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要练就一双管理“眼”

2010-12-31王延革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0年12期

  去年教师节表彰会结束时,村小的一位老师气势汹汹地质问校长:“你们领导咋评的优秀教师,我今年年级组考评第一,凭什么不评我?你们眼睛瞎了!”原来,这位教师本学期才接这个班级,我们计算教学成绩是以两个学期成绩为主,因为他上学期成绩不理想,再说,我们规定凡是参加优秀教师评选的人员,都要写一份经验材料,否则不予参评。其实,学校评选优秀教师程序合理,没有漏洞,但笔者总感觉如此评比,校长及领导班子的眼睛还有许多无法看到的盲区。那位教师说的“眼睛瞎了”那句话始终在我耳畔响起,假如我们给那位教师评选个教学进步奖,也许会是另一番结果。由此看来,校长的眼睛还真要另眼相待了。
  现实中,校长的眼睛所看到的视界有时狭窄,表面化,肤浅化,甚至被假象所迷惑,偏见所误导,世俗所束缚。校长毕竟只有一双眼睛,摄取信息资源数量有限,还远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学校管理“快车”,难以步入深层次管理的境界。因而,笔者提出校长要经常以自己一双眼睛开启多双管理“眼”,并善用“组合眼”。
  要开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眼力独到,由表及里。校长每天既要与外界沟通交往,协调各方关系,又要调控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处理领导及教师中显现的矛盾和隔阂。有的校长有时离开学校多日,假如校长还是用老眼光看待学校发生的事件,熟视无睹,那么,校长此时要及时开启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要善于观察学校中的“鸡毛蒜皮”小事,通过透彻分析,寻觅管理隐患问题。校长要像孙悟空那样随时睁开具有穿透力和神通力的眼睛发现蛛丝马迹,精辟分析,快速铲除影响教师成长的“妖魔鬼怪”。校长必须善于观察,精细管理,眼力要独到,学校无小事,事事都了然于心,抓住主要矛盾,快刀斩乱麻,防患于未然。
  开启鹰一样的眼,眼界要开阔,犀利深邃。一些农村学校校长如井底之蛙一样,总是用墨守成规的经验和做法管理学校,造成学校无特色,无创新,故步自封,改革步伐缓慢。此时,校长要开启鹰一样的眼睛,站在高处俯视学校任何角落,不留死角,要反思管理的成功和失败,借鉴先进学校的宝贵经验和做法,使本校管理的眼界更开阔。校长要像鹰眼一样在困境中发现转机,在弱势中奋发图强。校长要不自卑,不气馁,摆脱狭隘偏颇,站在教育的制高点,脚踏实地地践履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理想。
  开启雷达一样的眼,眼光敏锐,捕捉信息。一位校长能容忍的是他管理的肤浅,但决不能容忍的是他管理的无知和自以为是。闭塞生长出无知的种子。当下的一些农村中小学校长面临的就是这种管理上的“怪圈”。校长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开启雷达一样的眼,在天、地、人网中,搜索丰富的教育管理资源,因校制宜,进行校本化改造,为我所用。校长的雷达眼,就是“立体眼”和“千里眼”的合一,它是捕捉管理信息的最佳通道。校长要用好雷达眼,就要充分利用QQ、博客、短信、邮件、电话等形式,吸取全国各地管理精华,理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管理“经”。学校不怕落后,就怕有一个平庸的校长。不求进取,就意味着被时代抛弃;不审视自己,砥砺自己,就面临着“出局”。
  开启全方位电子眼,眼观六路,过滤监督。学校是不是安装一些电子眼事无俱细全程监控教师后,校长就高枕无忧,心想事成呢?笔者以为,这种电子眼缺乏人性化,把教师当成了工作的奴隶。可是如果校长对领导和教师的管理失控同样会对学校造成巨大损失。校长要想全方位调控教师行为,就要建立一整套由分管领导、值日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电子眼”。这些“电子眼”就是科学缜密的监督管理系统,是校长延伸了的眼睛,是管理过滤监督的第一站。校长配备了这一“电子眼”决不是一日之功,他需要校长的精湛管理艺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还有令人佩服的高尚人格魅力。校长的一双眼推动、带动着这一“电子眼”,它使校长与教师心眼合一,心心相印。校长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机制中珍惜这一看似无形其实蕴藏着无限希望和信念的“电子眼”,用心去温暖透视,用爱去维护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