、理性、诚信、不嫉妒、不判逆、不浮躁、不脆弱、不猜疑、不受诱惑、不爱报复、不自我中心、不自私自利。
  3) 评价方法:采用笔试、口试、师生表现考察与记录、师生自评互评、作品展示、教师课程设计答辩、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师生作(产)品展示、社会调查报告等形式衡量师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与素质提高情况。
  3结语
  借鉴CDIO模式,推进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改革,学院校内实训中心和对社会开放的公共实训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机电、焊接、汽修专业配有完备的实训厂区,电子信息、计算机、室内设计、物流等专业开办的公司密切与市场接轨。校企合作项目由小到大、由单一到综合、由模拟到实际、由校内到校外,师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不断更新的教学和学习观念。学院整体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学生参加省技能大赛获奖10余项,教师参加省市技能大赛获奖6项,出版教材1部,主持教育研究课题2项。
  
  参考文献:
  [1] 查建中. 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J]. 高等工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