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三维互动式教学管理模式
2010-12-31黄海英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0年12期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的多层次性及形式的多样化,教育管理问题日益成为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罗杰斯等人的研究指出,应把教学视为包括管理在内的过程,而且教学可以作为一系列管理行为或角色加以研究。笔者拟从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三维互动式教学管理模式,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教师的管理——关键条件
1 对备课的管理。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首先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前期工作:①备教材,对教材力求掌握其准确性、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弄清其重点、难点、疑点,并要重视选用最新成果作为内容补充和恰当解释,以增加新信息量。②备学生,通过调查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以及学生可能接受的知识水平,理出教学的对应点、着力点,找出结合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③备教法,设计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进学生脑”的效果。④备教具,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直观教具的运用、已有知识和相关知识的配合等进行设计,按照粗——细——精的程序进行,最后写出具体规范的教案。
2 对授课的管理。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讲究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基本按照课前准备、授课、课后总结的步骤来进行。课前准备的方法有目光环视、点名考勤、课前板书、检查书籍文具等;授课包括复习旧课和讲授新课;课后总结包括小结和布置作业。当然,上述结构不是绝对化的,需根据各种情况灵活对待。总之,良好的授课行为是规范性的、调动性的、交流性的和调节性的,学生发展的结果则是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和富有创造性的。
3 对课堂纪律的管理。课堂纪律是维持教学正常进行的保障。课堂纪律问题表现为上课迟到,授课期间开小差、打瞌睡、看课外书、窃窃私语、起哄等,下课后说怪话、出洋相、打闹等等。出现上述现象,要求老师善于使用引导、劝说的方式,迫不得已再及时实施坚决的惩罚。教师的课堂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内部,也会受到来自课堂外的一些因素的影响,譬如,有些人在教室前走动、观望,工人在施工、修理或某些意外事件的发生等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外界环境因素。
4 教师的自我管理。教师是接受社会重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为其职责的人,也就是培养人的人。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东洋先生说过:“一个蕴藏着可贵才华的青年,只是由于他落到了某些半瓶醋的教书匠之手,于是大大丧失了英才的光芒,结果以无名小卒告终。”这充分说明了教师与学生培养的关系。教师只有首先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学生。教师应从教德、教态、教言、教技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
学校的管理——保障条件
1 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在教学准备阶段,要求教研室重点抓四项工作:①备课;②试讲;③各种教学设备的准备;④召开师生教学联系会。在教学实施阶段,应紧紧围绕教学过程,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2 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包括课堂授课质量评估、教案质量评估、实验室教学质量评估、教材质量评估等,其中课堂授课质量评估、教案质量评估应形成制度,定期实施。
3 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习质量评估体系。针对学生在学习期间各个不同阶段,建立学生学习质量的系统评估体系,实施质量监控。包括入学阶段的招生质量及思想素质评估;临床课前、中期评估;专业学习阶段的临床技能评估;各专业毕业评估和毕业后社会评估。除毕业后评估不定期进行外,其他各项评估应形成制度,并建立评估档案。
4 开拓学校自身的发展机制。学校主要通过教学、科研、生产(社会实践)“三结合”的方式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及资金引进。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科研,并作为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以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组建科研小组,增加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管理——目标条件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他们始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只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主动性,具有独立性,才能实现创造性。
1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领域,研究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包括课前准备、听课学习、课外学习、考试等项学习活动。最终目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并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会学的能力。
2 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学生是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人,他们的头脑并非原料厂,而是一个加工厂。学生具有自律意识,首先要求具有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反省的素质,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监督、积极寻求改进措施和策略。自律意识的进一步升华,就是学生能够以社会公德、好人好事、乐于奉献为己任。德育是我们过去教育中的缺口,也是今后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就需要长期良好的教育、正确的引导和不断的自我改造。
3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书,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注重的不应是解题过程、公式运用,而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创新除了强调学生精通本专业外,还要强调知识的广博性,触类旁通。创新是有目的的,只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算是真正搞好了素质教育。
总之,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管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既彼此制约又相互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维互动式管理体现了管理的监督性、有效性和整体性,调动了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